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中窥豹——记录县级医院卒中治疗从荒原到绿洲的10年
1
作者 周晟 景莉 代永姣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8-619,共2页
站在医院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跳动的光影,我忽然意识到,我已经工作10年了,这10年不仅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史,也是我国神经病学发展的微缩影像。10年前,面对脑血管病患者,医院神经科的医师们常常手足无措,只能单打独斗地开展内科诊... 站在医院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跳动的光影,我忽然意识到,我已经工作10年了,这10年不仅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史,也是我国神经病学发展的微缩影像。10年前,面对脑血管病患者,医院神经科的医师们常常手足无措,只能单打独斗地开展内科诊疗;10年后的今天,医师们已熟练掌握静脉溶栓、神经介入等技术,神经内科也从单一作战转变为与相关科室深度融合,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这10年,县级医院神经科的蜕变,既是基层医疗改革浪潮中的一朵奔涌的浪花,更是一代医学人坚守与突破的缩影,见证了我国卒中诊疗领域的飞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神经科 治疗 10 神经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雷明汉卒中高风险增加新型冠状病毒病患者的炎症反应及不良预后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明珠 孙冬 +3 位作者 李华钢 李曾 梅斌 刘煜敏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1期1161-1167,共7页
目的探讨弗雷明汉卒中危险因素负荷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循环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58例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隔离病区的COVID-19患者。根据弗雷明汉10年... 目的探讨弗雷明汉卒中危险因素负荷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循环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58例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隔离病区的COVID-19患者。根据弗雷明汉10年卒中风险评分,将所有受试者分为卒中低危组(风险<10%)、中危组(风险10%~20%)和高危组(风险>20%)。收集患者住院后每周的血清炎症指标检查结果,包括CRP、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连续4周。预后指标定义为病程4周内死亡、病程4周时仍需住院治疗和痊愈。比较3组间预后和不同时间点的炎症指标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弗雷明汉卒中风险与COVID-19患者4周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病第1周内的炎症指标在3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第2周、第3周和第4周血清I L-6和PCT水平在3组间有显著差异,第2周和3周的血清CRP水平也有显著的差异。低危组患者的血清CRP和IL-6自第2周开始逐渐降低,PCT水平相对平稳,而高危组患者的IL-6和PCT水平在第4周明显上升。多元Logi sti 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弗雷明汉卒中高危组相比,低危组的死亡风险降低(OR 0.062,95%CI 0.004~0.772,P=0.031),低危组(OR 0.117,95%CI 0.031~0.396,P=0.001)与中危组(OR 0.108,95%CI 0.025~0.501,P=0.004)患者病程第4周仍需要住院治疗的风险也均降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当纳入第2周IL-6水平为协变量时,弗雷明汉卒中低危组与死亡和第4周仍需住院治疗之间的回归系数显著下降(死亡:β下降13.7%,OR 0.071,95%CI 0.005~0.815;仍需治疗:β下降19.1%,OR 0.128,95%CI 0.034~0.452)。结论与弗雷明汉卒中高风险相比,卒中低、中风险COVID-19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较低,不良预后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弗雷明汉10年卒中风险 炎症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伍娟 王斯 赵淑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3 64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Framinghan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评估量表调查患者基本情况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结果:患者平... 目的:分析成都市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3 64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Framinghan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评估量表调查患者基本情况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3.89±10.99)岁,平均收缩压(150.01±21.36)mmHg,糖尿病、房颤、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等合并症发病率分别为14.36%、6.81%、30.56%、6.51%,吸烟率为9.25%,抗栓、调脂、降压、降糖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3.13%、37.37%、93.19%、5.38%;男性与女性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分别为(16.44±11.57)%、(13.78±13.28)%,男性患者低危、中危、高危比例分别为11.38%、19.34%、69.28%,女性患者低危、中危、高危比例分别为30.88%、22.97%、46.15%。结论:成都市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较高,心内科医生应当积极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强调戒烟重要性,同时重视糖尿病、房颤、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等合并症的检出与早期干预,降低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从而实现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发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Attention模型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卒中风险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骆轶姝 邵圆圆 陈德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68,共7页
为实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卒中风险的预测,提出一种基于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的预测模型。采用BiLSTM对患者诊断数据进行特征学习以捕获前向和后向序列数据中的信息;增加Attention机制,对隐藏层中指... 为实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卒中风险的预测,提出一种基于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的预测模型。采用BiLSTM对患者诊断数据进行特征学习以捕获前向和后向序列数据中的信息;增加Attention机制,对隐藏层中指标信息进行权重分配来提高关键信息的有效利用率;数据集构建充分考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子,选取Logistic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确定,并定义一年为脑卒中研究时间周期,以患者当前及回归预测一年后的参数作为预测模型输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相比较单一模型,时序特征的提取融合Attention机制的BiLSTM模型的方法,在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临床判断标准下的预测风险的效果较优,准确率达86%,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早筛查、早预防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 风险 BiLSTM Attention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