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弗明翰风险评分与血管内皮功能分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易艳珊 农青娇 +3 位作者 毛宝玉 潘雪 莫秋燕 钟秋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59-196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弗明翰风险评分(FRS)与血管内皮功能分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法于2015年8—9月在广西融安县泗顶镇和融水县安陲乡现场招募752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FRS评估研究对象10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将其分为FRS正常(FRS≤... 目的探讨基于弗明翰风险评分(FRS)与血管内皮功能分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法于2015年8—9月在广西融安县泗顶镇和融水县安陲乡现场招募752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FRS评估研究对象10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将其分为FRS正常(FRS≤20%)和FRS高(FRS>20%)两类;采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测定血管内皮功能,将其分为血管内皮功能正常(FMD≥6%)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FMD<6%)两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FRS与血管内皮功能分组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吸烟、收缩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三酰甘油(TG)高为FRS高但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大是FRS正常但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大、吸烟、体力活动水平中低、收缩压高、总胆固醇(TC)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C反应蛋白(CRP)高、空腹血糖高是FRS高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心血管疾病群体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措施防治不同特征群体的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内皮 血管 弗明翰风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