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法律实践的诠释哲学思考——以引经折狱为中心
1
作者 林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引经折狱又名春秋决狱,是形成于汉代的一种司法方法。它以儒家经义(主要是《春秋》)作为评判案件的依据,强调原心定罪,在中国司法史上一度流行并影响深远。以现代眼光来看,运用西方盛行的本体论诠释学可以使这一中国古代的司法方法被更... 引经折狱又名春秋决狱,是形成于汉代的一种司法方法。它以儒家经义(主要是《春秋》)作为评判案件的依据,强调原心定罪,在中国司法史上一度流行并影响深远。以现代眼光来看,运用西方盛行的本体论诠释学可以使这一中国古代的司法方法被更好地接受与理解。具言之:引经折狱的断案过程,可以视为司法官与立法者的两种不同的法律观点之间的视域交融;司法官为寻求裁判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依据,往往求助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对典故的解释;在引经折狱中,汉儒的主体性与实在性得到了彰显并同历史情境之间产生了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经折狱 汉儒 汉律 本体论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