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41
1
作者 石强 吴章文 贺庆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8,共4页
为了解决旅游开发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的不利影响 ,该文在分析已有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及生态旅游对大气质量特殊要求的基础上 ,建立了生态旅游地大气质量指数模型 ,利用该模型评价了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 为了解决旅游开发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的不利影响 ,该文在分析已有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及生态旅游对大气质量特殊要求的基础上 ,建立了生态旅游地大气质量指数模型 ,利用该模型评价了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的影响 ,取得了很好的评价效果 .结果表明 ,旅游开发利用已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区的大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公园废气的排放量 ,改善公园接待区的环境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大气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其评价 被引量:25
2
作者 石强 贺庆棠 吴章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4,共5页
为了探明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的影响 ,该研究利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已有的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及实测所得数据 ,分析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分布 ,并对公园接待区 (受影响区 )及黄石寨山顶 (... 为了探明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的影响 ,该研究利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已有的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及实测所得数据 ,分析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分布 ,并对公园接待区 (受影响区 )及黄石寨山顶 (对照区 )的SO2 ,NOx,TSP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年际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 ,通过分析接待区及黄石寨景区大气污染物超标率和分担率情况来评价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的影响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果表明 ,旅游开发利用已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区的大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尤以SO2 所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 .为了减轻公园的大气污染程度 ,保护公园环境 ,必须改善公园内的燃料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开发 大气质量 污染物浓度 分担率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开发利用对水体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石强 郑群明 钟林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8-92,共5页
对已有的水体质量评价模型及聚类权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最优水质评价模型.对聚类权的计算模型作了改进,提出了新的聚类权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水体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利用已对公园... 对已有的水体质量评价模型及聚类权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最优水质评价模型.对聚类权的计算模型作了改进,提出了新的聚类权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水体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利用已对公园内金鞭溪中、上游的水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公园废水的排放源及排放量,同时加强公园污水的净化治理,以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开发利用 水体质量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水质评价 水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踩踏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谭周进 肖启明 祖智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旅游活动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阳柏苏 何平 赵同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7-2034,共8页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1990~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00年问,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保护效果显著。近成过熟林面积基本稳定,1990年97.57%的阔叶近成过熟林、96.77%的...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1990~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00年问,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保护效果显著。近成过熟林面积基本稳定,1990年97.57%的阔叶近成过熟林、96.77%的马尾松近成过熟林和77.92%的杉木近成过熟林至2000年仍保存良好;未利用地恢复较好、灌木林保护较好,25.38%的未利用地、30%以上的灌木林分别转变为阔叶林、马尾松林或杉木林;中龄林、幼龄林保护较好,很大一部分中龄林、幼龄林分别转变为近成过熟林和中龄林。建议继续强化管理,落实《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经营方案》,避免重经济利益轻生态环境保护现象发生;(2)森林砍伐、农田侵占现象仍然存在。2000年,100%的马尾松幼龄林由1990年马尾松中龄林转变而来,74.06%杉木幼龄林由杉木近成过熟林转变而来,将近10%未利用地由阔叶近成过熟林或阔叶中龄林转变而来。2000年,11.19%居民点及道路与34.82%经济林均由农田转变而来。建议引导社区积极参与生态旅游,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减小社区居民对森林公园的胁迫作用;同时注重耕地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旅游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石强 贺庆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3-147,共5页
近年来,大量增加的游客给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公园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以此来进行公园的游客管理及接待设施的调控.该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床位数、游道长度及... 近年来,大量增加的游客给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公园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以此来进行公园的游客管理及接待设施的调控.该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床位数、游道长度及水体中总磷含量作为衡量指标,分别对公园的经济发展容量、日空间容量、不同季节生态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确定了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公园的经济发展容量为41 400人/d,日空间容量为13 255人/d,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生态环境容量差异较大,分别为1 848、3 8791、307和775人/d.根据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为13 255人/d,公园“境内最佳住宿容量”春季为1 848人/d,夏季为3 879人/d,秋季为1 307人/d,冬季为775人/d.以上结果可为公园入园游客人数、接待区住宿游客人数及接待设施存量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经济发展容量 日空间容量 生态环境容量 最佳旅游环境容量 境内最佳住宿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石强 吴楚材 吴章文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
为了探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采用野外踏察以及问卷调查法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公园境内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公园内野生动物在种类、数量和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动物已从... 为了探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采用野外踏察以及问卷调查法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公园境内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公园内野生动物在种类、数量和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动物已从公园中消失,不少动物亦濒临灭绝;在保存下来的动物中,也有一部分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在旅游开发利用的不同时期,公园内不同野生动物受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在公园开发之初,以鸟类受到的影响最大,兽类次之,爬行类最小,而在公园开发的后期,则刚好相反.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必须严禁猎杀野生动物,保持景区安静,建立野生动物通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野生动物 种类 数量 生活习性 旅游活动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3
8
作者 石强 雷相东 谢红政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28-33,共6页
在调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影响形态及影响范围的基础上 ,对公园游道两边不同距离土壤的硬度、含水率、容重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并通过计算各游览区土壤影响指数 (SII)来评价旅游活动对公园土壤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游客越出游道观... 在调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影响形态及影响范围的基础上 ,对公园游道两边不同距离土壤的硬度、含水率、容重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并通过计算各游览区土壤影响指数 (SII)来评价旅游活动对公园土壤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游客越出游道观光对游道外缘土壤的硬度、水分含量及容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以上三者中以对土壤硬度的影响最大 ,对水分的影响次之 ,对容重的影响最小。土壤保护的主要对策为减小游客对土壤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包括设置护栏、铺设植草砖 ,对已形成的冲击“节”和“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土壤 森林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对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及其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黄宇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23,共4页
文章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游憩利用影响感知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其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部分游客可感知游憩利用影响;②在社会人口特征中,除性别与年龄外,其他因子对3种游憩利用影响感知均无显著影响;③游客对... 文章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游憩利用影响感知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其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部分游客可感知游憩利用影响;②在社会人口特征中,除性别与年龄外,其他因子对3种游憩利用影响感知均无显著影响;③游客对“社会性影响”与“管理性影响”的感知显著降低总体满意度,而对“资源影响”的感知对总体满意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游憩利用影响 感知 总体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岳旅游资源管理模型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荣华 张兆干 +1 位作者 贺清云 卿雄志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6-552,共7页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四元归一"(即保护、开发、保障、效益评价合一)的山岳旅游资源管理的理论模型,其核心是旅游资源的最优管理;以该模型为基础,提出山岳旅游资源的"四...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四元归一"(即保护、开发、保障、效益评价合一)的山岳旅游资源管理的理论模型,其核心是旅游资源的最优管理;以该模型为基础,提出山岳旅游资源的"四元归一"管理指数,从山岳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效益评价、保障4个维度分别选取指标,以此衡量现有山岳旅游资源的管理状况和优劣;将其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提出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判定坐标,依据景区资源管理现状将景区分为四大类:发育型、暴发户型、成熟型和危险型,以"四元归一"管理模型为理论依据,围绕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对4类景区分别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以张家界地文资源为例构建旅游资源的二级管理模型,为我国山岳旅游资源及其他资源类型的有效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旅游资源 管理模型 管理指数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憩践踏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红军 杨懿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3-147,共5页
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植被的点状、线状和面状游憩践踏干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游憩践踏对植被覆盖度减少率、植相变异度、高度降低率、植物群落冲击指数有显著影响;不同践踏方式干扰对森林公园的植被影响有所不同。
关键词 游憩践踏 植被损害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强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9,共5页
为了探明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体质量的影响,该研究调查分析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体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利用公园已有的水体质量监测数据及实测所得数据,对公园水体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公园水体污染源主要... 为了探明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体质量的影响,该研究调查分析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体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利用公园已有的水体质量监测数据及实测所得数据,对公园水体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公园水体污染源主要为接待区的宾馆、酒店及当地住户,污染物主要为剩菜饭渣、洗刷污水,受影响较大的水质指标为BOD5、DO、NH3-N、COD、MnO4+、总磷及类大肠菌等.受以上污染物的影响,作为公园主景区之一的金鞭溪的水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上、中游水质已降为二级.为了保护公园环境,必须减少污水排放量,并将所有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同时,还应将部分污染不达标的接待设施关闭或迁出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质量评价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柳菲 陈功锡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13-23,共11页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植被及当地的文化、民族、民俗等特点,从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保护价值、资源开发潜力等六大指标出发,建立评价模型。通过Matlab运算,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在涵盖的38个评...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植被及当地的文化、民族、民俗等特点,从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保护价值、资源开发潜力等六大指标出发,建立评价模型。通过Matlab运算,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在涵盖的38个评价因子中排前七位的依次为:文学价值、食用价值、民俗价值、驯化难易程度、药用价值、吸收有害气体、资源数量七个因子。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及业内人士对各项指标制定评分标准。综上为依据建立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物资源评价体系,并以张家界龙虾花为依据进行评价演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层次分析法 植物旅游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天然石材景观效果评价
14
作者 吴曼颖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个体美、整体美、自然美、意境美4个因子作为准则层,以形态、色泽、纹理等16个因子作为指标层,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天然石材景观效果评价体系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美(0.6...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个体美、整体美、自然美、意境美4个因子作为准则层,以形态、色泽、纹理等16个因子作为指标层,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天然石材景观效果评价体系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美(0.650 3)、整体美(0.233 7)、意境美(0.067 5)、个体美(0.048 5);层次单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409 2、0.266 1)较高;层次总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356 2、0.231 7)也较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驳岸景观的效果好,特置和挡土墙的景观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天然石材 园林驳岸景观效果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旅游开发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柳菲 陈功锡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2期238-240,共3页
从植物旅游的概念出发,结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条件,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旅游开发提出了几点意见:①"非毁坏性利用模式"植物资源持续利用;②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③观光型旅游向... 从植物旅游的概念出发,结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条件,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旅游开发提出了几点意见:①"非毁坏性利用模式"植物资源持续利用;②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③观光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型;④定期开展"国际植物旅游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旅游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与森林可持续旅游对策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姚金雨 许娜子 +4 位作者 朱宁华 钟永德 李家湘 景美清 罗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生物多样性锐减所引起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公园可持续旅... 生物多样性锐减所引起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公园可持续旅游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可持续旅游 森林旅游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游客亲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45
17
作者 张茜 杨东旭 李文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106,125,共7页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意愿"理论,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分析环境知识(认知)、环境敏感性(情感)和地方依恋(态度)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意愿"理论,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分析环境知识(认知)、环境敏感性(情感)和地方依恋(态度)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知识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敏感性,但并不直接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其中环境敏感性和地方依恋是环境知识和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环境敏感性、地方依恋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规制路径,培育游客自发的亲环境行为,探索通过增加游客环境知识、提高游客的环境敏感性、培育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等旅游地游客环境行为管理创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亲环境行为 环境知识 环境敏感性 地方依恋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地表水污染综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佩耕 吴文晖 樊玲凤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3-87,共5页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利用问题已成为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文章利用大量监测数据,对公园地表水污染状况进行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进行污染特征与污染规律分析,从而提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利用问题已成为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文章利用大量监测数据,对公园地表水污染状况进行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进行污染特征与污染规律分析,从而提出严格控制排污,科学规划水资源、严格控制景区客流量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保护及张家界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综合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的作用 文化的力量——写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三十周年之际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开钧 《林业与生态》 2012年第10期41-44,共4页
张家界市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而名,又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带动而兴。1982年9月,国家计委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报告,将国营大庸张家界林场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定名“湖南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张家界市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而名,又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带动而兴。1982年9月,国家计委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报告,将国营大庸张家界林场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定名“湖南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随之管治森林公园的大庸县改市。仅几年时间,神奇美丽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名声鹊起,乃至闻者知其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却不知大庸市在哪。为做大做强当地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大庸市升格并更名张家界市。此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相继获得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等诸多殊荣。张家界市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整合周围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建的基础是国营张家界林场。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庸县国营张家界林场,大力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保护森林资源,历经十余载,林场荒山全部绿化,天然林更为繁茂,石峰山貌保存完好,原生态自然环境优美。那年代,同处湘西的许多地方由于无度砍伐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到了临界点,石漠化、水土流失、干旱、荒蛮之地等,成为描述当地的常见词。张家界别样的生态环境,不无归功于当时“造好一片林,留下一班人,办好一个场”的林场经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系统 世界自然遗产 文化 张家界 保护森林资源 中国历史 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慧文 《湖南林业》 2009年第3期18-19,共2页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较早将林业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成功典型,也是率先开展生态旅游实践的知名景区,如何加强自身生态文化建设,提升旅游综合软实力,本文试图结合公园实际,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文化建设 旅游开发 林业资源 生态旅游 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