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1
作者 陈雪莹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3期227-227,共1页
人格结构理论与性本能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对多部文学作品的分析以探讨弗洛伊德的理论结构及其思想观点。
关键词 人格结构 性本能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现实的两种可能——马格利特与达利对弗洛伊德精神的不同理解
2
作者 孙汪洋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3期51-52,共2页
马格利特和达利是公认的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二人因成长经历、脾气秉性、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见解以及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的差异,其作品在相似背景且属于同一阵营的情形下又呈现画风相异的现象。本文力图通过比较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和达利是公认的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二人因成长经历、脾气秉性、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见解以及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的差异,其作品在相似背景且属于同一阵营的情形下又呈现画风相异的现象。本文力图通过比较马格利特与达利超现实主义绘画,探究两位画家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不同理解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格利特 达利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具有可读性的书——读李铮著《弗洛伊德与现代文化》
3
作者 赵凯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4-45,共2页
由安徽黄山书社出版,我国心理学家李铮及其合作者章忠民编著的《弗洛伊德与现代文化》一书,读后颇感欣慰。前几年,弗洛伊德原著在我国大量翻译出版之后,广大读者自然转而盼望能出自我国学者之手,用可读性的中国式语言评述弗洛伊德的思... 由安徽黄山书社出版,我国心理学家李铮及其合作者章忠民编著的《弗洛伊德与现代文化》一书,读后颇感欣慰。前几年,弗洛伊德原著在我国大量翻译出版之后,广大读者自然转而盼望能出自我国学者之手,用可读性的中国式语言评述弗洛伊德的思想和著作。本书适应了这一需要,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弗洛伊德学说冷静研究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本书内容广泛,浅显易懂,但又不是深度地论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理论,及其在哲学、历史、文艺、宗教、政治等各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涉猎。她视野开阔、立意新颖,颇富启发性,很值得一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现代文化 弗洛伊德 可读性 八十年代 基本观点 社会科领域 安徽黄山 中国 翻译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批评理论渊源探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宁宝剑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9-92,共4页
创伤批评理论的来源是记忆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具体来讲,"古典记忆术"、"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为创伤批评的产生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思路与范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界定了创伤... 创伤批评理论的来源是记忆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具体来讲,"古典记忆术"、"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为创伤批评的产生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思路与范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界定了创伤批评的三大特征:虚拟性、滞后性和反复性。研究创伤批评的缘起将进一步推动创伤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批评 记忆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的多重身份:萧乾采写旧金山联合国成立大会新闻
5
作者 吴福辉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文学史的主体皆由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构成.但写不进去的人与事正多着呢。虽然写不进去.它们又都在背后实实在在地支持着各种多彩的文学潮流的分进和合成。作家的多样身份,便是其中一例。最容易令人想起的便是学西医而没有做成医生的鲁... 文学史的主体皆由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构成.但写不进去的人与事正多着呢。虽然写不进去.它们又都在背后实实在在地支持着各种多彩的文学潮流的分进和合成。作家的多样身份,便是其中一例。最容易令人想起的便是学西医而没有做成医生的鲁迅、郭沫若,你不能说《狂人日记》和精神病学,《残春》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立大会 多重身份 作家 联合国 旧金山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新闻 采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四)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富仁 柳凤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9-28,共10页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四︹中︺王富仁︹韩︺柳凤九4.心理分析型的历史小说心理分析型的历史小说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五四”以前就传入了中国。1907年...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四︹中︺王富仁︹韩︺柳凤九4.心理分析型的历史小说心理分析型的历史小说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五四”以前就传入了中国。1907年王国维翻译的《心理学概论》就提到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李吉力人 《暴风雨前》 《死水微澜》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施蛰存 性本能欲望 《大波》 蔡大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方旧文化的牺牲品——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女性形象管窥 被引量:1
7
作者 潘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0-11,共2页
田纳西·威廉斯是当代美国戏剧史上继尤今·奥尼尔之后出现的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曾先后四次获得纽约剧评奖、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以及其他各类戏剧奖项,无论是对戏剧形式还是对戏剧内容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戏描写了“人的... 田纳西·威廉斯是当代美国戏剧史上继尤今·奥尼尔之后出现的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曾先后四次获得纽约剧评奖、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以及其他各类戏剧奖项,无论是对戏剧形式还是对戏剧内容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戏描写了“人的内心里永远在开展的死亡与愿望之间、公与私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缺乏信心与不可避免的变化无常之间、对生活的热爱与趋向自我毁灭的强有力的冲动之间的搏斗。在当代剧作家中,没有哪一位会比田纳西·威廉斯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交往,并从交往中发现一种生活意义,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罗伯特·科里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威廉斯擅长以美国传统的南方故事为题材,运用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 女性形象 美国南方 牺牲品 旧文化 南方女性 《欲望号街车》 艺术手法 旧南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夫卡与超现实主义
8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3期94-94,共1页
叶廷芳在《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文艺报》86年3月15日)一文中指出:卡夫卡逝世那年(1924),正值表现主义运动偃旗息鼓,超现实主义破土而出的时侯。卡夫卡生前没有赶上这个流派的“盛世”。
关键词 卡夫卡 超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流派 表现主义 兴趣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日记 超现实主义者 创作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爱玲与她笔下的悲剧女性
9
作者 程传荣 《安顺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5-29,34,共6页
张爱玲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以小说集《传奇》而名震文坛。她的作品以繁复的意象,对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揭示,而被夏志清称为“今日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她的一系列作品,刻画了一个... 张爱玲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以小说集《传奇》而名震文坛。她的作品以繁复的意象,对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揭示,而被夏志清称为“今日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她的一系列作品,刻画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其中,女性人物占了绝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红玫瑰与白玫瑰》 女性人物 女性形象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悲剧 《张爱玲文集》 《十八春》 繁复的意象 《金锁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茨威格小说艺术风格谈片
10
作者 师华 《榆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1-24,共4页
斯蒂芬·茨威格生于1881年去逝于1942年.他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和传记家.二战期间,他写了许多遣责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人情冷酷虚伪的优秀作品,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心灵的焦灼》等.... 斯蒂芬·茨威格生于1881年去逝于1942年.他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和传记家.二战期间,他写了许多遣责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人情冷酷虚伪的优秀作品,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心灵的焦灼》等.这些小说多以小资产阶级女性为主人公,作者用细微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她们奇特而又不幸的命运和狂风暴雨般的感情经历,这些小说均以人的心灵为其表现对象,由此形成他小说一个显著的特点——细腻、哀婉、缠绵悱恻、摧人泪下.由于他在艺术上擅长于探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享有“人类精神的微观世界中的现实主义者”的美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小说 艺术风格 斯蒂芬·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现实主义作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现代派 人的心灵 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