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简史》直接引语英译形式的语用分析
1
作者 李晶 周丹丹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6-57,112,共13页
《中国共产党简史》及其英译本为中外读者解读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权威读本。直接引语是该著作主要话语表达方式之一,对中共党史对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直接引语形式与其英译形式并非完全... 《中国共产党简史》及其英译本为中外读者解读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权威读本。直接引语是该著作主要话语表达方式之一,对中共党史对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直接引语形式与其英译形式并非完全对应,译文形式更为灵活。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这些英译形式反映出译者立足“讲好中国故事”的交际意图,积极与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和译文读者互动而进行语用顺应,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对外翻译,也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简史》 直接引语 英译形式 语用顺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语篇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混用现象 被引量:24
2
作者 董秀芳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367-376,共10页
在实际语篇中有一些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混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存在。通过对文本中用例的分析,总结出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混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文本中的人物言语中又出现新的言说关系时产生的混用,另一种是... 在实际语篇中有一些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混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存在。通过对文本中用例的分析,总结出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混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文本中的人物言语中又出现新的言说关系时产生的混用,另一种是文本叙述人的转述与文本中人物言语的直述相混合。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叙述中心理空间的转换,可以看作语篇层面的糅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糅合心理空间 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与操纵: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洪涛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26-31,共6页
新闻报道中引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使用引语,信息源可与读者进行直接交流。本文以一则时事新闻为例,从引述动词、情态、信息来源等三个角度分析了新闻报道中引语的功能。分析表明,新闻记者可通过对引语进行操纵,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引用... 新闻报道中引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使用引语,信息源可与读者进行直接交流。本文以一则时事新闻为例,从引述动词、情态、信息来源等三个角度分析了新闻报道中引语的功能。分析表明,新闻记者可通过对引语进行操纵,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引用声音之中,使引语为报道的立场服务,从而传递其态度和观点,并且对新闻报道的解读做出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析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新闻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析:长对话转述成间接引语的听写题——以《NHCE》视听说教程为例
4
作者 杨鸿雁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178-179,共2页
长对话作为大学英语听力训练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由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题实现了从直接引语到间接引语的转换,是听力训练和听写训练中最能考查学生能力的练习。一篇好的长对话转换成间接引语的听写题,体现... 长对话作为大学英语听力训练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由长对话改写成的听写题实现了从直接引语到间接引语的转换,是听力训练和听写训练中最能考查学生能力的练习。一篇好的长对话转换成间接引语的听写题,体现了编者对原听写内容的精确把握,在实现由直接引语向间接引语转换的过程中,也体现了编者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检测意向。本文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一篇范文为例,来欣赏编者的改写,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解读这方面题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长对话 听力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引语:为政要报道增色
5
作者 杨思文 《写作》 2006年第11期17-19,共3页
说起对政要人物活动、讲话的报道,人们脑海里马上浮现这样的新闻腔:在热烈的掌声中,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接下来分段写道:某某领导说,某某领导强调,某某领导指出……(全部是间接引语)。一些读者反映,这类报道是主流报纸上可读... 说起对政要人物活动、讲话的报道,人们脑海里马上浮现这样的新闻腔:在热烈的掌声中,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接下来分段写道:某某领导说,某某领导强调,某某领导指出……(全部是间接引语)。一些读者反映,这类报道是主流报纸上可读性最差的新闻。其实根据新闻价值理论中显著性等要素看,领导人物的一举一动应该是很受大众关注的,围绕他们身边有个“新闻场”。因此,只要适当改进这类报道,应该是可以增强其吸引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引语 政要 新闻价值理论 领导人物 间接引语 读者反映 主流报纸 可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转换问题探讨
6
作者 赵秀玲 《中国俄语教学》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等语言运用层面,对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的制约因素、如何在间接引语中再现直接引语的内容和如何以间接引语的形式重新述说直接引语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力图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关键词 引语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转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骆驼祥子》英译本对引语模式的处理看小说风格的再现 被引量:9
7
作者 孙会军 于海阔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80,共5页
引语模式是小说风格的重要方面。老舍在他的小说《骆驼祥子》中采用了以自由间接引语为主的多元引语模式,对于塑造人物的性格以及情节的展开起到关键的作用。自由间接引语效果的再现,直接关系到小说风格的传达效果。本文结合《骆驼祥子... 引语模式是小说风格的重要方面。老舍在他的小说《骆驼祥子》中采用了以自由间接引语为主的多元引语模式,对于塑造人物的性格以及情节的展开起到关键的作用。自由间接引语效果的再现,直接关系到小说风格的传达效果。本文结合《骆驼祥子》的主题和人物性格,探讨了《骆驼祥子》中大量使用自由间接引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从四个英译本中随机抽取的几个例证,考察四位译者对自由间接引语的处理方式,探讨其在风格再现方面的得失优劣。最后,笔者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译家的文体意识直接关系到文学译本的优劣,对于再现原著的文学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 风格 风格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报纸硬新闻时态非连续性间接引语比较研究——以《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胡蝶 辛斌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3,共5页
在英语中,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时被转述话语中的动词时态通常取决于转述话语中动词的时态,这叫做相对时态。然而,在今天英语新闻语篇的转述言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绝对时态"现象,即被转述话语中的动词时态选择不受转述话... 在英语中,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时被转述话语中的动词时态通常取决于转述话语中动词的时态,这叫做相对时态。然而,在今天英语新闻语篇的转述言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绝对时态"现象,即被转述话语中的动词时态选择不受转述话语中动词时态的影响,而是取决于真实情况或说话者的转述意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时态非连续性间接引语"。本文在有限语料的基础上从认知语法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硬新闻中的时态非连续性间接引语,并从中美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初步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报纸 硬新闻 时态非连续性间接引语 认知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引语指示中心的统一和分离:认知符号学的视角 被引量:13
9
作者 辛斌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1,共5页
直接引语中一般存在两个彼此独立的指示中心,根据认知语法对语境的理解,引导句中时间、地点和人称的表达以实际说话者或转述者及其所处的实际语境为参照,而在被转述的话语中则以替代语境中的被转述者为参照。在间接引语中,转述语和被转... 直接引语中一般存在两个彼此独立的指示中心,根据认知语法对语境的理解,引导句中时间、地点和人称的表达以实际说话者或转述者及其所处的实际语境为参照,而在被转述的话语中则以替代语境中的被转述者为参照。在间接引语中,转述语和被转述语里的人称和时态等指示词的参照基点由原来的说话者转向实际说话者,但一些涉及作为交际者之间进行交际的小句的功能,如语气,以及具有人际含义的一些成分,则可能继续以被转述者为指示中心,依然保留着被转述者的视角,从而制造一种语言符号在间接引语中形成的双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引语 指示中心 统一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赛报道中即时引语的地位作用与采写原则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晓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27,共6页
即时引语是伴随奥运会媒体运行服务而进入中国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大型赛事官方通讯社为注册媒体提供新闻服务的一种最基本形式,具有较高的被引用率。正确使用即时引语有助于增强体育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生动性,能激发公众对体育报道... 即时引语是伴随奥运会媒体运行服务而进入中国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大型赛事官方通讯社为注册媒体提供新闻服务的一种最基本形式,具有较高的被引用率。正确使用即时引语有助于增强体育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生动性,能激发公众对体育报道的接受兴趣。即时引语的写作与一般新闻写作一样,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必须符合国际规范,以便于赛时官方通讯社的终审和签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报道 即时引语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了+引语”的结构特征与话语功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金圈 樊留洋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1,共11页
现代汉语“说了+引语”可以分成“说了1+引语”和“说了2+引语”两类,二者在结构特征和话语功能上存在诸多差异。“说了1+引语”中的引语都是间接引语,经常出现在说理、论证性的语篇中,主要功能是增强信据力。“说了2+引语”中的引语都... 现代汉语“说了+引语”可以分成“说了1+引语”和“说了2+引语”两类,二者在结构特征和话语功能上存在诸多差异。“说了1+引语”中的引语都是间接引语,经常出现在说理、论证性的语篇中,主要功能是增强信据力。“说了2+引语”中的引语都是直接引语,“说”表示的转述行为与之前小句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相继性,“说了2+引语”的主要功能是凸显前景信息,标示情节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了” 引导词 引语 信据性 前景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语的“提及”与“使用”及其语篇差异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长超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22-29,共8页
本项研究从话语关联的角度出发,探讨引语产生的本质因素和外在表现。在对引语的“提及”和“使用”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其下位类型也做出了系统归纳。统计语料发现,不同语篇类型对引语提及或使用的实现方式的选择与引语的话语功能实现均... 本项研究从话语关联的角度出发,探讨引语产生的本质因素和外在表现。在对引语的“提及”和“使用”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其下位类型也做出了系统归纳。统计语料发现,不同语篇类型对引语提及或使用的实现方式的选择与引语的话语功能实现均产生影响。文艺语篇多使用提及的方式突出引语和主文本的话语边界,也会采用引语使用的方式转化叙述视角,将上下文语境衔接。而新闻语篇和科技语篇需要清晰区分主文本与引语的边界,多提及性引语。科技语篇基于话语结构调整或解释论证的需要会出现大量引用自身话语(或数字、图表等)的情形,自我引用使得语篇结构由静态表达变成动态调控,能够引导阅读者按照指示进行阅读,进而调控整个阅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语 提及 使用 语篇 自我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与引语中的指示语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岩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4-57,共4页
语境和指示语都是语言交际理论中比较重要的常用的术语。语境是指语言交际所涉及到的各种各样不同环境,是交际中相互关联的情境。人们的言语交际高不开语境。而指示语作为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反映的正是话语和语境的关系。文章论证... 语境和指示语都是语言交际理论中比较重要的常用的术语。语境是指语言交际所涉及到的各种各样不同环境,是交际中相互关联的情境。人们的言语交际高不开语境。而指示语作为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反映的正是话语和语境的关系。文章论证即时语境是分析指示语现象的有用工具以及即时语境是怎样使引语中的指示语的解释成为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即时语境 引语 指示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人物·读者:从对话看《都柏林人》中引语的人际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织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620,共5页
作为小说中最深的内嵌话语,对话往往被认为具备使叙事更为逼真、自然,能较好地刻画人物(个体或群体)形象,增强文体或艺术效果等功能。此时,作者已隐退,而将话语权交给了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对《都柏林人》中的对话分析表明,对话不仅仅体... 作为小说中最深的内嵌话语,对话往往被认为具备使叙事更为逼真、自然,能较好地刻画人物(个体或群体)形象,增强文体或艺术效果等功能。此时,作者已隐退,而将话语权交给了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对《都柏林人》中的对话分析表明,对话不仅仅体现了小说中参与对话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及社会各成员之间(多重声音)的交流,具有互动的和态度的人际意义。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人际意义的角度探讨了常用于构成小说对话的直接和自由直接这两种引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语 对话 人际意义 《都柏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修辞适应--以小说《红楼梦》直接引语的俄译为个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仕章 《中国俄语教学》 2013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分析小说《红楼梦》直接引语的俄语译文,指出俄译者在翻译引述动词"道"、转换直接引语模式、调整直接引语位置关系等方面,所遵循的完全是俄语文学规范,从而论证了修辞适应同样存在于文学翻译当中,是...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分析小说《红楼梦》直接引语的俄语译文,指出俄译者在翻译引述动词"道"、转换直接引语模式、调整直接引语位置关系等方面,所遵循的完全是俄语文学规范,从而论证了修辞适应同样存在于文学翻译当中,是汉俄翻译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适应 文学翻译 直接引语 翻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写作中人物引语的运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永翠 张红云 《写作》 2011年第1期35-37,共3页
新闻引语是在新闻报道中所引用的新闻人物语言,是人物语言的实录。新闻中有了人物引语,受众从人物说话的态度、情绪、方式等,就可以揣摩、体会他的立场和性格,一些富有个性的直接引语在新闻中有着画龙点睛之功效。有了人物引语,可... 新闻引语是在新闻报道中所引用的新闻人物语言,是人物语言的实录。新闻中有了人物引语,受众从人物说话的态度、情绪、方式等,就可以揣摩、体会他的立场和性格,一些富有个性的直接引语在新闻中有着画龙点睛之功效。有了人物引语,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加新闻的真实感,给受众以最直接、最真实的写照,拉近新闻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写作 人物语言 直接引语 新闻报道 画龙点睛 心理距离 受众 现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新闻报道直接引语语用效果与理据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修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160-162,共3页
直接引语是英语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引述方式。本文从新闻报道的实际需要分析其语用效果,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英语新闻报道直接引语的语用理据。
关键词 英语新闻 直接引语 语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高考话题作文引语的设计规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良永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64,共2页
什么是话题?话题是谈话的中心。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围绕着一个写作的中心议题,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思考,进而组织材料,选择形式,开展写作的活动。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更是在限定的时间里,测试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活动能... 什么是话题?话题是谈话的中心。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围绕着一个写作的中心议题,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思考,进而组织材料,选择形式,开展写作的活动。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更是在限定的时间里,测试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写作活动。它场合严肃,时间紧张,目的功利,往往会遏制考生情感和思维的扩张。因此,在话题作文的命题中,在题目前边往往需要设置一段有效的引语,为考生提示思考的方向,以激发考生的写作情感。因此,好的引语需要讲究真趣、情趣和理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作文 设计规范 引语 高考 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情感 作文写作 语言表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间接引语的潜在主体代换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12,共5页
语言哲学对命题与判断主体之间的语法关系所作的研究提示我们,在虚构叙事文本中,潜在于第三人称叙 述句子之外的第一人称主体“我”不止一个。自由间接引语即由潜在的多个主体之间的代换而构成,而且代换规则 与一般语法规则一致。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 潜在主体代换 语法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报道中间接引语时态变化不规则现象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新生 《外国语文》 1985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英语中间接引语最为广泛运用之处莫过于新闻报道之中了。稍加留意我们就可看到,新闻报道中的间接引语有许多不规则的地方,尤其表现在时态的变化上。首先,间接引语的时态变化常常与报道句里的时态不一致。按照语法规则,如果报道句里是过... 英语中间接引语最为广泛运用之处莫过于新闻报道之中了。稍加留意我们就可看到,新闻报道中的间接引语有许多不规则的地方,尤其表现在时态的变化上。首先,间接引语的时态变化常常与报道句里的时态不一致。按照语法规则,如果报道句里是过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引语 新闻报道 现在时态 不规则 语法规则 直接引语 过去时 初探 英语动词 并列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