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太雷办报实践及其历史贡献 |
曾庆栋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4 |
0 |
|
2
|
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出场语境、哲学意蕴及价值传扬 |
张舒
蔡胜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4 |
0 |
|
3
|
张太雷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容与时代价值 |
葛星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4 |
0 |
|
4
|
张太雷革命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赓续路径 |
詹海朋
蔡胜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4 |
0 |
|
5
|
张太雷何时当选为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 |
李曙新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6
|
《张太雷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材料来源考——兼谈1921年“三月会议”是否存在 |
黄爱军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7
|
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对当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
顾敏琪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6
|
|
8
|
张太雷:大雷惊天,血沃中华 |
陈威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9
|
张太雷的新闻业绩研究 |
夏吉英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
10
|
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幸福观——张太雷家书解析 |
叶孟魁
赵晓春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1
|
张太雷青年运动思想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
熊焱生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12
|
悲壮张太雷—常州三杰是一个整体 |
王观泉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3
|
瞿秋白论广州暴动及其领袖张太雷 |
朱净之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4
|
张太雷研究的发展阶段与未来趋向 |
李寅初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5
|
关于《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的作者——与叶孟魁商榷 |
李玲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6
|
|
16
|
略论张太雷的青年观 |
曾庆栋
梁宇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17
|
张太雷与斯内夫利特战略 |
叶栋
易难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8
|
试论张太雷国际评论的特点 |
范立祥
杨镇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9
|
从满江红到国际歌——浅析张太雷如何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
梁丽强
徐梅艳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20
|
张太雷武装斗争思想探析 |
黄明彦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