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南省引黄途径初论
- 1
-
-
作者
王文楷
-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2年第1期20-31,共12页
-
文摘
几千年来,黄河一直哺育着两岸亿万人民,使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息,她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繁荣,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巨大贡献,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流之一,水沙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水量48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现在已发展灌溉面积5000万亩左右,年用水量200多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尚有200—300亿立方米流入海洋,说明可资利用的水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
关键词
引黄灌区
井灌
退水
人民胜利渠灌区
引黄种稻
黄河两岸
沉沙池
发展灌溉
井渠结合
河南省
-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论引黄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途径
- 2
-
-
作者
王文楷
-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4年第1期32-40,共9页
-
文摘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水沙资源十分丰富,对黄河水沙资源利用的科学与否,关系到黄河两岸几千万亩土地和几十个城市、工农业生产到本世纪末能否实现伟大战略目标的大问题。必须认真开展研究。经过多年实践,人们对引黄的必要性、复杂性以及可行性,都有较深刻的体会,当前很需要在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灌区的统一规划和全面整顿,大力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文从这一点出发,研究如何从合理利用水沙资源入手,以提高防治土壤盐渍化能力和扩大经济效益之途径。
-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水资源合理利用
引黄种稻
地下水埋深
井渠结合
水沙资源
黄河水
黄淮海平原
黄河两岸
自然环境特性
-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濮阳稻茬小麦大丰收靠旋耕
- 3
-
-
作者
朱家广
-
出处
《农机推广》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12,共1页
-
文摘
从1985年起,濮阳市在沿黄的18万亩背河洼地引黄种稻,实行稻麦轮作。使原来“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听蛤蟆叫,就是不打粮”的盐碱地变成了米粮仓,水稻亩产达到400公斤,种植冬小麦也获得成功,靠的是推广旋耕机。麦茬稻成熟期较晚,一般在10月10日左右。过去是水稻收获后需晾3—4天才能犁耕,耕后晾垡5—7天,人工碎坷垃后耙整(每人每天碎土0.15~0.2亩),质量差,劳动强度大,通常稻茬麦要比正常播期晚20—30天。
-
关键词
稻茬小麦
稻茬麦
引黄种稻
麦茬稻
盐碱地
水稻收获
成熟期
播期
背河洼地
稻麦轮作
-
分类号
S34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