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相页岩顺层裂缝充填脉体生长模式及其地质意义——以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1
作者 田鹤 李跃纲 +9 位作者 曾联波 李虹 陈丽清 伍秋姿 殷樱子 朱逸青 徐亮 李彦佑 杨雪 李度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9-1380,共12页
顺层裂缝在富有机质页岩中广泛发育,是页岩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侧向运移通道,影响着页岩气的运移、富集、保存以及储层压裂改造效果。但由于顺层裂缝的成因机理十分复杂,导致其对页岩气的影响难以准确评价。本次研究以四川盆地南部五峰... 顺层裂缝在富有机质页岩中广泛发育,是页岩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侧向运移通道,影响着页岩气的运移、富集、保存以及储层压裂改造效果。但由于顺层裂缝的成因机理十分复杂,导致其对页岩气的影响难以准确评价。本次研究以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野外、岩芯、薄片分析资料,对顺层裂缝的宏观特征及其充填脉体的显微结构特征开展研究,分析顺层裂缝的形成机理,建立顺层裂缝脉体的生长模式,并对顺层裂缝及其充填脉体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顺层裂缝十分发育,多被条带状方解石和石英矿物充填,脉体内发育张开-愈合条带、包裹体痕迹及延长块状晶体三种显微结构,其中张开-愈合条带数量可指示裂缝的开启-闭合次数,包裹体痕迹可用于追踪裂缝的张开轨迹。根据脉体形成时裂缝张开动力的不同,可将顺层裂缝脉体生长模式划分为流体超压型、构造挤压型以及构造-流体超压复合型三种类型。顺层裂缝形成时可为页岩气侧向运移提供通道,有助于页岩气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被矿物充填以后形成的脉体与围岩接触面为力学薄弱面,影响水力压裂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裂缝脉体 张开-愈合条带 包裹体痕迹 页岩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