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油煎炸过程理化指标与LF-NMR弛豫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然 王欣 +2 位作者 刘宝林 卢海燕 赵婷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3-660,共8页
在对大豆油无料/薯条煎炸过程[温度:(180±5)℃,持续36 h]中的酸价(AV)、粘度(V)、吸光值(A)及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等及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特性(峰起始时间T21、T22、T23、相应的峰面积比例S21、S22、S23、单组份弛豫时间T... 在对大豆油无料/薯条煎炸过程[温度:(180±5)℃,持续36 h]中的酸价(AV)、粘度(V)、吸光值(A)及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等及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特性(峰起始时间T21、T22、T23、相应的峰面积比例S21、S22、S23、单组份弛豫时间T2W)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理化指标与其LF-NMR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豆油的酸价、TPC含量及S21峰面积均随煎炸时间的延长而线性增大,T21、T22峰起始时间及T2W则随煎炸时间的延长而线性减小(r2>0.90),粘度、吸光值随煎炸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并符合二项式关系(r2>0.90),而T23峰起始时间及S22、S23与煎炸时间之间无明显规律性变化。煎炸薯条后,油样的酸价、粘度、TPC含量、吸光值及S21均较无料煎炸显著增大(P<0.05),而T21、T22峰起始时间及T2W显著缩短。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酸价及TPC含量与T2W、T21,粘度与T2W,吸光值与S21间均可建立良好的相关性模型(R2>0.93)。模型验证合理可靠,可通过油样的LF-NMR检测结果有效预测其理化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煎炸时间 理化特性 LF-NMR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的变温核磁共振弛豫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然红 肖立志 +2 位作者 傅少庆 刘家军 刘天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随埋藏深度的不同,地下原油温度有很大的变化,造成其核磁共振(NMR)弛豫特性差别较大。利用2 MHz核磁共振谱分析仪器,对选取的不同粘度的脱气原油样品,测量了5种不同温度下原油样品的NMR弛豫时间。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同一油样的弛豫速... 随埋藏深度的不同,地下原油温度有很大的变化,造成其核磁共振(NMR)弛豫特性差别较大。利用2 MHz核磁共振谱分析仪器,对选取的不同粘度的脱气原油样品,测量了5种不同温度下原油样品的NMR弛豫时间。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同一油样的弛豫速度变缓,弛豫时间增大,弛豫时间谱有规律地右移,但横向弛豫时间T2和纵向弛豫时间T1随温度的变化速度有所不同。随粘度降低,不同油样弛豫时间谱有规律地向右移动,说明原油中长弛豫组分增多,而短弛豫组分减少,弛豫时间逐渐增大。低粘度原油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近似相等,且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与粘度、粘度与温度比值呈反比关系;高粘度原油的T1和T2不同,其T1/T2值随粘度与温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温度 核磁共振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的核磁共振弛豫特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然红 肖立志 刘天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地下原油的成分复杂,粘度变化范围很大,具有很宽的核磁共振(NMR)弛豫分布特性。研究原油的NMR弛豫特性随原油粘度、NMR仪器测量频率以及测量回波间隔(TE)等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对利用NMR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和评价油水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地下原油的成分复杂,粘度变化范围很大,具有很宽的核磁共振(NMR)弛豫分布特性。研究原油的NMR弛豫特性随原油粘度、NMR仪器测量频率以及测量回波间隔(TE)等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对利用NMR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和评价油水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两种工作频率(2MHz和23MHz)的NMR谱分析仪器测量了不同粘度原油样品的NMR弛豫时间。结果表明:轻质油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近似相等,且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与原油粘度、粘度/温度的比值成反比关系;稠油的T1大于T2,其T1/T2比值随测量频率、粘度/温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仪器测量频率对轻质油弛豫影响很小,而对稠油的弛豫影响较大;随测量回波间隔的增加,稠油的视横向弛豫时间增大,且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弛豫特性 工作频率 原油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煎炸猪油掺杂比例对猪油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婷婷 王欣 +1 位作者 刘宝林 卢海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2,共7页
研究不同比例煎炸猪油掺入食用猪油样品的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并分析了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煎炸猪油掺杂比例的增加,猪油样品的T21峰起始时间显著减小(P<0.05... 研究不同比例煎炸猪油掺入食用猪油样品的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并分析了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煎炸猪油掺杂比例的增加,猪油样品的T21峰起始时间显著减小(P<0.05)、峰面积比例S21和S22/S23线性增加(R2>0.968 1),S22的增长规律符合二项式关系(R2=0.988 6),峰面积比例S23、单组分弛豫时间T2W、不饱和脂肪酸C18∶1+C18∶2的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不饱和度)均线性降低(R2>0.956 2),而T22峰起始时间呈阶梯下降趋势,T23峰起始时间与掺杂比例间的规律性不明显。此外,样品的棕榈油酸C16∶1、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C18∶1+C18∶2含量及相对不饱和度与LF-NMR弛豫特性S21、T21、S22、T23、T2W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2为0.942~0.995)。研究表明可通过样品的LF-NMR弛豫特性有效反映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并对煎炸猪油掺杂比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掺杂 脂肪酸组成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特性的油脂品质检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婷婷 王欣 +1 位作者 卢海燕 刘宝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65,共8页
研究了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过程中的仪器参数、检测温度及体积等对大豆油、棕榈油和猪油弛豫特性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适用于含固态脂类油脂样品的LF-NMR检测条件,即:TR=2000ms,τ=250μs,EchoCount=6000个,检测体积2.5mL,检测... 研究了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过程中的仪器参数、检测温度及体积等对大豆油、棕榈油和猪油弛豫特性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适用于含固态脂类油脂样品的LF-NMR检测条件,即:TR=2000ms,τ=250μs,EchoCount=6000个,检测体积2.5mL,检测温度50℃。并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多种地沟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基于油样的LFNMR弛豫特性,可有效区分8种固态油样和10种液态地沟油,检测正确识别率可达75%和100%,有效避免了假阳性,且S21峰比例面积可有效反映样品的掺杂梯度变化,说明了该方法对固态和液态地沟油也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在后期油脂品质检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LF-NMR) 弛豫特性 参数优化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油贮藏过程理化性质与LF-NMR弛豫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卢海燕 王欣 +1 位作者 赵婷婷 刘宝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5-402,共8页
该文主要对葵花籽油分别在25、65℃避光贮藏过程的理化性质及其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并验证了理化指标与LF-NMR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65℃贮藏时,油样的过氧化值(PV)、共轭二烯值(K232)、... 该文主要对葵花籽油分别在25、65℃避光贮藏过程的理化性质及其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并验证了理化指标与LF-NMR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65℃贮藏时,油样的过氧化值(PV)、共轭二烯值(K232)、共轭三烯值(K270)、p-茴香胺值(p-AV)、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及峰面积比例(S21、S22)随时间延长呈指数关系增加(r2>0.93),而S23峰及单组分弛豫时间(T2W)则随时间延长呈指数减小趋势(r2>0.98),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建立理化指标与弛豫特性间的相关性模型(r2>0.94)。25℃贮藏过程中理化性质及其LF-NMR弛豫特性的变化程度均相对较小,但PV、K232及TPC含量仍与贮藏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增大关系(r2>0.95),其余理化指标及LF-NMR弛豫特性则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相关性模型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 贮藏 理化性质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磁物质对岩石核磁弛豫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彭石林 尉中良 管志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372-376,共5页
岩石核磁弛豫过程受到自由弛豫、表面驰豫和扩散弛豫3种机制的影响。如果在地层中含有顺磁性物质,则地层的核磁弛豫特性呈现新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比实验分别研究不同含有顺磁性金属离子溶液及其饱和岩样的弛豫特性,为核磁共振测井提供... 岩石核磁弛豫过程受到自由弛豫、表面驰豫和扩散弛豫3种机制的影响。如果在地层中含有顺磁性物质,则地层的核磁弛豫特性呈现新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比实验分别研究不同含有顺磁性金属离子溶液及其饱和岩样的弛豫特性,为核磁共振测井提供了基础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物质 岩石 核磁弛豫特性 实验研究 测井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油煎炸过程中理化性质与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婷婷 王欣 +1 位作者 刘宝林 卢海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13,共7页
以猪油为研究对象,以薯条为煎炸原料,研究不同物料比条件下,猪油理化性质与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理化指标与LF-NMR弛豫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煎炸时间的延... 以猪油为研究对象,以薯条为煎炸原料,研究不同物料比条件下,猪油理化性质与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理化指标与LF-NMR弛豫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猪油的总极性化合物(total polar compounds,TPC)含量呈指数增长(R2>0.992),共轭二烯(K232)和共轭三烯(K270)呈线性增长(R2>0.952),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V)呈先增后减趋势,峰面积比例S21的升高规律符合二项式关系(R2>0.974),单组分弛豫时间T2W的降低规律符合二项式关系(R2>0.901),而峰面积比例S22、S23、峰起始时间T21、T22和T23则规律性不明显。随着物料比的增加,油样的TPC含量和K270显著增大,T2W显著减小。回归分析表明,TPC、K232、K270、PV与S21、T2W能够建立良好的相关模型(R2>0.948),模型验证合理可靠,说明可以通过猪油的LF-NMR弛豫特性快速、有效预测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煎炸 理化指标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BNBT压电陶瓷的介电弛豫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昌荣 刘心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研究了CeO2掺杂对(Na0.5Bi0.5)0.94Ba0.06TiO3(BNBT)陶瓷晶体结构、介电性能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均能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修正的居里-外斯公式较好的描述了陶瓷弥散相变特征,弥散指数随CeO2掺... 研究了CeO2掺杂对(Na0.5Bi0.5)0.94Ba0.06TiO3(BNBT)陶瓷晶体结构、介电性能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均能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修正的居里-外斯公式较好的描述了陶瓷弥散相变特征,弥散指数随CeO2掺杂量的增加而下降。掺杂量较低的陶瓷仅在低温介电反常峰Tf附近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随掺杂量的增加,陶瓷材料在Tf的介电反常峰和频率依赖性慢慢消失。根据宏畴-微畴转变理论探讨了该体系陶瓷介电弛豫特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掺杂 介电性能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作用下导电硅橡胶的压阻特性及弛豫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鹏宇 李斌 全旺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2-68,共7页
实验制备了不同导电硅橡胶试样,搭建了用于测试流体作用下导电硅橡胶压阻特性的试验平台并设计了测试方法,分别研究了在一定范围内液体静压下导电硅橡胶的体压阻特性、表面压阻特性、弛豫特性及在气压作用下的表面压阻特性。研究表明,... 实验制备了不同导电硅橡胶试样,搭建了用于测试流体作用下导电硅橡胶压阻特性的试验平台并设计了测试方法,分别研究了在一定范围内液体静压下导电硅橡胶的体压阻特性、表面压阻特性、弛豫特性及在气压作用下的表面压阻特性。研究表明,在液体静压下,6%乙炔炭黑/2%纳米SiO2并用的试样所表现出的压阻性能最优,而纳米改性材料的添加与材料厚度的增大可以缩短导电硅橡胶的电阻弛豫时间;添加改性材料后,导电硅橡胶在气压作用下的压阻特性曲线明显优于单独添加乙炔炭黑的情况,而且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其压阻特性有较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硅橡胶 流体作用 纳米改性材料 压阻特性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油脂抗氧化剂的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变化规律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利华 王欣 +1 位作者 朱文冉 毛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6,共6页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的油脂抗氧化剂:植物甾醇酯(PSE)、VE、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乙醇或三油酸甘油酯体系的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体系中,当PSE...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的油脂抗氧化剂:植物甾醇酯(PSE)、VE、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乙醇或三油酸甘油酯体系的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体系中,当PSE或VE体积分数达2%,TBHQ体积分数达4%时,多组分弛豫图谱中出现新的弛豫峰T21峰,且随PSE、VE、TBHQ浓度的增大,峰面积比例S21增大,S22相对减小;此外,随VE、TBHQ浓度的增加,T21增大,T22减小;但PSE浓度对体系的T21、T22的影响较小;在三油酸甘油酯体系中,当PSE、VE、TBHQ体积分数分别达到3%、3%、7%时,多组分弛豫图谱中出现新的弛豫峰,且随PSE、VE、TBHQ浓度的增加,T22、T23相对减小,而T21基本不变;S21相对增大,S22、S23变化不显著。经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后,可在PCA得分图上明显区分乙醇和三油酸甘油酯体系,且各抗氧化剂-浓度梯度呈规律性分布,表明PCA分析有利于对油脂抗氧化剂的LF-NMR弛豫特性变化规律的提炼及体系间整体差异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LF-NMR) 抗氧化剂 弛豫特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油、稠油、水样核磁共振试验结果及其纵向弛豫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宗斌 蔡军 郭书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3,107,共5页
不同性质流体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是了解岩石弛豫机理的最基础工作。设计了轻油、稠油、水样等7个样品在不同极化时间下的核磁共振试验,展示了试验结果,并进行了纵向弛豫方程形式与完全极化时间研究。研究表明:轻油、水样的纵向弛豫方程... 不同性质流体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是了解岩石弛豫机理的最基础工作。设计了轻油、稠油、水样等7个样品在不同极化时间下的核磁共振试验,展示了试验结果,并进行了纵向弛豫方程形式与完全极化时间研究。研究表明:轻油、水样的纵向弛豫方程呈指数弛豫形式,而高粘度原油的纵向弛豫方程是多指数等复杂形式。原油的粘度与完全极化最小时间是相关的,粘度越大,完全极化所需时间越小。水样的完全极化最小时间介于轻油与稠油的完全极化最小时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核磁共振弛豫特性 岩石物理试验 纵向弛豫时间T1 完全极化时间 横向驰豫时间T2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铁、钛 B 位固溶 PMN 基铁电瓷弛豫特性
13
作者 江涛 孙目珍 刘会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6-40,共5页
铌、铁、钛B位固溶PMN基铁电瓷主晶相呈钙钛矿型结构,其εt特性曲线为单峰,介电频谱温度关系具有明显的弛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铌、铁、钛B位固溶浓度增加,其弛豫程度增加,εt特性居里峰展宽。B位多元阳离子的无序排... 铌、铁、钛B位固溶PMN基铁电瓷主晶相呈钙钛矿型结构,其εt特性曲线为单峰,介电频谱温度关系具有明显的弛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铌、铁、钛B位固溶浓度增加,其弛豫程度增加,εt特性居里峰展宽。B位多元阳离子的无序排列,引起成分分布起伏,导致自发极化及偏聚微区的局域束缚电荷引起的综合极化效应很大,居里峰提高,并产生扩散相变(DPT),居里峰略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铁、钛 B位固溶 PMN基铁电瓷 弛豫特性 ε-t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乙醇-水体系LF-NMR弛豫特性的影响及主成分分析
14
作者 刘敏 王欣 刘宝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0-1226,共7页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0~9%)的Na Cl,Mg SO4或Na OH对乙醇-水体系LF-NMR弛豫特性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样品的弛豫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无机盐种类和浓度会对水及乙醇-水体系的LF-NMR弛豫特性产生影响。无机盐-水二元...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0~9%)的Na Cl,Mg SO4或Na OH对乙醇-水体系LF-NMR弛豫特性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样品的弛豫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无机盐种类和浓度会对水及乙醇-水体系的LF-NMR弛豫特性产生影响。无机盐-水二元体系仅存在1个弛豫峰,且弛豫时间:Mg SO4〉Na OH〉Na Cl。而无机盐-乙醇-水三元体系则存在2个弛豫峰,Na Cl/Na OH-乙醇-水体系的弛豫峰分别位于200~330 ms和1 300~1 600 ms处;而Mg SO4-乙醇-水体系则位于约250~335 ms和1 620~1 707 ms处。不同种类无机盐、水和乙醇-水体系间的LF-NMR弛豫特性差异均可在PCA得分图上有效反映,且随着无机盐浓度的增加,各浓度梯度在主成分得分图中亦呈规律性分布。说明基于样品的LF-NMR弛豫特性,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可快速分析无机盐对水/乙醇-水的缔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LF-NMR) 无机盐 乙醇-水体系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冻融过程中调理狮子头脂肪氧化与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孟舒雨 赵改名 +3 位作者 李苗云 张秋会 祝超智 孙灵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5-80,共6页
该文研究冻融过程中调理狮子头脂肪氧化与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相关性。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监测调理狮子头冻融过程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相对含量,比较冻融次数对酸价、过氧化物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 该文研究冻融过程中调理狮子头脂肪氧化与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相关性。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监测调理狮子头冻融过程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相对含量,比较冻融次数对酸价、过氧化物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的影响,分析脂肪氧化指标与其相应低场核磁共振弛豫信号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结合水(T 21)与不易流动水(T 22)弛豫时间后移,不易流动水(P 22)与自由水(P 23)含量不断减少;酸价和过氧化值先增后减,TBARS值不断增加。冻融次数与T 23(自由水弛豫时间)、P 21(结合水含量)、T 22、P 22和TBARS值极显著相关(P<0.01),与过氧化值显著相关(P<0.05);TBARS值与T 22、P 22极显著相关(P<0.01);TBARS值与弛豫特性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为0.814,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该实验结果为肉制品脂肪氧化的监测及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冻融 调理狮子头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特性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猪油比例对花生油脂肪酸组成及LF-NMR弛豫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文冉 王欣 陈利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6-181,共6页
研究掺杂不同比例猪油对花生油脂肪酸组成及低场核磁弛豫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猪油比例的增加,掺杂样品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掺杂参数(adulteration parameter,AP)减小;单组分弛豫时间(T_(2W))线性减小;... 研究掺杂不同比例猪油对花生油脂肪酸组成及低场核磁弛豫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猪油比例的增加,掺杂样品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掺杂参数(adulteration parameter,AP)减小;单组分弛豫时间(T_(2W))线性减小;掺杂比例大于30%时,T_(21)显著下降后一直保持不变,T_(22)变化不显著;S_(21)、S_(22)分别呈线性增加和减小趋势,且在掺杂比例大于50%后变化显著。掺杂猪油的样品在主成分分布图上呈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分布趋势,当掺杂比例大于20%,掺杂油样与花生油样品可明显区分。样品的低场核磁特性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与AP值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69),研究表明可通过样品的低场核磁弛豫特性预测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情况,从而快速判别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花生油 掺杂 脂肪酸组成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N掺杂NBT压电陶瓷的介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昌荣 刘心宇 +2 位作者 陈国华 许积文 江民红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8-400,共3页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制备了一种新无铅压电陶瓷材料(1-x)Na1/2Bi1/2TiO3-xBi(Mg2/3Nb1/3)O3。研究了Bi(Mg2/3Nb1/3)O3掺杂对(Na1/2Bi1/2)TiO3陶瓷晶体结构、弥散相变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制备了一种新无铅压电陶瓷材料(1-x)Na1/2Bi1/2TiO3-xBi(Mg2/3Nb1/3)O3。研究了Bi(Mg2/3Nb1/3)O3掺杂对(Na1/2Bi1/2)TiO3陶瓷晶体结构、弥散相变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材料均能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材料的介电常数-温度曲线显示陶瓷具有2个介电反常峰Tf和Tm,低掺杂的样品低频介电常数在居里温度以上异常增加。该体系陶瓷表现出与典型弛豫铁电体明显不同的弛豫行为。根据宏畴-微畴转变理论探讨了该体系陶瓷产生介电弛豫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钠 无铅压电陶瓷 介电性能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卡拉复配胶的低场核磁和质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丹 林向阳 +4 位作者 吴佳 陈晓燕 朱银月 卢静茹 罗登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1-224,共4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仪和质构仪分析复配凝胶浓度、KCl、柠檬酸、加热温度对所形成魔芋卡拉复配凝胶中的弛豫特性和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总胶浓度1.00%,KCl浓度为0.06%~0.16%,80℃~90℃的水浴温度所形成的凝胶具有较好的凝...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仪和质构仪分析复配凝胶浓度、KCl、柠檬酸、加热温度对所形成魔芋卡拉复配凝胶中的弛豫特性和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总胶浓度1.00%,KCl浓度为0.06%~0.16%,80℃~90℃的水浴温度所形成的凝胶具有较好的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魔芋胶 质构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2O3掺杂(Na0.5 Bi0.5)0.94 Ba0.06 TiO3无铅压电陶瓷的介电弛豫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昌荣 刘心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2,共4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La2O3掺杂(Na0.5Bi0.5)0.94Ba0.06T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La2O3掺杂对(Na1/2Bi1/2)TiO3陶瓷晶体结构、介电性能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材料均能够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材料...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La2O3掺杂(Na0.5Bi0.5)0.94Ba0.06T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La2O3掺杂对(Na1/2Bi1/2)TiO3陶瓷晶体结构、介电性能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材料均能够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材料的介电常数-温度曲线显示陶瓷具有两个介电反常峰Tf和Tm。修正的居里-维斯公式较好的描述了陶瓷弥散相变特征,弥散指数随La2O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掺杂量较低的陶瓷仅在低温介电反常峰Tf附近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随掺杂量的增加,陶瓷材料在室温和低温介电反常峰Tf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并根据宏畴-微畴转变理论探讨了该体系陶瓷介电弛豫特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钠 掺杂 无铅压电陶瓷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位复合离子取代对Na1/2Bi1/2TiO3无铅压电陶瓷介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昌荣 刘心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0-204,共5页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制备无铅新压电陶瓷材料(1-x)Na1/2Bi1/2TiO3-xNa1/2Bi1/2(Sb1/2Nb1/2)O3。利用X射线衍射,精密阻抗分析仪研究Na1/2Bi1/2TiO3陶瓷B位复合离子(Sb1/2Nb1/2)4+取代对晶体结构、弥散相变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并根据...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制备无铅新压电陶瓷材料(1-x)Na1/2Bi1/2TiO3-xNa1/2Bi1/2(Sb1/2Nb1/2)O3。利用X射线衍射,精密阻抗分析仪研究Na1/2Bi1/2TiO3陶瓷B位复合离子(Sb1/2Nb1/2)4+取代对晶体结构、弥散相变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并根据宏畴-微畴转变理论探讨该体系陶瓷产生介电弛豫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材料均能够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该体系陶瓷具有2个介电反常峰tf和tm,表现出与典型弛豫铁电体明显不同的弛豫行为,掺杂量低的陶瓷仅在低温介电反常峰tf附近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而掺杂量高的陶瓷材料在室温和tf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钠 无铅压电陶瓷 介电性能 弛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