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梅花香自苦寒来——女能人张凤英栽培鸡腿菇走上致富路
1
作者
柳会珍
《农村百事通》
2000年第11期12-13,共4页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洪治村(邮码:443214)女青年张凤英,在宜昌市食用菌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地摸索出“整草免浸泡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如今终于走上了科学致富路。 在成功的背后,张凤英走过的是一条艰苦的创业之路。1981年,张...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洪治村(邮码:443214)女青年张凤英,在宜昌市食用菌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地摸索出“整草免浸泡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如今终于走上了科学致富路。 在成功的背后,张凤英走过的是一条艰苦的创业之路。1981年,张凤英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不久,一场无情的大火将她家祖辈留下的木屋化为灰烬。住在乡亲们帮她家搭起的油布棚里,她开始思索着如何摆脱贫困。1985年她开始养鸡,但由于不懂技术而失败了。1986年4月,她在村主任的担保下贷款2000元,在当阳一家研究所学习用稻草种植平菇技术终于获得成功,60多平方米地4个月就收入3000多元。村干部到现场考察后,再次担保向她贷款5000元,使她的种植面积发展到1334米2(2亩)。 此后,张凤英通过对国内市场的实地考察,发现鸡腿菇是一种珍稀高档食用菌新品种,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发展前景。于是,她于1993年开始种植鸡腿菇。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优良的菌种,栽培几年来,产量一直得不到提高,每平方米只采收5公斤,收入仅60元。 为了攻克难关,张凤英在对各种原材料反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的同时,先后多次到宜昌市科委和当阳市菌研所等单位求教,于1998年初拜宜昌市科委高级工程师詹仲铭、杨祖秀、张东祥等食用菌专家为师,并从当阳菌研所引进矮壮一号原代鸡腿菇菌株,投资1.5万元,利用200多平方米的庭院作为高产鸡腿菇的实验田。 张凤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她将盖1次土收5批菇改为每收1批菇换盖1次新土,撒1薄层草木灰,喷施1遍固氮肥;将出过两批菇的培养料切成小方块,上下翻个面,浇灌1次大水再盖新土;出现小菇时轻喷勤喷雾水,不浇大水,以免造成小菇发黄致死,减产减收。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她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科学地实施了一系列高产管理措施,用稻草栽培鸡腿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平方米产量由原来的5公斤提高到25.5公斤,收入265元。如今,张凤英的种植规模已发展到4000米2,年产值30万元。她购置了配套的食用菌制种栽培的专用设备,建造了规模化的栽培基地和科研楼,固定资产已达40万元。张凤英已成为栽培食用菌女能人,她带动1000多家农户种植鸡腿菇致富,被广大菇农誉为“蘑菇大王”,1998年获得湖北省“金桥工程”优秀组织者和湖北省食用菌协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下面把张凤英的整草免浸泡栽培鸡腿菇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场配料①场地:室内、大田、大棚、葡萄架下、果树间套作均可。②配料:每20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秆4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③菌种选择:矮壮一号、EC05。④用种量:母种1支或栽培种40公斤。⑤栽培季节:春、秋、冬三季。 2.原料处理用3%石灰水浇泼在配料上,用羊角叉叉取草秸堆叠于干净地上,边浇水边上堆,堆高限2米,长宽自定,拍严实后盖膜发酵。在料中插一支温度计,料温升至60℃,延续至次日上午翻一次堆,边翻边浇3%的石灰水,同前一样再盖膜发酵,再次达到60℃以上,过一夜即可下田栽培。 3.播种栽培①建畦:挖宽1.2米、深10厘米、长度不限共20平方米的畦床,四周开挖深、宽各20厘米的排水沟。②畦床消毒:栽培前几天用3%的石灰水浇大水于全畦床,栽培的当天撒一层干草木灰。③播种方法:采用3层料3层种的层播方法,每平方米用干料20公斤,厚约25厘米,用种量10%。栽培结束后用木板压实整平料面,薄撒一层干草木灰后盖土3厘米厚,土表面再薄撒一层干草木灰,盖膜发菌,3天后抖动薄膜通风换气,每天2次。 4.发菌管理及采收销售仿照育秧苗方法撑起小拱棚,用减少或增加竹弓上的草帘厚度和用制作双层竹弓双层膜的方法来调控料床温度在10~28℃之间,40天后可见小菇破土而出,此时揭去料面土层上的盖膜,并轻喷勤喷雾水保湿,再过10~25天在菇蕾期即可采收,用手将菇左右旋转拔出,用刀削去菇脚上的泥土即可销售。规模种植的应注意盐渍保鲜、均衡上市鲜销或送交罐头厂,也可制成干品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宜昌市
整草
张凤英
全文增补中
答求富心切的读者
2
《农村新技术》
1994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棉壳
枝江县
董市镇
张凤英
松菌
湖北省当阳市
友谊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梅花香自苦寒来——女能人张凤英栽培鸡腿菇走上致富路
1
作者
柳会珍
机构
湖北省当阳市中心食用菌研究所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0年第11期12-13,共4页
文摘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洪治村(邮码:443214)女青年张凤英,在宜昌市食用菌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地摸索出“整草免浸泡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如今终于走上了科学致富路。 在成功的背后,张凤英走过的是一条艰苦的创业之路。1981年,张凤英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不久,一场无情的大火将她家祖辈留下的木屋化为灰烬。住在乡亲们帮她家搭起的油布棚里,她开始思索着如何摆脱贫困。1985年她开始养鸡,但由于不懂技术而失败了。1986年4月,她在村主任的担保下贷款2000元,在当阳一家研究所学习用稻草种植平菇技术终于获得成功,60多平方米地4个月就收入3000多元。村干部到现场考察后,再次担保向她贷款5000元,使她的种植面积发展到1334米2(2亩)。 此后,张凤英通过对国内市场的实地考察,发现鸡腿菇是一种珍稀高档食用菌新品种,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发展前景。于是,她于1993年开始种植鸡腿菇。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优良的菌种,栽培几年来,产量一直得不到提高,每平方米只采收5公斤,收入仅60元。 为了攻克难关,张凤英在对各种原材料反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的同时,先后多次到宜昌市科委和当阳市菌研所等单位求教,于1998年初拜宜昌市科委高级工程师詹仲铭、杨祖秀、张东祥等食用菌专家为师,并从当阳菌研所引进矮壮一号原代鸡腿菇菌株,投资1.5万元,利用200多平方米的庭院作为高产鸡腿菇的实验田。 张凤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她将盖1次土收5批菇改为每收1批菇换盖1次新土,撒1薄层草木灰,喷施1遍固氮肥;将出过两批菇的培养料切成小方块,上下翻个面,浇灌1次大水再盖新土;出现小菇时轻喷勤喷雾水,不浇大水,以免造成小菇发黄致死,减产减收。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她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科学地实施了一系列高产管理措施,用稻草栽培鸡腿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平方米产量由原来的5公斤提高到25.5公斤,收入265元。如今,张凤英的种植规模已发展到4000米2,年产值30万元。她购置了配套的食用菌制种栽培的专用设备,建造了规模化的栽培基地和科研楼,固定资产已达40万元。张凤英已成为栽培食用菌女能人,她带动1000多家农户种植鸡腿菇致富,被广大菇农誉为“蘑菇大王”,1998年获得湖北省“金桥工程”优秀组织者和湖北省食用菌协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下面把张凤英的整草免浸泡栽培鸡腿菇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场配料①场地:室内、大田、大棚、葡萄架下、果树间套作均可。②配料:每20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秆4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③菌种选择:矮壮一号、EC05。④用种量:母种1支或栽培种40公斤。⑤栽培季节:春、秋、冬三季。 2.原料处理用3%石灰水浇泼在配料上,用羊角叉叉取草秸堆叠于干净地上,边浇水边上堆,堆高限2米,长宽自定,拍严实后盖膜发酵。在料中插一支温度计,料温升至60℃,延续至次日上午翻一次堆,边翻边浇3%的石灰水,同前一样再盖膜发酵,再次达到60℃以上,过一夜即可下田栽培。 3.播种栽培①建畦:挖宽1.2米、深10厘米、长度不限共20平方米的畦床,四周开挖深、宽各20厘米的排水沟。②畦床消毒:栽培前几天用3%的石灰水浇大水于全畦床,栽培的当天撒一层干草木灰。③播种方法:采用3层料3层种的层播方法,每平方米用干料20公斤,厚约25厘米,用种量10%。栽培结束后用木板压实整平料面,薄撒一层干草木灰后盖土3厘米厚,土表面再薄撒一层干草木灰,盖膜发菌,3天后抖动薄膜通风换气,每天2次。 4.发菌管理及采收销售仿照育秧苗方法撑起小拱棚,用减少或增加竹弓上的草帘厚度和用制作双层竹弓双层膜的方法来调控料床温度在10~28℃之间,40天后可见小菇破土而出,此时揭去料面土层上的盖膜,并轻喷勤喷雾水保湿,再过10~25天在菇蕾期即可采收,用手将菇左右旋转拔出,用刀削去菇脚上的泥土即可销售。规模种植的应注意盐渍保鲜、均衡上市鲜销或送交罐头厂,也可制成干品销售。
关键词
鸡腿菇
宜昌市
整草
张凤英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答求富心切的读者
2
出处
《农村新技术》
1994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棉壳
枝江县
董市镇
张凤英
松菌
湖北省当阳市
友谊路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梅花香自苦寒来——女能人张凤英栽培鸡腿菇走上致富路
柳会珍
《农村百事通》
2000
0
全文增补中
2
答求富心切的读者
《农村新技术》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