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蒙吉军 刘家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3-17,共5页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蒙吉军刘家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摘要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多年来,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蒙吉军刘家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摘要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多年来,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却相对狭小,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土地利用 评价 甘肃 张掖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仲玮 朱晓霞 尤全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以张掖市境内典型绿洲农业区内的部分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Hg、As、Cu、Pb、Zn、Cd、Ni和Cr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 以张掖市境内典型绿洲农业区内的部分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Hg、As、Cu、Pb、Zn、Cd、Ni和Cr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内Cd的地质累积指数在0~1之间,属于无污染-中度污染,其余7种元素地质累积指数均小于0,污染程度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为轻度生态风险,但是Cd元素的生态风险系数达到中度生态风险,应该引起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张掖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掖绿洲的发展战略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坰林 王长荣 王博欣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1年第6期1-3,36,共4页
在荒漠绿洲区,有水为绿洲无水为荒漠。自2000年黑河水量调度已长达12年,其下游(正义峡断面以下)额济纳绿洲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对中游造成了很大的负效应,地下水位年下降1.0~1.5m,已经超过地下水生态水位,致使防风固沙林死亡面积... 在荒漠绿洲区,有水为绿洲无水为荒漠。自2000年黑河水量调度已长达12年,其下游(正义峡断面以下)额济纳绿洲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对中游造成了很大的负效应,地下水位年下降1.0~1.5m,已经超过地下水生态水位,致使防风固沙林死亡面积达425km2,荒漠化面积增加了604km2,天然湿地每年以1%的速度萎缩,生态经济恶化,其结果张掖将是"第二个民勤"。实践表明,现行黑河调水方案极不合理,下游适宜的分水比应<50%,增加中游地表水用量至7.3亿m3,严格限制张掖绿洲地下水开采量,同时逐步由指标调度转向生态调度。强烈呼吁:有关部门主动而积极的修改黑河调水方案,不要再等20年使张掖变成民勤,再来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绿洲 黑河 分水方案 分水比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绿洲农田地膜残留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4
作者 杜泽玉 孙多鑫 +1 位作者 杨荣 苏永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89-2797,共9页
通过对地膜残留量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准确评估区域地膜残留污染现状,为提出区域性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河西走廊张掖绿洲105个农田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同时调查样地作物、土... 通过对地膜残留量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准确评估区域地膜残留污染现状,为提出区域性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河西走廊张掖绿洲105个农田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同时调查样地作物、土壤质地、地膜使用情况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与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张掖绿洲农田地膜残留量介于0.79~114.72 kg·hm^-2之间,平均值为25.63 kg·hm^-2,表现出西北部高于东南部的分布趋势,地膜残留量的空间异质性高且呈高斯模型分布特征;各县区地膜残留量表现为临泽县(49.07 kg·hm^-2)>高台县(33.72 kg·hm^-2)>甘州区(23.33 kg·hm^-2)>山丹县(11.32 kg·hm^-2)>民乐县(10.44 kg·hm^-2)。地膜残留量受覆膜方式、覆膜年限、作物类型等因素影响:全覆膜、人工、机械覆膜3种地膜使用方式下地膜残留量差异显著(P<0.05),均值分别为37.35、27.46、15.26 kg·hm^-2;连续覆膜10 a以上,地膜残留量显著增加(P<0.05);种植作物中玉米农田(35.39 kg·hm^-2)地膜残留量最多。研究区整体残膜污染处于中污染水平,其中临泽、高台县污染较重,覆膜年限是研究区地膜残留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贡献率达33.24%,作物类型次之(31.73%),张掖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完善地膜使用政策,同时推广残膜机械回收技术,以减轻地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量 区域分布 影响因素 张掖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德胜 李庆会 《防护林科技》 2002年第2期5-8,共4页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 ,从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的角度出发 ,在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特征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内涵。并运用数学...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 ,从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的角度出发 ,在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特征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内涵。并运用数学方法 ,从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生态功能指标、政策、技术保障功能指标等 6个方面构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计算结果表明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为 0 .4 780 ,为基本不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张掖绿洲 农田防护林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pley’s K函数的绿洲景观格局演变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君 孙振亓 张学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4-231,共8页
基于1987年、2000年、2011年、2016年张掖市甘州区土地利用数据,应用Ripley′s K函数与空间自相关分析,对甘州区绿洲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是甘州区绿洲区域的景观基质,未利用地环绕耕地周围,林地、水域、草地和城... 基于1987年、2000年、2011年、2016年张掖市甘州区土地利用数据,应用Ripley′s K函数与空间自相关分析,对甘州区绿洲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是甘州区绿洲区域的景观基质,未利用地环绕耕地周围,林地、水域、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以斑块或廊道形式镶嵌在耕地与未利用地中;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逐渐增加,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明显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的空间聚集性强于草地、未利用地、林地和耕地;各年的景观要素均表现出较弱的聚集特征,具有较低程度的空间正相关,相关性逐年减弱,说明研究区域景观格局正在向随机化发展;草地和建设用地在较大尺度下呈现聚集的空间格局,林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在小尺度下呈现出聚集的空间格局,1987年和2000年水域在小尺度下呈现出聚集的空间格局,2011年和2016年在较大尺度下呈现聚集的空间格局;自然景观的空间聚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其面积比例不断下降,人工景观面积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表明研究区域景观类型趋向单一,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变化造成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尺度 聚集 张掖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现代农业示范区绿化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7
作者 陈建平 《甘肃林业》 2014年第2期48-48,共1页
2010年以来,甘州区林业局抓主抓重,结合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绿化工作。该局下派工程技术人员,精心开展技术指导,严格造林绿化苗木、栽植、抚育管护、灌水等各个环节,
关键词 张掖绿洲 农业示范区 绿化工程 工程技术人员 试验示范区 中心工作 现代农业 绿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籍专家来山丹县考察生态农业和湿地保护
8
作者 田斌 《甘肃林业》 2012年第5期48-48,共1页
近日,参加“第三届中国·张掖绿洲论坛”的以色列的生态农业专家若纳·卡特尔和湿地专家约拉姆·本杰明两位生态专家来到山丹县,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和湿地保护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在考察了山丹县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近日,参加“第三届中国·张掖绿洲论坛”的以色列的生态农业专家若纳·卡特尔和湿地专家约拉姆·本杰明两位生态专家来到山丹县,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和湿地保护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在考察了山丹县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马营和领域湿地保护现状后,生态农业专家若纳·卡特尔对山丹县发展生态经济和设施农业的路径与方式、创新种业运行机制与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给出了许多科学理念和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专家 湿地保护 山丹县 农业示范园区 张掖绿洲 设施农业 保护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