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铍、鈼、槊 被引量:8
1
作者 叶文宪 《文博》 1993年第3期36-39,共4页
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砖瓦厂M5出土1件形制奇特的青铜兵器(图1),因其器身有“吴王夫差自乍用铍”八字错金铭文而引起轰动。张舜徽先生释“铍”为“(矛昔)”之异文,读若“笮”、训作矛,故该器被定名为“夫差矛”。其实早在1977年就在安徽... 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砖瓦厂M5出土1件形制奇特的青铜兵器(图1),因其器身有“吴王夫差自乍用铍”八字错金铭文而引起轰动。张舜徽先生释“铍”为“(矛昔)”之异文,读若“笮”、训作矛,故该器被定名为“夫差矛”。其实早在1977年就在安徽贵池的春秋晚期窖藏坑中出土过一体形制、大小、花纹与夫差矛几乎相同的铜兵器(图2),只是没有铭文,此器也被定名为矛。但是这两件兵器与常见的矛不同,一是长度比普通的矛长一倍左右,二是形状更象剑而不象矛。这种形制似剑、装法如矛、功能介于剑与矛之间的武器,应命名为铍。文献中关于铍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十七年和昭公二十七年。《说文》释铍为“剑如刀装者”,意甚不明。汉晋以后文献中几乎不见“铍”字,因此铍一直未被辨认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兵器 昭公 错金铭文 春秋晚期 张舜徽先生 汉晋 此器 湖北江陵 器身 法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师始末
2
作者 王勋敏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36-37,共2页
从师始末王勋敏70年代末期,我曾读过张舜徽先生的《中国史论文集》,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不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或以儒法斗争为主线的史学论著,它的内容侧重于“研究历史的方法和史料处理”,引起我特别的注意。1981年春季,中国... 从师始末王勋敏70年代末期,我曾读过张舜徽先生的《中国史论文集》,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不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或以儒法斗争为主线的史学论著,它的内容侧重于“研究历史的方法和史料处理”,引起我特别的注意。1981年春季,中国训诂学会筹备会和成立大会相继在武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舜徽先生 阶级斗争为纲 王勋 儒法 中国史 中国历史文献学 《汉语大字典》 历史编纂学 学术潮流 一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