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张岱年的“创造的综合”论到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 被引量:9
1
作者 杜运辉 周德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迄今为止,首先由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创造的综合"论,80年代继续发展为"综合创新"论。经过包括方克立先生在内的诸多学者的阐扬和论证,&q... 迄今为止,首先由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创造的综合"论,80年代继续发展为"综合创新"论。经过包括方克立先生在内的诸多学者的阐扬和论证,"综合创新"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思潮的主流。方克立先生高度评价了张岱年先生学术思想的当代价值,赋予其崇高的历史地位,并在2006年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论,把"综合创新"论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并多次强调这个思想应归于张岱年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方克立 综合创新论 “马魂 中体 西用”论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通中西 综合创新——国学大师张岱年访谈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岱年 张拴平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关键词 人物访谈 张岱年 文化建设 中华文化 综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价值哲学的艰辛开拓——张岱年价值哲学的理论贡献和当代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杜运辉 邵军永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6,166,共7页
张岱年既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价值哲学的重要创立者,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价值热"思潮的重要参与者。张岱年价值哲学包括一般价值论和人生价值论,其"形性功能"价值范畴体现了辩证唯物论与中国古典价值论的... 张岱年既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价值哲学的重要创立者,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价值热"思潮的重要参与者。张岱年价值哲学包括一般价值论和人生价值论,其"形性功能"价值范畴体现了辩证唯物论与中国古典价值论的融合,内外价值论开现代生态伦理学之先河。张岱年价值哲学为世界价值哲学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本土化理论资源,这有助于我们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重新评价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史和世界哲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价值哲学 一般价值 内在价值 外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新气学”思想述要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晓红 许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0,共5页
张岱年的"新气学"是张载、王夫之气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哲学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他通过对"气"范畴的唯物主义的哲学阐释,对传统气学作出唯物主义的解读和梳理,构建了现代新气学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自觉地以继承... 张岱年的"新气学"是张载、王夫之气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哲学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他通过对"气"范畴的唯物主义的哲学阐释,对传统气学作出唯物主义的解读和梳理,构建了现代新气学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自觉地以继承和发扬"气学"为己任,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改造,促进古典气学向现代的生成与转化,对于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新气学 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价值观问题——张岱年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3
5
作者 蒙培元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5,共3页
文章紧扣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哲学价值观的分析层层展开,从价值概念的外延,深入到价值的内在意义,又分析比较儒墨两家价值观的不同,最后概括了中国哲学整体价值观的特点。文章认为,中国哲学肯定人具有独特优异的内在价值,弘扬人的精神价值... 文章紧扣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哲学价值观的分析层层展开,从价值概念的外延,深入到价值的内在意义,又分析比较儒墨两家价值观的不同,最后概括了中国哲学整体价值观的特点。文章认为,中国哲学肯定人具有独特优异的内在价值,弘扬人的精神价值,重视以道德自觉为核心的"中国实践理性",这些研究性的判断和结论,是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哲学价值观研究的主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中国哲学 张岱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论研究:从张岱年到冯契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静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0,152,共6页
学界普遍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的价值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论断某种意义上忽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的哲学工作,尤其是既重视中国传统哲学又赞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的工作。实际上,张岱年当年就在价值的本质、价值的... 学界普遍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的价值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论断某种意义上忽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的哲学工作,尤其是既重视中国传统哲学又赞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的工作。实际上,张岱年当年就在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层次、价值的标准等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当然,由于时代及其他方面的局限,张岱年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还存在着片面性,这些片面性,经由冯契对价值主体性的肯定、对理性直觉的重视以及对个体地位的强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冯契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及其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维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3,共8页
20世纪30年代中期,张岱年明确提出并探讨了"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问题,认为创造新的中国哲学需要集中解决四个问题:(一)"中国现在所需要的哲学必须是综合的";(二)"中国现在所需要的哲学乃是一种有力量的哲学&... 20世纪30年代中期,张岱年明确提出并探讨了"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问题,认为创造新的中国哲学需要集中解决四个问题:(一)"中国现在所需要的哲学必须是综合的";(二)"中国现在所需要的哲学乃是一种有力量的哲学";(三)"一个新哲学必更有其新创的方法";(四)"一个伟大的有力的哲学必能悬定伟大的理想"。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他为现代形态中国哲学的开展指示了方向。这些思考与探讨,不仅对于当时中国哲学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今天中国哲学开展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 现代形态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蔽与重建:论张岱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起点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0,共6页
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早期所出现的理论疑难是张岱年坚持"新唯物论"、发展"新唯物论"的思想起点。通过对教条主义和旧唯物论的批判,张先生强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面向本民族的社会现实,而且要从... 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早期所出现的理论疑难是张岱年坚持"新唯物论"、发展"新唯物论"的思想起点。通过对教条主义和旧唯物论的批判,张先生强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面向本民族的社会现实,而且要从经验性的推断跃迁至概念性的反思。在他看来,争取民族独立与推行社会改造的复杂和艰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绝不能以平面化的方式展开。从培育革命主体以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精神家园以彰显社会主义理想性的角度出发,张岱年提出了重建中国哲学精神的重要性,并由此开启了与艾思奇等人既相互促进、又彼此补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教条主义 旧唯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学术思想的六大理论创新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东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89-92,共4页
张岱年的主要学术贡献概括起来说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这一条红线的指导下 ,在中国哲学史与哲学理论研究、文化走向与民族精神研究、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研究这三个层面上 ,产生了六个大的理论创新 :中国哲学史论 ,中国哲学理论 ... 张岱年的主要学术贡献概括起来说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这一条红线的指导下 ,在中国哲学史与哲学理论研究、文化走向与民族精神研究、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研究这三个层面上 ,产生了六个大的理论创新 :中国哲学史论 ,中国哲学理论 ,综合创新论 ,民族精神论 ,新道德论 ,新价值论。正是由于这六大理论创新 ,使得张岱年成为 2 0世纪中国有独立学术思想体系的大家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哲学创新 学术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岱年的为人与为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迟成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张岱年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也是著名的伦理学家,被学界誉为"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的为人与为学集中体现为"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学问人生精神、"修... 张岱年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也是著名的伦理学家,被学界誉为"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的为人与为学集中体现为"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学问人生精神、"修辞立其诚"的立身治学宗旨及"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读书治学座右铭。其为人与为学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为人与为学合一、德性与问学统一,体现了张岱年先生道德学问人生的价值理性特征。张岱年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境界对于端正当下学术风气和推进学术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为人 为学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及其七十年的哲学因缘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来 《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63-68,共6页
文章简要回顾了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七十余年来与哲学结下的不解之缘 ,并总结了他的理论特色、治学特点、人生态度以及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张岱年 哲学 研究 七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对20世纪中国伦理思想的贡献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泽应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1,共11页
张岱年不仅是一位极深研几、功力深厚的伦理思想史家,更是一位实事求是、富于创造性的伦理思想家。在20世纪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张岱年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对道德的本质与特征、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道... 张岱年不仅是一位极深研几、功力深厚的伦理思想史家,更是一位实事求是、富于创造性的伦理思想家。在20世纪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张岱年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对道德的本质与特征、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道德的目的或个体的道德品质等进行了深入而颇富中国特色的研究,形成了张岱年伦理思想。张岱年伦理思想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伦理道德问题,另一方面密切联系20世纪中国特有的道德建设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20世纪中国特有的道德问题、道德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又促进了中国伦理文化的革命变革。张岱年伦理思想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伦理思想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的读书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迟成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1-177,共7页
张岱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伦理学家。张先生认为,读书只有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深知其意;读书能够满足精神生活需求,提高精神境界。张先生从读书中领悟人生哲理,著书立说,成就自己的学术人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张先... 张岱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伦理学家。张先生认为,读书只有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深知其意;读书能够满足精神生活需求,提高精神境界。张先生从读书中领悟人生哲理,著书立说,成就自己的学术人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张先生强调治学之道在于"修辞立其诚","直道而行"体现了张先生道德学问的结合与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读书 思考 精神生活 学术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融合论的文化转型论批判——兼评张岱年、方克立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乃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中国的文化转型并非如文化融合论 (以及综合创新论 )所理解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要正确理解中国的文化转型 ,必须确立文化形态的观念 ;文化形态理论认为 ,中国的文化转型是由传统的农业文化向近代工业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 文化转型 “综合创新” 融合论 张岱年 文化观 方克立 批判 综合创新论 相互融合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正确理解 文化形态 形态理论 工业文化 农业文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论“本体”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静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2,共6页
张岱年是“解析的唯物论”的代表 ,但他的“本体”观既不同于强调解析的清华学派哲学家 ,又不同于当时的新唯物论者。张岱年所谓的“本体”是“理”与“物”的统一、“本”与“至”的统一 ,是总结中西“本体”观念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创造。
关键词 张岱年 本体观 清华学派 新唯物论 哲学思想 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信礼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4-57,共4页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他们围绕...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他们围绕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成就及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汇 中国哲学重建 张岱年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哲学比较中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以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维武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32,共9页
张岱年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中国哲学大纲》一书,是一部以"中国哲学问题史"的形式来阐发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的代表作,并鲜明地显现了他的学术性格:立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来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并进而于... 张岱年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中国哲学大纲》一书,是一部以"中国哲学问题史"的形式来阐发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的代表作,并鲜明地显现了他的学术性格:立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来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并进而于其中发现在中国思想世界引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生长点。他的这一工作主要围绕四个相关联的问题而展开:(一)中西哲学比较何以可能?(二)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呈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三)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昭显中国传统哲学的精义?(四)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揭示中国新哲学的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传统哲学 中西哲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海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本文就张岱年对文化综合创新的可能性所作的思考及其方法论思想进行了分析。在张岱年看来,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具有可析取性,这使得文化综合创新在客观上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综合创新还有赖于主体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的正确理... 本文就张岱年对文化综合创新的可能性所作的思考及其方法论思想进行了分析。在张岱年看来,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具有可析取性,这使得文化综合创新在客观上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综合创新还有赖于主体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就其方法论而言,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是其“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的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在“兼和”理念指导下,他主张进行辩证综合,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社会主义新文化 方法论思想 文化自觉 中国特色 文化综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然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36,共6页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田然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字季同,别署宇同。生于1909年5月23日,原籍河北省献县杜生镇小垛庄。其父名谦,字中卿,一字众清。光绪年间进土,授职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被选...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田然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字季同,别署宇同。生于1909年5月23日,原籍河北省献县杜生镇小垛庄。其父名谦,字中卿,一字众清。光绪年间进土,授职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被选为众议院议员。曾任沙河县知事及枣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中国文化 国学大师 哲学思想 中国古典哲学 辩证法 民族精神 张先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论孔子人的价值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迟成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11,共6页
人的价值问题是价值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张岱年认为,人的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人具有独立的意志与人格,坚持自己的尊严;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类的价值,即人类具有其他物类所没有的特异性质和... 人的价值问题是价值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张岱年认为,人的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人具有独立的意志与人格,坚持自己的尊严;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类的价值,即人类具有其他物类所没有的特异性质和能力。孔子人的价值思想的历史意义:铸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路向。今天,批判继承孔子的人的价值思想,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张岱年 人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