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的思考——以京剧进课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钟方奕 《当代音乐》 2019年第1期141-143,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京剧进课堂"这一现象及其影响加以阐述,从而介绍传统文化在当今弘扬的意义以及对其发展方式的思考。
关键词 京剧 传统文化 弘扬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筝——当代传统筝乐的引领者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英睿 《当代音乐》 2017年第24期20-25,共6页
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文化事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当代创作的重要源泉。潮州筝乐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潮州筝乐 传统文化 弘扬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服装文化的视觉转化研究
3
作者 金婕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16-I0017,共2页
视觉转化是借助多项视觉传播媒介与现代科技,将设计信息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内容,并充分传达设计图形内涵的设计方式。在现代化信息科技的推动下,视觉转化可以更加自如地由静态化和平面化向动态、立体以及多种元素结构进行转变,不仅可以实... 视觉转化是借助多项视觉传播媒介与现代科技,将设计信息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内容,并充分传达设计图形内涵的设计方式。在现代化信息科技的推动下,视觉转化可以更加自如地由静态化和平面化向动态、立体以及多种元素结构进行转变,不仅可以实现维度跨越,还会使整体设计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服装设计作为实用性艺术,其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将设计稿变为设计作品的视觉转化过程,服装视觉语言具有较强的可传达性,不仅可以让服务对象快速接受及记忆,而且能够对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进行有效引导,实现视觉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弘扬与发展当地文化的同时不断汲取其他地区的文化内涵,使得黄河流域服饰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十分突出,基本代表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化 服务对象 交流与沟通 传达设计 传统服饰文化 静态化 设计稿 弘扬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征稿及展品征集启事
4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1期99-99,共1页
2021年是昆剧“传”字辈诞生一百周年,也是昆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传”字辈艺术家是中国昆剧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批艺人。自1921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建立,便开启了20... 2021年是昆剧“传”字辈诞生一百周年,也是昆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传”字辈艺术家是中国昆剧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批艺人。自1921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建立,便开启了20世纪昆曲艺术的新篇章,被誉为20世纪中国戏曲的一代传奇,是艺术行当最齐全、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昆曲演出团体。“传”字辈的学生也成为20世纪后期至今昆曲舞台的中流砥柱。在这跨世纪的百年中,昆剧“传”字辈的出现,谱写了不畏艰难、艺无止境的艺术人生,让昆剧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戏曲剧种得以传承、延续。为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总结“传”字辈的艺术成就,探讨21世纪昆剧艺术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上海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相关单位拟于2021年8月在上海以“线上+线下”会议形式举办“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广泛邀请专家学者和研究者参与,共同推进昆剧艺术研究与传播,致力于昆剧的传承弘扬与发展,现对此次研讨会进行公开征稿。同时,为纪念昆剧“传”字辈,抢救和保护散存在社会上的昆剧“传”字辈资料,更好地传承、普及昆剧艺术,上海艺术研究中心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有关昆剧“传”字辈艺人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档案资料和实物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字辈 昆剧传习所 演出团体 昆曲艺术 承上启下作用 弘扬与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 征集启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