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走进文本解读的深处
1
作者
张存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1,共2页
“佯误诱导法”是张会军老师《父母的心》教学设计的突出特色,通过“可恶”“心狠”“狡猾”“贪心”四个关键词,将文本的故事情节、人物神态、人物语言、小说主题勾连起来。可以看出,张老师“挖空心思”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良苦用心...
“佯误诱导法”是张会军老师《父母的心》教学设计的突出特色,通过“可恶”“心狠”“狡猾”“贪心”四个关键词,将文本的故事情节、人物神态、人物语言、小说主题勾连起来。可以看出,张老师“挖空心思”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良苦用心,让笔者充满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主题
文本解读
张会军
父母的心
学生自主探究
张老师
人物语言
莫言
审美风格
描写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进文本解读的深处
1
作者
张存平
机构
山东省青岛开发区育才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1,共2页
文摘
“佯误诱导法”是张会军老师《父母的心》教学设计的突出特色,通过“可恶”“心狠”“狡猾”“贪心”四个关键词,将文本的故事情节、人物神态、人物语言、小说主题勾连起来。可以看出,张老师“挖空心思”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良苦用心,让笔者充满敬意。
关键词
小说主题
文本解读
张会军
父母的心
学生自主探究
张老师
人物语言
莫言
审美风格
描写手法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走进文本解读的深处
张存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