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犊牛腹泻粪源弗格森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于月通 马雯萱 +5 位作者 马志远 杨彬 朱婷婷 吴静 李静 齐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分离鉴定引起犊牛腹泻的致病菌,掌握其耐药性,从新疆额敏县某规模化牛场收集腹泻犊牛(19头)样本19份进行检测。采用细菌学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鉴定弗格森埃希菌,对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检测,并... 为分离鉴定引起犊牛腹泻的致病菌,掌握其耐药性,从新疆额敏县某规模化牛场收集腹泻犊牛(19头)样本19份进行检测。采用细菌学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鉴定弗格森埃希菌,对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检测,并对其进行小鼠巨噬细胞的黏附与侵袭试验。结果显示,从19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到2株弗格森埃希菌(命名为292-1和337-1),均为产ESBLs弗格森埃希菌,基因型为blaTEM;药敏试验结果发现,2株分离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利福平和氟苯尼考耐药,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株弗格森埃希菌均携带blaTEM、floR、tetA、cmlA和sul2基因;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株弗格森埃希菌均携带yijP、iucD、ibeB、ompA和sodA毒力基因;细胞侵染试验结果显示,292-1和337-1对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3.23%和0.59%,侵袭率分别为0.12%和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弗格森埃希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细胞黏附与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羔羊弗格森埃希菌的分离鉴定
2
作者 徐媛 许锋 +3 位作者 张林 范景胜 魏勇 俄木曲者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7-29,32,共4页
为查明四川荣县某羊场羔羊死亡的病因,以便后续防治,对腹泻死亡羔羊进行剖检,无菌采集肝脏组织,通过分离、纯化培养菌株,提取单个菌落DNA,经PCR扩增、16S测序进行序列分析,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从病死... 为查明四川荣县某羊场羔羊死亡的病因,以便后续防治,对腹泻死亡羔羊进行剖检,无菌采集肝脏组织,通过分离、纯化培养菌株,提取单个菌落DNA,经PCR扩增、16S测序进行序列分析,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从病死羔羊的肝脏组织分离出一株细菌,纯化培养后可见灰白色、表面光滑的菌落,DNA跑胶条带为1500bp左右,经序列测序和进化树构建初步判断所分离出的菌株为弗格森埃希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弗格森埃希菌 PCR扩增 NJ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梅花鹿感染大肠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及肠杆菌属细菌死亡的病例报告
3
作者 王琦 陈巧利 +4 位作者 肖图雄 李达 谢景超 卢志远 程振涛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73-75,共3页
为查明黔灵山动物园1只梅花鹿突然发病死亡的原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组织学和细菌学诊断,确诊为大肠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及肠杆菌属细菌混合感染;药敏试验显示3类病菌均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 为查明黔灵山动物园1只梅花鹿突然发病死亡的原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组织学和细菌学诊断,确诊为大肠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及肠杆菌属细菌混合感染;药敏试验显示3类病菌均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大肠埃希 弗格森埃希菌 肠杆属细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鸡肉中弗格森埃希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代晓航 魏超 +3 位作者 郭灵安 张富丽 蔡寅川 张知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08-2111,共4页
本实验采用微生物传统检测与现代鉴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1份生鲜鸡肉样品中分离出1株少见条件致病菌:弗格森埃希菌,并对其进行药敏实验和条件致病性危害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极其敏感,对埃希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复方新诺明却... 本实验采用微生物传统检测与现代鉴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1份生鲜鸡肉样品中分离出1株少见条件致病菌:弗格森埃希菌,并对其进行药敏实验和条件致病性危害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极其敏感,对埃希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复方新诺明却不敏感,该结果为该类条件致病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弗格森埃希菌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格森埃希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陆彦 赵红玉 +2 位作者 齐晓丽 候晓林 吴国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1,共4页
对从弱雏鸡中分离的致病性弗格森埃希菌进行鉴定,并分析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菌株生化培养确定生化特性,通过PCR方法扩增16SrDNA并测定产物序列;结合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测定确定菌株的生物学分类;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弗格... 对从弱雏鸡中分离的致病性弗格森埃希菌进行鉴定,并分析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菌株生化培养确定生化特性,通过PCR方法扩增16SrDNA并测定产物序列;结合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测定确定菌株的生物学分类;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弗格森埃希菌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通过PCR方法扩增介导喹喏酮类药物耐药的相关基因qepA、qnrA、qnrB、qnrS、aac(6’)-Ib-cr,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菌株生化培养呈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通常有动力;菌株16SrDNA的PCR扩增产物测序后经同源性比较为99%,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鉴定该菌株为弗格森埃希菌;菌株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萘啶酸、诺氟沙星、四环素高度耐药,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氯霉素、多黏菌素敏感;PCR扩增结果表明菌株携带qnrS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埃希菌 药敏试验 qnrS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扭角羚弗格森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叶泥 权自芳 +3 位作者 王彬 谌利民 杨艳 颜其贵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1,共4页
从四川省某自然保护区2014年5月送检的一只死亡青年扭角羚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杆菌,并对该分离株进行了生化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菌株纯培养后,通过菌落PCR方法扩增16SrDNA,并测定PCR产物序列,结合16SrDNA测序结果及生化特性,确定该分离... 从四川省某自然保护区2014年5月送检的一只死亡青年扭角羚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杆菌,并对该分离株进行了生化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菌株纯培养后,通过菌落PCR方法扩增16SrDNA,并测定PCR产物序列,结合16SrDNA测序结果及生化特性,确定该分离株的生物学分类,然后利用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了该菌的耐药情况。将该菌株16SrDNA测序结果在NCBI数据库中Blast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它与弗格森埃希菌相似度超过99%,结合菌株生化试验结果,确定该菌株为弗格森埃希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此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他啶、丁胺卡那等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埃希菌 生化试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林麝源弗格森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彭茜翎 王如意 +7 位作者 乔美萍 周磊 王洪永 蒋本模 吴杰 杨杰 其美拉姆 颜其贵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0-877,共8页
为探究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死亡原因,无菌采集死亡林麝脏器样本,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测序、纸片扩散法和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死亡林麝脏器样本中分... 为探究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死亡原因,无菌采集死亡林麝脏器样本,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测序、纸片扩散法和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死亡林麝脏器样本中分离得到的菌株为弗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和青霉素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氨基青霉素类药物敏感;携带耐药基因bla-OXA_(1/4/30)、bla-CTX-M和bla-SHV。研究结果可为林麝养殖过程中致病性弗格森埃希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弗格森埃希菌 ESBLS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格森埃希菌生长曲线及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相思宇 陈建 +3 位作者 闫可心 李明宣 闫宗斌 薛书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54,共4页
为测定弗格森埃希菌半数致死量,采用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弗格森埃希菌的生长曲线,并确定菌液与稀释倍数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弗格森埃希菌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弗格森埃希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 h^12 h时... 为测定弗格森埃希菌半数致死量,采用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弗格森埃希菌的生长曲线,并确定菌液与稀释倍数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弗格森埃希菌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弗格森埃希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 h^12 h时生长迅速,为对数生长期,在12 h以后进入稳定期;采用活菌计数法绘制弗格森埃希菌对数生长期OD值与活菌数的函数关系,得到回归方程y=11.09x+0.157,R^2=0.995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确定了弗格森埃希菌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944×10^7 CFU,95%置信区间为1.557×10^7~4.817×10^7 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埃希菌 生长曲线 半数致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琥珀酸菌LW-2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9
作者 李瑞玲 罗倚坪 +2 位作者 刘晓风 孙勇 李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34-140,共7页
以牛瘤胃内容物为菌源,利用富马酸钠为碳源筛选到1株高产琥珀酸菌LW-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菌株LW-2为弗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以葡萄糖和木糖为碳源,对该菌株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 以牛瘤胃内容物为菌源,利用富马酸钠为碳源筛选到1株高产琥珀酸菌LW-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菌株LW-2为弗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以葡萄糖和木糖为碳源,对该菌株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葡萄糖产琥珀酸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40℃、接种量2.5%、pH值调节剂MgCO3(用量30 g/L),在该条件下所得琥珀酸产量为6.36 g/L,比优化前提高了41.96%,琥珀酸产率为21.2%;利用木糖产琥珀酸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66 h、发酵温度37℃、接种量7.5%、pH值调节剂MgCO3(用量30 g/L),在该条件下所得琥珀酸产量为7.51 g/L,比优化前提高了42.50%,琥珀酸产率为25.03%。该菌株可利用五碳糖或六碳糖产琥珀酸,且以木糖为碳源发酵获得的琥珀酸产量高于葡萄糖,具有较好的琥珀酸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筛选 弗格森埃希菌 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