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质·神彩·才性——关于张怀瓘一组书法美学范畴之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延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0,I0007,共6页
在张怀瓘书学范畴中,“神彩”作为正价核心范畴是“文质”范畴的具体化和深化,用以推扬文质炳耀、表里充实的审美境界。张怀瓘认为创作主体气禀各异,批评了“古质今妍”优劣论,做出了“齐圣跻神,妙各有最”的论断,由此演绎出工夫论上的... 在张怀瓘书学范畴中,“神彩”作为正价核心范畴是“文质”范畴的具体化和深化,用以推扬文质炳耀、表里充实的审美境界。张怀瓘认为创作主体气禀各异,批评了“古质今妍”优劣论,做出了“齐圣跻神,妙各有最”的论断,由此演绎出工夫论上的两条原则,即“顺其性,得其法”和“先其质而后其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怀瓘 文质 神彩 才性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怀瓘生平考 被引量:2
2
作者 薛龙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2期44-48,106,共6页
张怀是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他的许多作品如《书断》等对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关于张怀本人的生平历来不为书法史家重视。本文对他的名字、郡望、家人、朋友、出仕、书法等各个侧面进行了考证,认为张怀开元间因书名被征召为翰林院书待... 张怀是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他的许多作品如《书断》等对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关于张怀本人的生平历来不为书法史家重视。本文对他的名字、郡望、家人、朋友、出仕、书法等各个侧面进行了考证,认为张怀开元间因书名被征召为翰林院书待诏,并非通过制举,《书断》更非其干谒公卿的行卷。张怀任翰林待诏期间,先在右率府挂官领俸,后领取升州司马的俸禄,但并未到官。乾元间外放为鄂州司马,除长史。起家从八品下,终从五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怀瓘 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怀瓘书法美学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光彬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张怀,海陵(今江苏省泰州人),为唐代开元、乾元年间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唐玄宗开元中官鄂州司马,升州司马,右率府兵曹参军,翰林院供奉等。张怀工书,善真、草、行、小篆、八分书,在他之后的一些书法理论家曾对张怀的书法... 张怀,海陵(今江苏省泰州人),为唐代开元、乾元年间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唐玄宗开元中官鄂州司马,升州司马,右率府兵曹参军,翰林院供奉等。张怀工书,善真、草、行、小篆、八分书,在他之后的一些书法理论家曾对张怀的书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如吕总《书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础 书法美学 书法艺术 张怀瓘 审美理想 儒家思想 书法理论 儒家美学思想 道家哲学 中和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怀瓘《文字论》的书法价值观念
4
作者 彭帆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7,167,共4页
书法价值观念是书法文化现象存在的内在因素,它在人们的价值意识层面支配着书法创作和书法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以书法价值观念史的视角审视并分析张怀瓘《文字论》的内容,梳理其主张书法价值的若干具体方式,揭示表达于其中的书法价值观... 书法价值观念是书法文化现象存在的内在因素,它在人们的价值意识层面支配着书法创作和书法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以书法价值观念史的视角审视并分析张怀瓘《文字论》的内容,梳理其主张书法价值的若干具体方式,揭示表达于其中的书法价值观念和潜在意图,总结出该文献对于书法价值观念史的几点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怀瓘 《文字论》 书法价值观念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孙过庭《书谱》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建华 《艺苑(美术版)》 1994年第2期26-28,共3页
孙过庭,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字虔礼,其生卒年月不详.后人根据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陈伯王集·后集》中《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并序)}所述内容以及唐代的窦(?)、张怀瓘与宋代的陈思等人有关孙过庭之文字记载考证,推算其大约生活于唐... 孙过庭,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字虔礼,其生卒年月不详.后人根据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陈伯王集·后集》中《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并序)}所述内容以及唐代的窦(?)、张怀瓘与宋代的陈思等人有关孙过庭之文字记载考证,推算其大约生活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至武则天垂拱年间(即公元7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末).孙过庭早年虽文章和书法稍有名气,而且为喜爱书法的皇帝李世民所注意,但并没有象初唐时期的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那样成为达官贵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过庭 书谱 张怀瓘 遂良 太宗贞观 率府 唐时期 李世民 薛绍彭 后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神彩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惇 《艺苑(美术版)》 1986年第2期58-65,共8页
本文原四章。第一、第二章认为,以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中所阐述的"神彩论"为代表,揭示了书法艺术中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做为"神彩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其在书法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以形神兼备为要求的精巧书风。唐张... 本文原四章。第一、第二章认为,以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中所阐述的"神彩论"为代表,揭示了书法艺术中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做为"神彩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其在书法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以形神兼备为要求的精巧书风。唐张怀瓘的"唯观神彩,不见字形说"和"神妙能品评说",更新了六朝"神彩沦",可视为"神彩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张怀瓘的书论与同时代的代表书家相呼应,使中唐书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腔。旭、素狂草与鲁公草藁,代表了这种以喷涌式激情为特征的写意派书法。张怀瓘关于"神彩论"的发展,开启了书论史上的写意理论,因此,笔者认为宋以后尚意理论的出现是"神彩论"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彩 书法艺术 书法 书论 张怀瓘 书风 鲁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