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创新还是引进创新?——合作效率对创新模式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庞长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03,共7页
创新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创新绩效的关键。基于资源来源差异,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种。诸多研究探讨了自主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但自主创新并非适合所有企业,当前缺乏对企业创新模式转换的研究。对177家中国企... 创新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创新绩效的关键。基于资源来源差异,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种。诸多研究探讨了自主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但自主创新并非适合所有企业,当前缺乏对企业创新模式转换的研究。对177家中国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引进创新,自主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更显著;而当企业与联盟伙伴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时,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引进创新。同时,还以调研企业为案例研究了合作效率对创新模式转换的影响。将创新理论和联盟理论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引进创新 合作效率 创新模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引进创新模式的优化选择
2
作者 谢雪梅 李丽 《技术经济》 1998年第10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创新模式 引进创新 引进技术 国外先进技术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消化吸收 生产要素 技术创新 典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中国产业升级 被引量:4
3
作者 夏杰长 袁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3,共14页
引进海外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实施“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 引进海外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实施“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满足模型有效性前提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集聚效应、人力资本高级化效应以及创新创业效应实现;(3)“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因激励手段、城市类型和市场化程度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该促进作用在“供给型政策”与“环境型政策”激励程度更大、“生产型城市”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的更大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 科技人才集聚 人力资本高级化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国家导向体系研究
4
作者 殷林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3,共6页
文章分四个时期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国家对创新的导向行为及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宏观战略、中观规划和微观计划三个层次分析了国家导向体系的特色,并对四个时期中国由引进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引进创新 自主创新 国家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社会网络、知识获取与管理创新引进水平 被引量:23
5
作者 苏敬勤 林海芬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4,共10页
就引进型管理创新而言,获取已有创新知识,实现知识从组织外部向内部转移是关键.管理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通过提供广泛的多元化知识链接带来显著知识获取优势,促使管理者凭借网络影响力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成为管理创新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 就引进型管理创新而言,获取已有创新知识,实现知识从组织外部向内部转移是关键.管理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通过提供广泛的多元化知识链接带来显著知识获取优势,促使管理者凭借网络影响力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成为管理创新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立足管理者个体社会网络视角,收集237家企业核心管理者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强连接优势显著,结构洞发挥实质作用,知识获取产生部分中介效应,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管理创新引进水平之间整体影响关系成立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型管理创新 社会网络 知识获取 管理创新引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偏差视角的管理创新引进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苏敬勤 林海芬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53-1660,共8页
引进型管理创新的风靡突显其在提高组织绩效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失败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亦日益显现,究其原因在于作为管理创新决策直接负责人的核心管理者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导致所感知的创新风险偏低。由此,... 引进型管理创新的风靡突显其在提高组织绩效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失败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亦日益显现,究其原因在于作为管理创新决策直接负责人的核心管理者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导致所感知的创新风险偏低。由此,从认知偏差视角出发,收集237位企业核心管理者的数据,分析得出:过度自信、控制错觉和代表性法则与管理者管理创新风险感知负相关;风险感知与管理创新引进水平负相关;风险感知部分中介过度自信和控制错觉对管理创新引进水平的影响,并完全中介代表性法则对管理创新引进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创新 认知偏差 风险感知 管理创新引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相互匹配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春培 张振刚 田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51,共5页
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 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简单仿制、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层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质上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后研究了广州某公司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模式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观的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林晓强 朱斌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首先在总结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系统模型,然后据此分析了我国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对于如何完善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提升系统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系统 企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模仿-改进-创新”模型与韩国企业技术学习的演进过程 被引量:30
9
作者 陆园园 谭劲松 薛红志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6年第5期74-82,共9页
韩国企业通过技术的引进-模仿-改进-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对我国现实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以技术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考察了韩国企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了韩国半导体行业、汽车行业和电子... 韩国企业通过技术的引进-模仿-改进-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对我国现实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以技术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考察了韩国企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了韩国半导体行业、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技术学习路径,构建了基于技术学习的知识创新过程模型,最后提出了值得中国企业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模仿-改进-创新 技术学习 知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四大产业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斌 方金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71,102,共8页
从技术发展基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环境支持五个方面构建产业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改进的灰局势决策模型,对福建省机械装备产业、轻工纺织产业、信息产业和光电子产业近七年引进技术再创新能力进行... 从技术发展基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环境支持五个方面构建产业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改进的灰局势决策模型,对福建省机械装备产业、轻工纺织产业、信息产业和光电子产业近七年引进技术再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比较各产业能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引进创新能力 评价 影响因素分析 改进的灰局势决策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型管理创新适配机理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海芬 苏敬勤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3年第4期262-271,共10页
未能将创新原型真正融入组织新情境是导致我国企业大量引进型管理创新以失败告终的重要原因。因此,基于适配理论,对江西移动效率管理创新的实现过程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引进型管理创新的实现需要创新原型同时与组织外部和内部... 未能将创新原型真正融入组织新情境是导致我国企业大量引进型管理创新以失败告终的重要原因。因此,基于适配理论,对江西移动效率管理创新的实现过程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引进型管理创新的实现需要创新原型同时与组织外部和内部环境实现有效适配,其中与外部环境的适配旨在满足环境动态性需求,明确创新目标与定位;与内部环境适配则依赖系统问题诊断,强调与组织问题及根源的映射关系,旨在提出针对性创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型管理创新 适配机理 外部环境 内部问题 探索性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型管理创新知识源分析——以广州本田环境绩效管理模式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海芬 苏敬勤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9期23-29,共7页
根据我国企业实践,绝大多数管理创新属于引进型创新,即在组织外部已存在的管理实践或思想的基础上引进加工而成的创新。因此,有效获取管理创新知识,即知识源问题,成为我国企业引进和实施管理创新的关键。在总结管理创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企业实践,绝大多数管理创新属于引进型创新,即在组织外部已存在的管理实践或思想的基础上引进加工而成的创新。因此,有效获取管理创新知识,即知识源问题,成为我国企业引进和实施管理创新的关键。在总结管理创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管理创新的三类主要知识源:内部知识源、市场知识源和专业知识源,研究发现:大部分企业以非当地企业为参照群体;咨询机构是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来源;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明显;内部员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广州本田的环境绩效管理模式创新做案例分析,具体分析管理创新中知识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创新 引进型管理创新 内部知识源 市场知识源 专业知识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能力模型框架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证研究——以福建省工程机械产业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斌 陈丽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5-60,共6页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后发国家和地区获取后发优势的战略途径。以福建省工程机械产业为对象,通过问卷设计和调查,运用整合能力框架模型分析工程机械产业在设计、工艺、生产、服务核心价值链环节上的各分能力水平,归纳总结出企业整...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后发国家和地区获取后发优势的战略途径。以福建省工程机械产业为对象,通过问卷设计和调查,运用整合能力框架模型分析工程机械产业在设计、工艺、生产、服务核心价值链环节上的各分能力水平,归纳总结出企业整合能力特征,为福建省在实践中制定新的创新策略,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能力模型 工程机械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竞争视角下农业技术引进再创新微观效应研究——基于农业龙头企业的数据检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灵 丁斌 张同建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7-109,共3页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农业龙头企业中较为常用。本文基于技术引进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建模,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引进在出口竞争力促进上的微观效应,发现了技术引进在微观路...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农业龙头企业中较为常用。本文基于技术引进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建模,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引进在出口竞争力促进上的微观效应,发现了技术引进在微观路径上的优势功能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引进的优化策略,研究为我国农业技术引进政策的修正和引进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龙头企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出口竞争力 二次创新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现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为己任 全面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喜运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2,共4页
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为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抓住掌握核心技术这个关键,以加快国产化进程和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为重点,认真做好技术引进工作,不断提高联合设计质... 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为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抓住掌握核心技术这个关键,以加快国产化进程和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为重点,认真做好技术引进工作,不断提高联合设计质量,加快实施工业化改造,大力提升工艺制造水平,全面改善产品品质。把培养人才作为实现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博采众长,打造中国机车新品牌,搭建全新人才、技术、发展平台。做好大功率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新造大功率机车能够更好地适应国情路情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技术装备 现代化 机车技术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技术引进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
作者 张树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技术引进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 管理创新 引进技术 消化吸收 创新能力 技术研究与开发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的引进与创新
17
作者 柳欣 《南开经济研究》 1987年第1期11-14,共4页
在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学问题上存在一种“部分论”观点,即西方经济学中属于纯粹技术分析的部分和对市场机制进行实证描述的部分是可以接受的,而属于社会哲学和制度分析的部分则是不科学的。这种观点完全割裂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社会哲学。
关键词 资源配置 西方经济学 市场机制 资本积累 引进创新 生产函数 技术进步 社会哲学 技术创新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分阶段投入与产出关系研究——基于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王莉静 王庆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92,共9页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分行业技术获取、技术转化、技术开发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并进行稳健回归,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三个阶段投入产出...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分行业技术获取、技术转化、技术开发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并进行稳健回归,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三个阶段投入产出效果都不显著,更多地依赖于R&D人员和经费投入,各行业间差异显著,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开发阶段投入产出效果差;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技术开发阶段投入产出效果显著;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重引进轻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技术获取 技术转化 技术开发 C-D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永夏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9期125-130,共6页
文章本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R&D投入强度,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的观点,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对外科技交流工作在经费、项目、活动方面的投入,同时分析了上述投入对促进吉林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文章本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R&D投入强度,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的观点,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对外科技交流工作在经费、项目、活动方面的投入,同时分析了上述投入对促进吉林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交流 促进合作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优化技术创新模式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展 陈宏民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9,79,共6页
本文通过比较产品引进创新策略和自力更生创新策略中技术落后国最优技术创新策略,指出原来产品质量差距、自力更生创新投资强度、技术溢出强度等因素是影响技术落后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当自力更生创新投资强度较高时,产... 本文通过比较产品引进创新策略和自力更生创新策略中技术落后国最优技术创新策略,指出原来产品质量差距、自力更生创新投资强度、技术溢出强度等因素是影响技术落后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当自力更生创新投资强度较高时,产品引进创新策略比自力更生创新策略能够更加有效提高技术落后国新产品质量。迫于进口高质量产品的竞争,产品引进创新策略中技术落后国企业的优化新产品质量始终高于进口产品质量。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建议我国政府应在部分自力更生创新投资强度较大且与国际产品质量差距较大的行业中,坚持走产品引进创新道路;在高技术产品进口同时促进技术转移,提高技术溢出作用;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协助企业克服高额研发成本困扰;在部分自力更生创新投资强度较低且产品引进创新技术溢出作用有限的行业中,采用自力更生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引进创新策略 自力更生创新策略 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