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质网中基于张量表示的动态离群点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露 左万利 彭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9-1739,共11页
挖掘隐藏在异质信息网络中丰富的语义信息是数据挖掘的重要任务之一.离群点在值、数据分布、和产生机制上都明显不同于正常数据对象.检测离群点并分析其不同的产生机制,最终消除离群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针对异质信息网络动态离... 挖掘隐藏在异质信息网络中丰富的语义信息是数据挖掘的重要任务之一.离群点在值、数据分布、和产生机制上都明显不同于正常数据对象.检测离群点并分析其不同的产生机制,最终消除离群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针对异质信息网络动态离群点检测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由于异质信息网络的动态性,随着时间的变化,正常数据对象也可能转变为离群点.针对异质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张量表示的动态离群点检测方法(TRBOutlier),并根据张量表示的高阶数据构建张量索引树.通过搜索张量索引树,将特征加入到直接项集和间接项集中.同时,根据基于短文本相关性的聚类方法来判断数据集中的数据对象是否偏离其原聚簇来动态检测网络中的离群点.该模型能够在充分降低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条件下保留异质网络中的语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异质网络环境下的动态离群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离群点检测 异质信息网络 张量表示 张量索引树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表示的域适配的迁移学习中特征表示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鹏 王美玉 +1 位作者 纪霞 刘慧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9-368,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张量表示的域适配迁移学习中的特征表示方法,即融合联合域对齐和适配正则化的基于张量表示的迁移学习特征表示方法.当源域和目标域差异很大时,仅将源域对齐潜在共享空间,会造成数据扭曲过大.为缓解此问题,本文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张量表示的域适配迁移学习中的特征表示方法,即融合联合域对齐和适配正则化的基于张量表示的迁移学习特征表示方法.当源域和目标域差异很大时,仅将源域对齐潜在共享空间,会造成数据扭曲过大.为缓解此问题,本文方法提出联合域对齐,即源域和目标域同时对齐共享子空间.并且本文方法将适配正则化引入张量表示空间求解.本文适配正则化包括动态分布对齐和图适配,以缩小域间分布差异和保留样本间流行一致性.最后融合联合域对齐,动态分布对齐和图适配,通过联合优化求解获得共享子空间表示.几个公共的跨域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优于其它主流的迁移学习方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表示 迁移学习 域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ltrami流动的球涡解的张量表示及其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永念 胡欣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讨论了一类Beltrami流动的 n阶球涡 (非轴对称及轴对称 )的张量表示及由此引出的对其的分类和对称性的研究 ,还进一步地讨论了单个此类非轴对称n阶球涡解的混沌现象 ;从另一侧面说明了非轴对称Beltrami流动的球涡解的复杂性及多样性 。
关键词 Beltrami流动 张量表示 对称性 混沌现象 球涡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非负张量表示与扩展隐Dirichlet分配模型的图像标注
4
作者 钱智明 钟平 王润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57,共6页
由于"语义鸿沟"的存在,自动图像标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考虑到图像低层视觉特征与高层语义概念的差异,分别从图像表示与语义建模两个方面来实现自动图像标注。在图像表示方面,提出了一种正则化约束下的非负张量表示方法... 由于"语义鸿沟"的存在,自动图像标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考虑到图像低层视觉特征与高层语义概念的差异,分别从图像表示与语义建模两个方面来实现自动图像标注。在图像表示方面,提出了一种正则化约束下的非负张量表示方法,用以提取符合人眼视觉直观理解的图像高阶结构特征。在语义建模方面,提出了一种三层贝叶斯模型——扩展隐Dirichlet分配。该模型利用隐变量来实现图像与标注词的关联,并通过一种基于变分推理的期望最大值方法来估计参数。实验结果表明,ELDA模型在大规模数据库NUS-WIDE上的标注结果相较于现有方法有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标注 非负张量表示 扩展隐Dirichlet分配 变分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表示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小荣 胡炳樑 +1 位作者 潘志斌 郑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8-498,共11页
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作为一个研究热点在军事和民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同时利用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空谱信息,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张量表示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算法使用CP(Canonical Polyadic)张量分解技术和张量块分解(B... 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作为一个研究热点在军事和民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同时利用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空谱信息,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张量表示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算法使用CP(Canonical Polyadic)张量分解技术和张量块分解(Block Term Decomposition,BTD)分别对高光谱数据进行盲源分析,提取了有效的局部图像块空谱特征,建立了一个基于稀疏表示和协作表示的检测模型,针对多种类型背景复杂的场景数据进行实验,并与当前流行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比较。从可视化检测结果来看,本文算法在复杂背景和强噪声环境下,有效提取了空谱特征,对背景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检测的目标显著。此外,本文从接收机操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等定量指标分析算法性能。以较为流行的Sandiego图像为例,在10%的虚警率下,本文算法取得90%的检测精度,AUC大于0.95。本文算法相较几种流行算法而言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高光谱图像 张量表示 特征提取 协作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力学中的一种简单张量表示法
6
作者 陈细俤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25-30,共6页
本文介绍张量表示法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采用最简单的记号分析流体的流动现象,使得许多复杂的公式推导及方程的变换大为简化。
关键词 张量表示 公式推导 向量和 无旋运动 张量形式 流动现象 微分运算 坐标变换 粘性系数 直角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字典学习的高光谱图像稀疏表示分类 被引量:1
7
作者 宫学亮 李玉 +2 位作者 贾淑涵 赵泉华 王丽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07,共10页
高光谱图像因其蕴含十分丰富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充分挖掘高光谱图像中蕴含的光谱和空间信息,从高光谱数据固有的三维属性出发,以空-谱张量为基本处理单元,提出一种基于张量字典学习的稀疏表示分类(... 高光谱图像因其蕴含十分丰富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充分挖掘高光谱图像中蕴含的光谱和空间信息,从高光谱数据固有的三维属性出发,以空-谱张量为基本处理单元,提出一种基于张量字典学习的稀疏表示分类(Tensor-DLSRC)算法,以提高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首先,构建以像素及其空间邻域像素光谱向量组成的像素空-谱张量;其次,将作为训练样本像素的空-谱张量按照不同维度展开成矩阵,并以其列向量均值作为字典原子组成初始化张量字典;同时,在张量稀疏性约束条件下构建张量稀疏表示(Tensor-SR)模型,并利用张量字典学习算法学习一组能够精确刻画该类张量空-谱特征的字靛矩阵;最后,对待分类像素利用Tensor-SR模型求解其空-谱张量的稀疏表示系数张量,根据重构残差最小化原则确定该像素类别。为了分析参数对提出算法分类精度的影响,在进行分类对比实验之前,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讨论训练样本数M、邻域窗口尺寸(2δ+1)×(2δ+1)、字典学习阶段的稀疏度μ1和稀疏表示阶段的稀疏度μ2等参数对总体分类精度(OA)的影响。为了验证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分别在Indian Pines、Salinas和Xuzhou三个高光谱数据上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本算法与基于光谱向量的SRC算法和DLSRC算法、增加邻域空间信息的JSRC算法和DLJSRC算法和基于空-谱张量的Tensor-DLSRC算法等五种算法的分类结果,并采用基于混淆矩阵的平均准确率(APR)、平均精度(PA)、OA和Kappa系数对分类结果定量分析。所提出的Tensor-DLSRC算法在OA和Kappa系数的平均值水平是六种算法中最高的,且具有最小的标准差,说明本算法与五种其他算法相比能够提供更准确且稳定的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空-谱张量 稀疏表示 张量字典学习 张量稀疏表示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张量奇异值收缩的多视角聚类
8
作者 钱罗雄 陈梅 +2 位作者 马学艳 张弛 张锦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50,共18页
现有多视角聚类算法存在:1)在学习低维表征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捕获或忽略嵌入在多视角数据中的高阶信息和互补信息;2)未能准确捕获数据局部信息;3)信息捕获方法缺少对噪声点鲁棒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张量奇异值收缩的... 现有多视角聚类算法存在:1)在学习低维表征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捕获或忽略嵌入在多视角数据中的高阶信息和互补信息;2)未能准确捕获数据局部信息;3)信息捕获方法缺少对噪声点鲁棒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张量奇异值收缩的多视角聚类(multi-view clustering based on adaptive tensor singular value shrinkage,ATSVS)算法.ATSVS首先提出一种符合秩特性的张量对数行列式函数对表示张量施加低秩约束,在张量奇异值分解(tensor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t-SVD)过程中能够根据奇异值自身大小进行自适应收缩,更加准确地进行张量秩估计,进而从全局角度精准捕获多视角数据的高阶信息和互补信息.然后采用一种结合稀疏表示和流形正则技术优势的l_(1,2)范数捕获数据的局部信息,并结合l_(2,1)范数对噪声施加稀疏约束,提升算法对噪声点的鲁棒性.与11个对比算法在9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ATSVS的聚类性能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因此,ATSVS是一个能够有效处理多视角数据聚类任务的优秀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表示 聚类 低秩约束 多视角聚类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计算的卷积神经网络语义表示学习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礼吉 王家祺 +1 位作者 景丽萍 于剑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8-578,共11页
卷积神经网络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性能表现,然而由于其不透明的内部状态,其可解释性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一个原因是卷积神经网络以像素级特征为输入,逐层地抽取高级别特征,然而这些高层特征依然十分抽象,人类不能直观理解.为... 卷积神经网络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性能表现,然而由于其不透明的内部状态,其可解释性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一个原因是卷积神经网络以像素级特征为输入,逐层地抽取高级别特征,然而这些高层特征依然十分抽象,人类不能直观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表征出网络中隐藏的人类可理解的语义概念.本文通过预先定义语义概念数据集(例如红色、条纹、斑点、狗),得到这些语义在网络某一层的特征图,将这些特征图作为数据,训练一个张量分类器.我们将与分界面正交的张量称为语义激活张量(Semantic Activation Tensors,SATs),每个SAT都指向对应的语义概念.相对于向量分类器,张量分类器可以保留张量数据的原始结构.在卷积网络中,每个特征图中都包含了位置信息和通道信息,如果将其简单地展开成向量形式,这会破坏其结构信息,导致最终分类精度的降低.本文使用SAT与网络梯度的内积来量化语义对分类结果的重要程度,此方法称为TSAT(Testing with SATs).例如,条纹对斑马的预测结果有多大影响.本文以图像分类网络作为解释对象,数据集选取ImageNet,在ResNet50和Inceptionv3两种网络架构上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张量分类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向量分类方法,在数据维度较大或数据不易区分的情况下,分类精度有显著的提高,且分类的稳定性也更加优秀.这从而保证了本文所推导出的语义激活张量更加准确,进一步确保了后续语义概念重要性量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语义建模 张量表示 支持张量 张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变量和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的本构方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明祥 汪碧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7-402,共6页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基于张量函数表示定理,建立了本构关系的张量不变性表示,其中,3个不可约基张量取决于应力的0~2次幂,且相互正交,3个系数由塑性应变增量和应力的不变量表示。基于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量定义内变量,本构关系归结为确定...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基于张量函数表示定理,建立了本构关系的张量不变性表示,其中,3个不可约基张量取决于应力的0~2次幂,且相互正交,3个系数由塑性应变增量和应力的不变量表示。基于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量定义内变量,本构关系归结为确定内变量的演化。使用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给出了内变量演化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它取决于应力不变量的增量,因而与主轴旋转无关。讨论了如何根据试验资料和引入适当的假定,确定具体的演化方程。通过与塑性势理论和多重屈服面理论进行比较,表明所建模型是这些理论的最一般表示,且简捷直观、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变量 张量函数表示定理 本构方程 塑性势 各向同性 屈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关于张量函数表示理论的标量不变量的讨论”一文若干表达式的更正
11
作者 黄永念 罗雄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主题词 张量函数表示理论 标量不变量 不可压缩湍流 不可压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量低秩表示和时空稀疏分解的视频前景检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隋中山 李俊山 +2 位作者 张姣 樊少云 孙胜永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9-536,共8页
针对视频中前景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低秩表示(Tensor Low-Rank Representation,TLRR)和时空稀疏分解的检测方法。由于视频序列中的前景除具有稀疏性外,本身还具有空间上的连续性以及时间上的持续性,本文提出采用时空稀疏范数... 针对视频中前景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低秩表示(Tensor Low-Rank Representation,TLRR)和时空稀疏分解的检测方法。由于视频序列中的前景除具有稀疏性外,本身还具有空间上的连续性以及时间上的持续性,本文提出采用时空稀疏范数对前景特性进行深入发掘。利用张量低秩表示方法将原始视频用张量形式进行分解,充分利用了原始数据的行信息和列信息,且将原始的背景、前景二分解泛化为背景、前景和噪声的三分解,使用非精确增广拉格朗日乘子(Inexact Augmented Lagrange Multiplier,IALM)方法进行最优化求解,并对算法进行了分析。设计实验对本文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和比较,并对影响算法效果的重要参数ρ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视频中的运动前景,其准确性相对已有方法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 前景检测 低秩 时空稀疏分解 张量低秩表示 非精确增广拉格朗日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正则化低秩表示张量与亲和矩阵的多视图聚类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学军 王建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1-684,共14页
针对聚类中忽略局部结构、低秩表示张量与亲和矩阵高度依赖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形正则化低秩表示张量与亲和矩阵的多视图聚类方法.首先,提出一个统一的框架学习多视图子空间的图正则低秩表示张量和亲和矩阵;其次,进一步通过基于张... 针对聚类中忽略局部结构、低秩表示张量与亲和矩阵高度依赖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形正则化低秩表示张量与亲和矩阵的多视图聚类方法.首先,提出一个统一的框架学习多视图子空间的图正则低秩表示张量和亲和矩阵;其次,进一步通过基于张量核范数的张量奇异值分解分析高阶交叉视图关联性,并利用图形正则化保留嵌入在高维空间中的局部结构;最后,利用约束二次规划为每个视图分配自适应权重.在7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聚类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低秩表示张量 图形正则化 亲和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张量数据挖掘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琬琪 高阳 +2 位作者 周新民 杨育彬 商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近年来,多模态数据挖掘技术备受关注,如何高效地挖掘大量多模态数据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基于张量表示的多模态数据挖掘,即多模态张量数据挖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综述了多模态张量数据挖掘算法进展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近年来,多模态数据挖掘技术备受关注,如何高效地挖掘大量多模态数据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基于张量表示的多模态数据挖掘,即多模态张量数据挖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综述了多模态张量数据挖掘算法进展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首先根据算法的样本标记、任务和核心技术的不同,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介绍和分析。其次,讨论了一些多模态张量数据挖掘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问题中的典型应用。最后,就多模态张量挖掘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张量 数据挖掘 张量表示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返回映射算法中应力的四阶张量值函数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明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基于一组相互正交的基张量,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相关运算方法.基张量中的两个分别是归一化的二阶单位张量和偏应力张量,另一个则使用应力的各向同性二阶张量值函数经过归一化构造所得,三者共主轴.根据张量函数表示定理,...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基于一组相互正交的基张量,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相关运算方法.基张量中的两个分别是归一化的二阶单位张量和偏应力张量,另一个则使用应力的各向同性二阶张量值函数经过归一化构造所得,三者共主轴.根据张量函数表示定理,本构方程和返回映射算法中所涉及到的应力的二阶、四阶张量值函数及其逆都由这组基所表示.推演结果表明:这些张量之间的运算,表现为对应系数矩阵之间的简单关系.其中,四阶张量求逆归结为对应的3×3系数矩阵求逆,它对二阶张量的变换则表现为该矩阵对3×1列阵的变换.最后,对这些变换关系应用于返回映射算法的迭代格式进行了相关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方程积分 应力更新 返回映射算法 各向同性 张量函数表示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同性率无关材料本构关系的不变性表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明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9-635,共7页
在内变量理论的框架下,针对各向同性率无关材料,使用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建立了塑性应变全量及增量本构关系的最一般的张量不变性表示.它们均由3个完备不可约的基张量组合构成,这3个基张量分别是应力的零次幂、一次幂和二次幂.因此得出,塑... 在内变量理论的框架下,针对各向同性率无关材料,使用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建立了塑性应变全量及增量本构关系的最一般的张量不变性表示.它们均由3个完备不可约的基张量组合构成,这3个基张量分别是应力的零次幂、一次幂和二次幂.因此得出,塑性应变、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三者共主轴.通过对基张量的正交化,给出了本构关系式在主应力空间中的几何解释.进一步,全量(或增量)本构关系中3个组合因子被表达为应力、塑性应变(或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量的函数.当塑性应变(或塑性应变增量)的3个不变量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所给出的本构关系将退化为经典的形变理论(或塑性势理论).最后,还讨论它与奇异屈服面理论的关系,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两者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变量 张量函数表示理论 本构关系 各向同性 率无关材料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判别局部多线性嵌入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昶 周激流 +1 位作者 郎方年 高朝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48-2255,共8页
张量算法克服了传统向量算法的维数灾难和小样本问题,在人脸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如此,现有张量算法容易导致邻近类别在低维空间中重叠,为此,提出了一种加权判别局部多线性嵌入算法。该算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加权的判别准则,结... 张量算法克服了传统向量算法的维数灾难和小样本问题,在人脸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如此,现有张量算法容易导致邻近类别在低维空间中重叠,为此,提出了一种加权判别局部多线性嵌入算法。该算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加权的判别准则,结合类别信息,保持了同类人脸图像之间的局部流形结构,同时利用高斯基函数作为加权函数,根据人脸图像对其他类别的影响,自适应产生权重系数,加大了类间样本的区分度。此外,该算法采用张量形式表示图像数据,保留了图像的结构,继承了张量算法的优点,并且有效地解决了out-of-sample问题。人脸识别实验表明,对于光照,姿态和表情的变化,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判别分析 张量表示 高斯基函数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qqqq■分量的八重态重子味波函数的构造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钦翔 万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59,共4页
在色夸克团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张量表示的方法构造含有五夸克成分的八重态重子味波函数.
关键词 色夸克团模型 张量表示 五夸克成分 重子八重态 味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信息的脑图像数据信息提取算法
19
作者 冯宝 刘晓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198,共5页
传统稀疏表示方法选择出的脑激活体素空间分布过于稀疏,不具有空间团块特性,在分析真实数据时的性能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脑激活体素选择算法。该算法结合脑图像数据的高维性特点,以张量分析为基础,建立脑图像数据... 传统稀疏表示方法选择出的脑激活体素空间分布过于稀疏,不具有空间团块特性,在分析真实数据时的性能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脑激活体素选择算法。该算法结合脑图像数据的高维性特点,以张量分析为基础,建立脑图像数据与任务函数之间的回归模型。用凸优化技术将脑激活体素的空间团块特性以凸约束的形式整合到体素选择过程中,使得该算法更加适合脑图像数据的信息提取,并采用脑激活区定位和解码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稀疏表示算法相比,该算法选择出的脑激活体素空间分布更集中,在解码分析中能获得较高的解码准确率,在脑图像数据分析时表现出较高的求解质量和求解效率,能有效分析脑图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选择 稀疏表示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张量表示 脑激活区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复杂湍流的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T B Gatski T Jongen +1 位作者 林博颖 陈义良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82,共23页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联系了线性涡黏性系数湍流模型和完整的微分雷诺应力模型.随着它们受到日益关注,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篇综述的目的是对这些模型加以总结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指出它们与完整微分雷...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联系了线性涡黏性系数湍流模型和完整的微分雷诺应力模型.随着它们受到日益关注,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篇综述的目的是对这些模型加以总结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指出它们与完整微分雷诺应力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于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而言它们在预报流场上所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 代数应力模型 张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