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基于日本的经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晶晶 周定根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82,共11页
日本在2001~2006年首次进行量化宽松政策实践,该政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是流动性陷阱、零利率约束以及弗里德曼法则。通过梳理该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传导机制与预期效果,结果显示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帮助稳定了金融体系,降低了长期利率。... 日本在2001~2006年首次进行量化宽松政策实践,该政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是流动性陷阱、零利率约束以及弗里德曼法则。通过梳理该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传导机制与预期效果,结果显示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帮助稳定了金融体系,降低了长期利率。但由于货币乘数的下降以及银行的惜贷,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并没有使货币供给同比增加,私人部门需求依然疲弱,开放条件下政策溢出也削弱了效果;同时该政策还带来了财政困局以及储户巨额利息损失的负面作用。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宽松 流动性陷阱 弗里德曼法则 传导机制 政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消费习惯与最优财政、货币政策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9,共9页
笔者在含有深层消费习惯的动态随机经济模型中,使用Ramsey方法分析了深层消费习惯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深层习惯的消费者对差异化商品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每种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产品当期的价格,也与上期消费数量... 笔者在含有深层消费习惯的动态随机经济模型中,使用Ramsey方法分析了深层消费习惯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深层习惯的消费者对差异化商品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每种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产品当期的价格,也与上期消费数量相关。深层消费习惯改变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在产量和价格选择之间引入了新的机制:当期商品的定价过高,在增加厂商现期利润的同时,降低了家庭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倾向,从而减少了下期该产品的需求和厂商利润。笔者通过参数校准和模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最优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波动率较低,并且与深层消费习惯程度正相关;其次,弗里德曼法则并非最优的货币政策,名义利率对弗里德曼法则的偏离程度,会随着深层消费习惯程度的上升而下降;最后,深层消费习惯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增加社会就业。在外生支出增加时,政府仅仅需要小幅度增加劳动所得税率,就能够满足融资需求,减少税率变动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因此,在深层消费习惯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将增进私人企业的投资和社会产出,产生挤入效应,这对于深入分析我国的政府支出乘数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消费习惯 最优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法则 政府支出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