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生物入侵与外来观赏植物的引种利用
被引量:35
- 1
-
-
作者
孙卫邦
向其柏
-
机构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
-
出处
《中国园林》
2004年第9期54-56,共3页
-
文摘
简述生物入侵的概念和危害,并通过分析观赏性入侵生物的形成过程、危害现状与外来观赏植物引种利用的关系,阐明对外来观赏植物的引种利用,既要考虑绿化美化及园林艺术功能,更要重视这些引入植物可能引起的生态灾难。我国的园林园艺学工作者还面临着如何防止由于外来观赏植物引种可能带来生态灾难的时代责任。
-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引种利用
综述
生物入侵
危害
对策
-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Int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Summary
Biotic Invasion
Detriments
Strategies
-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世界栽培榛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引种利用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马庆华
杨振
姜磊
王贵禧
李飞
赵天田
梁丽松
-
机构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草原榛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榛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中榛(北京)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9-614,共1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D2200405,2022YFD1600404)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0801-03)
+1 种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804D)
院企合作横向课题(20210906)。
-
文摘
榛子是重要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树种,营养价值很高。榛属植物属于壳斗目桦木科植物,世界上公认的榛属植物共有13个种,其中欧洲榛是最具经济价值的栽培种,主要在欧洲各国和美国的西部地区栽培。欧洲榛育种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现代育种开始于1960年左右。经过几十年的品种选育,欧洲榛中推出了很多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如具有高度抗逆性的仁用或带壳品种、专用授粉品种和观赏品种等。中国第一代榛子杂交育种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数十个候选单株中先后推出15个优良品种,自2000年后陆续在我国20余个省区引种栽培,目前栽培面积11.2万hm2;第二代榛子杂交育种自2006年开始,育种的目标是在改良现有品种坚果性状的基础上培育高抗寒性、抗抽条性、抗旱性和耐热性品种,以及专用授粉品种。目前世界榛树育种仍主要通过杂交手段实现,对欧洲榛特异资源的引进和高效利用是加快我国榛树育种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世界欧洲榛栽培现状,欧洲榛的主要性状及其遗传力,欧洲榛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及其评价标准,以及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推出的主要栽培品种及其主要性状,向国内学者更为全面、系统地介绍欧洲榛这一重要坚果树种;同时,总结了欧洲榛在我国的引种历史、科学研究、各单位资源收集和杂交利用现状;分析了欧洲榛在我国引种和杂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引种工作的持续性、资源保护、杂交利用、人员交流和拓展经费来源等方面,提出了欧洲榛资源利用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我国榛子科研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榛树品种选育和栽培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
关键词
欧洲榛
种质资源
栽培现状
品种选育
引种利用
-
Keywords
Corylus avellana L.
germplasm resources
cultivation status
variety selection
introducing utilization
-
分类号
S664.4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