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封存泄漏立体监测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以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为例
1
作者 陈兴明 钱洋慧 +1 位作者 陈忠志 陈子凡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4,共7页
CO_(2)驱油技术作为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同时可实现规模化封存,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然而,该技术在注入、驱油封存、采出等环节中存在多种泄漏风险。目前,国内外相关项目在监测方面多集中于储层... CO_(2)驱油技术作为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同时可实现规模化封存,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然而,该技术在注入、驱油封存、采出等环节中存在多种泄漏风险。目前,国内外相关项目在监测方面多集中于储层和盖层,缺乏系统性的生态环境监测。张家垛油田自2014年开始注CO_(2)开发,累计注气量19.53×10^(4)t,累计增油量5.16×10^(4)t,提高采收率15.22%,阶段换油率3.78,取得了显著的开采成效。以张家垛油田的CO_(2)驱油封存项目为例,在分析CO_(2)驱油与封存泄漏可能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涵盖地下水体、土壤、大气的全方位和多指标的CO_(2)泄漏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并预警CO_(2)泄漏信息。根据一年多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张家垛地下水中CO_(2)质量浓度稳定保持在5712 mg/m^(3)左右,pH值接近中性,且电导率稳定在1.343~1.347μS/cm;土壤CO_(2)质量浓度、pH值、电导率均相对稳定,3个层位的大气CO_(2)质量浓度呈现周期性变化且与土壤的变化趋势一致,平均介于730~780 mg/m^(3),指标接近低纬度区域常规大气CO_(2)质量浓度。综合多项监测指标结果,表明张家垛油田目前并未发生CO_(2)泄漏情况。该监测体系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张家垛油田的持续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项目在环境监测方面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进一步推动了CO_(2)驱油技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封存 张家垛油田 CO_(2)泄漏 立体监测体系 预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乐锦鹏 张哨楠 +3 位作者 丁晓琪 乐锦波 熊迪 朱志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7,9,共7页
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研究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结果表明:该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由泥岩、粉砂岩及薄层细砂岩组成;砂泥岩呈互层分布,存在大量泥质条带和生物扰动构造,其中以泥岩、粉砂岩最为发育;粒间溶... 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研究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结果表明:该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由泥岩、粉砂岩及薄层细砂岩组成;砂泥岩呈互层分布,存在大量泥质条带和生物扰动构造,其中以泥岩、粉砂岩最为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杂基内微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其中粒内溶孔最为发育;研究区为浅湖亚相沉积,发育坝砂、滩砂和浅湖泥沉积微相,沉积相带、成岩因素是影响研究区储集层物性的重要条件.阜三段储层主要以坝砂为主,其次是滩砂;坝砂粒度较粗,杂基含量低,粒间孔、溶孔发育,砂体厚度大,储集性能好,而滩砂粒度较细,杂基含量高,微孔发育,胶结作用弱,砂体厚度薄,物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垛油田 阜三段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成岩作用 储集空间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湖相滩坝砂储层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鹏 丁晓琪 +4 位作者 张哨楠 韩玫梅 刘曦翔 湛小红 张咏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6-462,共7页
湖相滩坝砂往往毗邻烃源岩,在高源-储压差条件下易聚集成藏。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此类油气藏,成为勘探的热点。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为例,通过岩心观察、研究滩坝砂的分布规律;利用压汞资料、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分... 湖相滩坝砂往往毗邻烃源岩,在高源-储压差条件下易聚集成藏。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此类油气藏,成为勘探的热点。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为例,通过岩心观察、研究滩坝砂的分布规律;利用压汞资料、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成因储层的孔喉分布和孔隙类型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滩坝砂中发育3种岩相,4种岩相组合类型,对应于4种测井相;2滩坝砂具有粒度细、单层厚度小、滩坝间互、叠合连片的特征,坝砂呈土豆状平行于湖岸线展布;3坝砂以细砂岩为主,杂基含量低;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发育,粘土中富高岭石而贫绿泥石和混层粘土;滩砂以粉砂-极细砂为主,杂基含量高,孔隙结构差,次生孔隙欠发育,粘土中富混层粘土而贫高岭石和绿泥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砂 储层 成岩作用 阜三段 张家垛油田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Ⅲ砂组沉积微相特征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倩倩 丁晓琪 +1 位作者 万友利 张哨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1-757,共7页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宁组三段发育4种岩相:黑色泥岩相,生物扰动粉砂岩相、泥质纹层+生物钻孔粉-细砂岩相及平行层理细砂岩相。剖面结构主要为向上变粗的反韵律,其次是向上变粗复变细的复合韵律,几乎不见正韵律。根据岩石相、剖面结构...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宁组三段发育4种岩相:黑色泥岩相,生物扰动粉砂岩相、泥质纹层+生物钻孔粉-细砂岩相及平行层理细砂岩相。剖面结构主要为向上变粗的反韵律,其次是向上变粗复变细的复合韵律,几乎不见正韵律。根据岩石相、剖面结构、测井相及粒度累计曲线,认为阜宁组三段为浅湖滩坝沉积。根据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规律,将储层进一步划分为坝砂和滩砂,并提出该地区的滩坝沉积模式。坝砂由于泥质含量低、储层物性好,油气充满度高;而滩砂泥质纹层理发育,非均质性弱。由于主要充填在平行层理细砂岩相和泥质纹层+生物钻孔粉砂岩相中,充注程度差别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湖 滩坝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阜宁组 张家垛油田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24
5
作者 焦里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73,共8页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宁组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是今后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由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通过对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成藏基本地质条件的研究...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宁组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是今后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由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通过对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成藏基本地质条件的研究,利用泥岩压实规律进行异常压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阜宁组异常高压为欠压实成因,与干酪根生烃无关,深层优质储层与欠压实密切相关,异常压力高值区是优质储层分布区;②异常压力高值分布在阜三顶-阜四段,高异常压力形成区域性封闭层,油气主要富集于高异常压力之下的低势区;③高异常压力最有利于阜三段油气成藏,而低异常压力区有可能在阜三段的上覆地层戴南组成藏。最终利用高压封闭的区域性盖层和沉积微相研究,认为阜三段向南成藏条件会变好,是下一步勘探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欠压实 储层 阜三段 张家垛油田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细粒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以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为例
6
作者 韩玫梅 丁晓琪 +1 位作者 张哨楠 陈倩倩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0-67,共8页
毗邻烃源岩的细粒储层,由于其岩石结构、组分及沉积环境的特殊性,成岩作用表现出一定差异。本文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细粒碎屑岩储层为例,通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相关分析,研究其成岩作用的特殊性。研究结果表明:(1)细粒储... 毗邻烃源岩的细粒储层,由于其岩石结构、组分及沉积环境的特殊性,成岩作用表现出一定差异。本文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细粒碎屑岩储层为例,通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相关分析,研究其成岩作用的特殊性。研究结果表明:(1)细粒储层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常被泥岩包裹,在压实作用中若存在欠压实,粒间孔可以被很好地保留下来;(2)细粒储层形成时水动力较弱,杂基含量高导致微孔较多;(3)大量的粘土矿物使孔隙比表面增加,抑制了后期硅质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析出;(4)比表面的增加减缓了孔隙流体的对流速率和扩散速率,不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粒度越细,次生孔隙越不发育。细粒碎屑岩储层有别于常规储层,对其特殊的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储层 成岩作用 粘土矿物 阜三段 张家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异常压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曦翔 杨正茂 +1 位作者 丁晓琪 杨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近年来的勘探证实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潜力,其中已有多口井钻获工业油流,油层分布与异常压力密切相关。通过对埋藏史、沉积相以及基本地质特征分析,并结合测井、地震资料对该区异常高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异常压力是... 近年来的勘探证实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潜力,其中已有多口井钻获工业油流,油层分布与异常压力密切相关。通过对埋藏史、沉积相以及基本地质特征分析,并结合测井、地震资料对该区异常高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异常压力是由于欠压实作用造成,欠压实使作用于骨架颗粒上的有效应力变小,使深埋储层的压实作用程度小,储层粒间孔发育,储层物性好;张家垛地区纵向上存在2个异常压力带,阜三段位于下方异常压力带中,阜三段中的异常压力的分布呈东高西低的特点;张家垛地区阜三段中的异常压力,在断裂发育处相对较低,向凹陷中心有增加的趋势。以上研究成果表明深凹陷中心具备有效储层发育的条件,且已被近期的研究成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欠压实分布 阜宁组 张家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黄方方 丁晓琪 +2 位作者 万友利 张世懋 赵小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2期150-153,174,共5页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埋深约3 000 m,储层虽然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却具有较好的储集空间,但物性差别较大,已有的勘探开发成果表明油气富集程度与储层储集物性密切相关。文中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埋深约3 000 m,储层虽然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却具有较好的储集空间,但物性差别较大,已有的勘探开发成果表明油气富集程度与储层储集物性密切相关。文中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阜三段在成岩早期由于欠压实的存在,原生粒间孔得以很好保存,颗粒接触类型以点-线接触为主,特别是粒度偏粗、杂基含量低的砂岩;欠压实形成之前,大量的斜长石发生溶蚀形成粒间溶孔、铸模孔,异常高压形成之后,成岩体系处于封闭状态,体系内的水岩反应受到抑制,大量次生孔隙得以保存;压力系数大的地区储集物性明显比压力系数小的地区好。因此,异常高压一方面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行,另一方面降低了成岩作用的强度,与沉积微相共同控制着储层的储集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异常压力 成岩序列 阜三段 张家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高压对储层成岩作用的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迪 丁晓琪 韩玫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6,共8页
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为例,在异常高压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异常高压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欠压实形成的高压可以抑制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使深埋储层的碎屑颗粒仍保持点—线接触... 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为例,在异常高压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异常高压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欠压实形成的高压可以抑制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使深埋储层的碎屑颗粒仍保持点—线接触,储层剩余原生粒间孔是主要储集空间;(2)欠压实形成的高压系统由于其相对封闭性.体系内外的物质交换相对缓慢,蒙脱石的伊利石化将受到抑制;(3)高压的封闭系统可以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和铁方解石的沉淀。因此,压力系数与储层储集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岩石学特征和异常压力研究来预测深部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欠压实 成岩作用 阜宁组 张家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