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政策和技术引进——引进外国技术以改造现有企业的工作正在迅速发展
1
作者 曹家瑞 《国际贸易》 1984年第8期6-7,共2页
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开放14个沿海城市。这是中国政府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又一重大措施,必将对中国引进技术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所周知,1979年以来,在开放政策的鼓励下,中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表现在中国的... 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开放14个沿海城市。这是中国政府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又一重大措施,必将对中国引进技术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所周知,1979年以来,在开放政策的鼓励下,中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表现在中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进口若干套成套设备,建设若干个新的大工厂,而更多地是以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同外国公司合作来改造现有企业。许可证贸易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引进技术的主导模式。不完全的统计表明,1978年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对外开放政策 现有企业 引进外国技术 中国政府 引进技术 沿海城市 引进工作 改造 成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政府对技术引进的管理及其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常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引进技术 日本政府 日本股份公司 审议会 通产省 设备投资 战后日本 劳动生产率 引进外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引进技术的经验及启示
3
作者 张长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32,共2页
众所周知,二次大战几乎耗尽了日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然而,日本从1956年开始了现代化建设,到1973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分析日本成功的经验固然很多。
关键词 引进技术 经验及启示 日本政府 引进外国技术 教育事业 劳动密集型技术 消化吸收 先进技术 技术水平 日本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政府对引进技术设备的管理制度
4
作者 凌星光 《国际贸易》 1983年第6期32-33,共2页
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有一个国际上共同遵守的准则,但各国在国际条约和惯例所允许的范围内,能够建立本国的具体制度.战后日本在引进外国技术方面所以取得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引进制度比较合理.(一)政府指导下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引进... 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有一个国际上共同遵守的准则,但各国在国际条约和惯例所允许的范围内,能够建立本国的具体制度.战后日本在引进外国技术方面所以取得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引进制度比较合理.(一)政府指导下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引进制度日本及其它西方国家,都是以私人企业为主要生产活动单位,与其它生产活动一样,技术设备的引进也是以企业为主体,固而技术设备的选择、资金的筹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技术设备 技术引进项目 战后日本 引进外国技术 制度比较 经济效果 具体制度 生产活动 六十年代 私人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引进要量力而行
5
作者 徐忠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89-90,共2页
技术引进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把我国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引进国外一切有益的先进技术,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走一条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既省时间又省费用的捷径是非常必要的。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技术引进... 技术引进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把我国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引进国外一切有益的先进技术,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走一条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既省时间又省费用的捷径是非常必要的。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技术引进工作取得很大成果,但也走了不少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原材料 支付方式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盲目引进 引进技术 人民币 辅助材料 利用外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连贯性、国际性和引进先进技术
6
作者 王佩真 《中州学刊》 1980年第1期60-64,共5页
我们党已经制定出一条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政治路线,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这条路线,我们不仅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而且还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引进一些先进科学技术,下面我就从分析生产力的连贯性(继承性)和国际性,说明引进外... 我们党已经制定出一条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政治路线,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这条路线,我们不仅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而且还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引进一些先进科学技术,下面我就从分析生产力的连贯性(继承性)和国际性,说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必然的。 一 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不断地发展着。生产力所以能够从原始公社极端低下的水平逐步发展到今天这样高的水平,是和生产力本身具有连贯性或继承性这个特点分不开的。 人们要改造自然界,就要首先认识自然界,但是,自然界决不是一下子就能认识了的,人们必须在长期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日积月累,逐步扩大对自然界认识的广度,逐步加深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度,从而才能逐步提高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生产力。在原始公社时期,从旧石器过渡到弓箭,与此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发展 引进先进技术 国际性 改造自然 先进科学技术 原始公社 美国人 指南针 苏联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
作者 徐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24-29,共6页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看,领先科技进步、实现经济腾飞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高度集中、快速传递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依靠科技进步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储...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看,领先科技进步、实现经济腾飞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高度集中、快速传递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依靠科技进步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哪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达,经济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资本主义 科技投入 科技发展 技术创新 技术立国 马克思 引进外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贸易的政策与战略(一)——技术贸易讲座第十讲
8
作者 曹家瑞 《国际贸易》 1986年第10期49-52,共4页
一、我国技术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技术贸易包括两个方面:技术的输入与技术的输出。在我国,把技术的输入称为技术引进。自建国以来,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引进外国技术,特别是1973年以来,技术引进的规模日益扩大。由于对外开放... 一、我国技术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技术贸易包括两个方面:技术的输入与技术的输出。在我国,把技术的输入称为技术引进。自建国以来,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引进外国技术,特别是1973年以来,技术引进的规模日益扩大。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大体上在1979年前后,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已经发生了三个巨大的变化:1.以“许可证贸易”为主导的多种方式的技术引进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单纯地进口“成套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贸易 引进外国技术 现状与问题 技术进步 成套设备 技术 讲座 工业化 技术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贸易的政策与战略(二)——技术贸易讲座第十一讲
9
作者 曹家瑞 《国际贸易》 1986年第11期50-52,共3页
六、我国技术引进的重点、优先领域与所谓“相关”技术问题引进外国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加速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权衡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就物质生产领域而言,并不在于这个国家是否有少数几个高度现代化... 六、我国技术引进的重点、优先领域与所谓“相关”技术问题引进外国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加速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权衡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就物质生产领域而言,并不在于这个国家是否有少数几个高度现代化的大型工厂,也不在于是否在少数几个所谓“尖端”方面曾经一度作出的某些突破。上海宝钢的存在与建设并不代表我国钢铁工业的普遍水平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银河计算机的制成也并不说明我国电子计算机行业已经突飞猛进。工业生产上的两个两极分化——少数装备先进的大型现代化工厂与大量陈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引进技术 优先领域 引进外国技术 自力更生 相关技术 技术贸易 现代化工 工业生产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转让条款探讨
10
作者 曾华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73-77,共5页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引进外国技术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技术资本化形式,即中外合营双方签订合资企业合同有关技术转让条款,允许外国合营者以技术作价投资;另一种是技术转让形式,即合资企业与外国合营者或第三方签订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引进外国技术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技术资本化形式,即中外合营双方签订合资企业合同有关技术转让条款,允许外国合营者以技术作价投资;另一种是技术转让形式,即合资企业与外国合营者或第三方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引进合资企业所需的技术。本文拟初步探讨签订合资企业合同或技术转让协议时中外合营双方比较关注的若干条款。一技术的定义与标准一般说来,“技术”一词用于表述积累的、用于完成某项技术成果的所有手段。在实践中,各国根据是否受成文法保护把技术分为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我国也不例外。在签订合资企业合同有关条款和技术转让协议中,首先需要明确合资企业引进的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的定义。除了一般的定义性规定之外,应在合同、协议的有关条款或附录中说明专利的名称、数量和颁发日期。专利许可证并不等同于专利权。它只是被视为专利权人不诉专利受让人侵权的一种承诺。因此,对专利许可的权限和范围,尤应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合营者 转让协议 技术受方 转让条款 专有技术 中外合资企业 工业产权 引进外国技术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剖视
11
作者 苏开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1,共8页
90年代将形成本世纪以来国际技术大转移的新高潮。本文力图在剖视国际技术转移大势、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方略作一探讨。 一、90年代国际技术转移的客观依据 国际技术转移,系指高新和相对低旧技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 90年代将形成本世纪以来国际技术大转移的新高潮。本文力图在剖视国际技术转移大势、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方略作一探讨。 一、90年代国际技术转移的客观依据 国际技术转移,系指高新和相对低旧技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或输入的流动过程。其流向,有“北北流动”、“北南流动”和“南南流动”三大类。“北北流动”即发达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它以高新技术互补为主。“北南流动”系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在南北国家科技发展水准大悬殊的情势下,这一流动则以非高新的中低档技术输出为主。“南南流动”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它往往是合作、互惠和公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技术转移 发展中国家 剖视 发达国家 技术输出 引进技术 技术引进 合作研制 双向运动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蕾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1期77-80,76,共5页
简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杨蕾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主张“取法西人文明而用之,专为振兴中华”,力图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利用外资,发展实业,进行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一)孙中山反对... 简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杨蕾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主张“取法西人文明而用之,专为振兴中华”,力图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利用外资,发展实业,进行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一)孙中山反对闭关自守,力主开放。他认为,“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引进外资 对外开放思想 利用外资 资本主义 现代化建设 独立自主 外国资本 发展实业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吸收性战略”对我们的启示
13
作者 李杰 《科学管理研究》 1986年第1期20-23,共4页
一个国家要振兴经济,实现现代化,必然地要从先进国家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被日本称之为“吸收性战略”的引进政策,为日本工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争取了时间,节省了资金,从而也摸索出了自己发展技术的路子。战后,日本采用各种方式引进外... 一个国家要振兴经济,实现现代化,必然地要从先进国家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被日本称之为“吸收性战略”的引进政策,为日本工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争取了时间,节省了资金,从而也摸索出了自己发展技术的路子。战后,日本采用各种方式引进外国技术其数量之多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1950—1975年,日本共引进技术二万五千七百七十九项,花费资金约58亿美元,如果这些项目由自己来稿,估计要花科研费1,800亿到2,000亿美元。这就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科研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性战略 引进技术 日本政府 引进设备 日本人 科学技术 技术体系 启示 引进外国技术 技术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4
作者 李丽君 刘祝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31,共5页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李丽君,刘祝平1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毛泽东青年时期,他与新民学会会员确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宗旨和目标时,就把改造中国与改造世界联系在一起。19...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李丽君,刘祝平1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毛泽东青年时期,他与新民学会会员确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宗旨和目标时,就把改造中国与改造世界联系在一起。1933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他曾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 新的历史条件 经济特区 资本主义国家 利用外资 对外经济交往 社会主义国家 对外承包工程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管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