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载哲学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1
作者 刘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80-83,共4页
张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他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批判的创新思维方法;客观的思维方法;思辨的思维方法;直觉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方法。
关键词 张载哲学 思维方法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张载哲学中所谓神——再论张载的唯物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岱年 《人文杂志》 1985年第1期59-62,共4页
五十年代之初,我曾写过一篇《张横渠的哲学》(载《哲学研究》1955年第1期),论证张载的哲学基本上是唯物论,之后,又和一些同志辩论过张载哲学是否唯物论的问题(俱载《哲学研究》,收入拙著《中国哲学发微》),到现在已经三十来年了。一九... 五十年代之初,我曾写过一篇《张横渠的哲学》(载《哲学研究》1955年第1期),论证张载的哲学基本上是唯物论,之后,又和一些同志辩论过张载哲学是否唯物论的问题(俱载《哲学研究》,收入拙著《中国哲学发微》),到现在已经三十来年了。一九七八年应中华书局编辑部之约,为《张载集》的出版写了《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由于体例和篇幅的限制,对于张载哲学的许多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最近,《成都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发表了周清泉同志的《张载的哲学思想是唯物的吗?》重新提出张载的哲学思想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的问题,对于我和任继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哲学 太虚即气 唯物论 周文 再论 四体 物自体 万物 本体 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铭》—张载哲学的总纲和秘密
3
作者 范学德 范鹏 《人文杂志》 1987年第5期26-31,共6页
张载是宋明道学的奠基人之一,《西铭》是他本人最重视的一部著作,也是后人对张载著作评价中分岐最大的地方。从程朱到王夫之,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大都对《西铭》作出高度评价。小程说:“《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 张载是宋明道学的奠基人之一,《西铭》是他本人最重视的一部著作,也是后人对张载著作评价中分岐最大的地方。从程朱到王夫之,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大都对《西铭》作出高度评价。小程说:“《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王夫之认为:《西铭》“辟佛老之邪迷,挽人心之横流,真孟子以后所未有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铭》 张载哲学 天地之性 《诚明》 《正蒙》 人学本体论 总纲 “民胞物与” 穷神知化 气质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张载哲学的是非功过
4
作者 陈战国 《人文杂志》 1984年第1期18-25,共8页
张载是我国十一世纪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正蒙》、《横渠易说》和《经学理窟》,此外还有一些语录。在这些著作中,除了《横渠易说》之外,其他都不是系统的著述。《经学理窟》和语录是他在读书和讲学时所写所说的体会,《正... 张载是我国十一世纪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正蒙》、《横渠易说》和《经学理窟》,此外还有一些语录。在这些著作中,除了《横渠易说》之外,其他都不是系统的著述。《经学理窟》和语录是他在读书和讲学时所写所说的体会,《正蒙》则是一部哲学笔记。《正蒙》虽然代表了他最主要的哲学思想,但并不是一气写成的,而是他几十年的学习和研究心得。在他去世之后,这些心得由他的学生范育、苏整理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张载哲学 天地万物 是非功过 性本论 生成论 太和 易说 天道 个别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王夫之对张载哲学的发展
5
作者 黄小榕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0-36,共7页
从张载到王夫之,历史走过了六百多年的路程。北宋中期,封建王朝内外交困,正处于一个亟待改革的时代。然而,纵观张载一生,他毕竟不是改革派。他对王安石变法缺乏热情,多年为官而政绩平平。政治生涯固然不能全部地决定其哲学思想,但也足... 从张载到王夫之,历史走过了六百多年的路程。北宋中期,封建王朝内外交困,正处于一个亟待改革的时代。然而,纵观张载一生,他毕竟不是改革派。他对王安石变法缺乏热情,多年为官而政绩平平。政治生涯固然不能全部地决定其哲学思想,但也足以说明其思想斗争性不足而调和性有余。在他看来,哲学的任务在于借神道而设教,使天下一统于大宋皇帝陛下。依照封建伦理道德建立起和谐亲睦的社会,就是他的最高理想。因此,不论在政治上或思想上,张载终究是当朝统治者的维护人。王夫之则与张载不同,他眼见明朝黑暗腐朽而在战火中焚灭,亲身蒙受了亡国的耻辱。这使他既对明朝统治者毫无好感,又使他极端憎恨异族统治者,不惜舍命与之抗争。在他心目中,没有一个为之效忠的主子,没有一个皇权的沉重枷锁禁锢他的思想和言论,他较张载更为自由地驰骋于抽象思维的领域。他的思想和哲学,也就更具彻底性和战斗性。这些时代和人生的差异,就是王夫之辩证地继承和发展张载哲学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哲学 封建伦理道德 抽象同一性 简论 自然观 辩证法 斗争性 现实基础 人性论 王安石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张载哲学的两个问题
6
作者 鲁林 《人文杂志》 1982年第5期23-30,共8页
张载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奠基者,也是理学中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打头人物。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承上启下,标志着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宋之后,虽然关学式微,程朱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但在其后历时... 张载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奠基者,也是理学中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打头人物。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承上启下,标志着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宋之后,虽然关学式微,程朱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但在其后历时七百年间相继出现的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如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对张载哲学,总的来说,采取了肯定的态度,都直接继承并且发展了张载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即气 张载哲学 气的运动 万物 易说 横渠 太和 系辞 气一元论 唯物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正宗别宗之异同及其和张载哲学思想的关系辨析
7
作者 王士伟 《人文杂志》 1983年第2期56-64,共9页
张载的自然观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气本体论性质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张载自命儒者,他将唯物主义自然观最终纳入儒学以等级观念为特色的唯心主义政治伦理学说之中,这就形成了张载哲学体系内部不可解脱的矛盾。笔者认为,儒学从孟轲、... 张载的自然观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气本体论性质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张载自命儒者,他将唯物主义自然观最终纳入儒学以等级观念为特色的唯心主义政治伦理学说之中,这就形成了张载哲学体系内部不可解脱的矛盾。笔者认为,儒学从孟轲、荀子开始,以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分成两个对立的哲学派别——“正宗”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张载哲学 正宗 关系辨析 唯物主义自然观 太虚 哲学基本问题 政治伦理学 宇宙自然观 宇宙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也谈张载哲学
8
作者 王士伟 《人文杂志》 1982年第3期50-56,64,共8页
关于张载哲学的基本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的争论,恐怕除了对少量思想资料的理解不同外,主要属于哲学史方法论的运用问题。本文试图将张载哲学放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总链条中加以分析,研究他在前人哲学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新内容,作了... 关于张载哲学的基本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的争论,恐怕除了对少量思想资料的理解不同外,主要属于哲学史方法论的运用问题。本文试图将张载哲学放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总链条中加以分析,研究他在前人哲学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新内容,作了哪些新探索,在理论思维上有哪些经验教训;并在上述分析中,论证张载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性质及其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张载哲学 唯心主义 穷理 宇宙生成论 唯物主义哲学 天地之性 所知 宇宙本体论 人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载哲学思想述评
9
作者 陈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一濂、洛、关、闽、陆是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在这五大学派中,惟独关学另树一帜,它承前启后,把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并开了明清唯物主义哲学的先河。关学不仅在理学五大派中是异军突起,而且在我国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 一濂、洛、关、闽、陆是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在这五大学派中,惟独关学另树一帜,它承前启后,把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并开了明清唯物主义哲学的先河。关学不仅在理学五大派中是异军突起,而且在我国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张载及其弟子多半是关中人,所以称为“关学”。张载字子厚,生于公元一○二○年(宋天禧四年),卒于公元一○七七年(宋熙宁十年),学者称为横渠先生。在这五十年间,理学蓬勃兴起,发展成为儒家的主流,唯心主义理学家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等人讲学立说,甚嚣尘上。在这个时期的最后几年内(熙宁二年至熙宁十年),王安石推行了新法。张载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本体论,建立起自己的学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述评 五十年 儒家 太虚即气 创始人 明清 唯物主义哲学 公元 张载哲学 反对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张 重梳理学——丁为祥新著《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评介
10
作者 李育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 张载 哲学体系 定位 关学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载关学主题论——兼论其对中国哲学宇宙论发展的贡献
11
作者 陈俊民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77-92,共16页
前言研究张载哲学,首要的问题是,弄清其人思路,辨明其学主题。主题的确立,既是哲学家理论成熟的标志,又受当世哲学思潮客观发展的制约。要辨明张载关学的思想主题,不能不从奠定他全部思想理论基础的《易说》入手,而又顾及其必然走向《... 前言研究张载哲学,首要的问题是,弄清其人思路,辨明其学主题。主题的确立,既是哲学家理论成熟的标志,又受当世哲学思潮客观发展的制约。要辨明张载关学的思想主题,不能不从奠定他全部思想理论基础的《易说》入手,而又顾及其必然走向《西铭》——《正蒙》的发展逻辑;更不能不注意有宋一代,所谓“周程张朱”或“濂洛关闽”的思维路径,而从这一理学思潮的螺旋中,来考察张载自身的思想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图 道家道教 儒学 圣人 儒家 佛教 北宋 张载哲学 周易参同契 三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乾称》篇看张载的哲学思想
12
作者 张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30-38,共9页
从《乾称》篇看张载的哲学思想张牛张载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看法,历年来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肯定其为唯物主义者固有人在,断言其为唯心主义或二元论者也不乏其人。为了把握张载哲学思想的内容及其性质,... 从《乾称》篇看张载的哲学思想张牛张载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看法,历年来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肯定其为唯物主义者固有人在,断言其为唯心主义或二元论者也不乏其人。为了把握张载哲学思想的内容及其性质,解剖一下他的《乾称》篇是有助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铭》 唯物主义 《正蒙》 天地之性 唯心主义 气质之性 “德性之知” 张载哲学 自然观 王夫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载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立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77-81,共5页
论张载的美学思想潘立勇张载作为一个潜心于性命义理之学、专志考究天人之际的理学家,他直接表述的美学和艺术见解并不多见,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美学意蕴,而且对当时及后代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不妨透过其理学... 论张载的美学思想潘立勇张载作为一个潜心于性命义理之学、专志考究天人之际的理学家,他直接表述的美学和艺术见解并不多见,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美学意蕴,而且对当时及后代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不妨透过其理学外壳,考察其美学文亮点。一、张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本体论 美学思想 人生境界 人生哲学 天地之性 审美主体论 审美态度 “气” 张载哲学 审美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载《正蒙》逻辑范畴结构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俊民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任何哲学无不是运用逻辑范畴。张载哲学实即一系列概念范畴的矛盾运动,它以“气”范畴为枢纽,以“性与天道合一”为结构,是按“一物两体”、“体用不二”的辩证方法论草就的一个逻辑范畴体系。其中。
关键词 太虚 宇宙本体 逻辑范畴体系 性与天道 张载哲学 一物两体 天人合一 体用不二 结构论 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载的“神”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序 《齐鲁学刊》 1983年第4期33-38,97,共7页
张载哲学基本属性是气一元论唯物主义,还是二无论?关键是弄清楚其“神”范畴及它与“气”范畴的关系。一、“神”不是“清气”一些论者认为“神”就是清气。他们的根据是张载说过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 张载哲学基本属性是气一元论唯物主义,还是二无论?关键是弄清楚其“神”范畴及它与“气”范畴的关系。一、“神”不是“清气”一些论者认为“神”就是清气。他们的根据是张载说过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其实,张载这里讲的“清”,不是指“清气”而言的名词,而是指“清通”而言的形容词,即“清通不可象为神”。张载还说:“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以上《张载集·太和篇》,以下只注篇名)“推而行之存乎通。”(《神化篇》)由此可见,“清通”是形容运动变化,说的是气澄清就能感应变化无所不通。这种感应变化的态势叫做“神”。所以,“神”不是清气,而是气的功能。如张载所说:“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鬼神屈伸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哲学 唯物主义 气一元论 基本属性 天德良知 太虚 运动变化 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 宇宙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杂志》一九八二年总目录
16
《人文杂志》 1982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总目录 木刻 裘锡圭 札记 张载哲学 籍贯考 唐诗 刘少奇 居延汉简 孙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学”讨论综述
17
作者 董健桥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讨论,陕西省社联主席郭琦、副...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讨论,陕西省社联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也参加了会议。“关学”是张载创立的学派,此后,关中地区“理学盖昌”,即从研释张载著作而论,如明代吕楠之《张子钞释》、韩邦奇之《正蒙解》、刘玑之《正蒙会稿》、清初李元春之《张子释要》等,几乎代代相传,“道脉不绝”。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将“关学”作为宋明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学派,科学地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北宋时期 副主席 关学 儒家 关中地区 民族矛盾 相对独立 中国哲学史研究 张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学”讨论综述
18
作者 董健桥 《人文杂志》 1983年第2期64-67,共4页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 讨论综述 张载哲学 陆王学派 关中地区 横渠 北宋 中国哲学 张载思想 宋明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