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期刊引用指标比较--基于2005年JCR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书菊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6期83-87,共5页
为探究国外期刊引用指标的分布情况,文章以2005年JCR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数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总被引次数、载文量、半衰期三个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比揭示出了两大类期刊各指标分布的异同,并针对各指标提出了一... 为探究国外期刊引用指标的分布情况,文章以2005年JCR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数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总被引次数、载文量、半衰期三个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比揭示出了两大类期刊各指标分布的异同,并针对各指标提出了一些改善我国期刊现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引用报告 引用指标 总被引次数 载文量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kipedia与WoS引用指标特征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杨柳 沈利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201,共9页
[研究目的]比较Wikipedia提及和WoS引用的指标特征,为学界更加充分地利用相关资源,为数字环境下构建更为客观完善的科研成果计量与评价体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Altmetric.com追踪的Wikipedia提及数据,统计其数据量、学科等分布,获... [研究目的]比较Wikipedia提及和WoS引用的指标特征,为学界更加充分地利用相关资源,为数字环境下构建更为客观完善的科研成果计量与评价体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Altmetric.com追踪的Wikipedia提及数据,统计其数据量、学科等分布,获取Wikipedia高提及论文的WoS引用数据,对比Wikipedia和WoS在传播新发表论文速度、指标值累积模式、关注论文持续性及关注主题上的特点,探究二者在不同学科、出版年上的相关性差异。[研究结论]近5年半,Wikipedia共提及论文617203篇,高达83.07%的论文仅被提及过1次,对理学、医学类论文提及较多,人文社科类论文提及较少。Wikipedia反映新发表论文的影响力更及时,指标值累积增长速度也更快,WoS对论文关注时间持续更久,论文出版第二年最易被WoS引用,出版当年最易被Wikipedia提及;Wikipedia关注高、WoS关注低的主题为动植物分布分类相关研究,二者关注皆高的主题为基因组学溯源人类演化史、发展史相关研究;WoS引用和Wikipedia提及之间相关性与指标值累积时间长短无关,但在不同学科上差异显著,仅历史与考古学、认知心理学的Wikipedia提及值对之后的WoS引用值有较好预见性。客观探究二者的相关性,至少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过滤过多提及次数为1的论文对相关趋势的稀释影响;二是从学科角度进行分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KIPEDIA WOS 科研评价 Altmetrics 指标特征 引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deley与传统引用指标相关性的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于琦 张昕瑞 +1 位作者 吴胜男 邰杨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8,共8页
[目的/意义]Web3.0的飞速发展使传统引用指标在学术评价中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而Mendeley指标因其覆盖范围广、稳定性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对Mendeley阅读数与传统引用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科研文献评价... [目的/意义]Web3.0的飞速发展使传统引用指标在学术评价中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而Mendeley指标因其覆盖范围广、稳定性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对Mendeley阅读数与传统引用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科研文献评价体系。[方法/过程]运用元分析方法探讨Mendeley阅读数与传统引用指标相关关系的综合效应。选取国内外关于Mendeley阅读数与传统引用指标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最终纳入39项研究和166个独立效应量,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元分析。[结果/结论]元分析结果显示Mendeley阅读数与被引量呈正向的强相关关系(r=0.574)。Meta回归分析发现:样本文献类型的调节效应最明显,而样本来源学科和被引数据源也对二者的相关关系调节效应。该文揭示了Mendeley指标与传统引用指标的相关关系,提示在科研文献的实际评价中Mendeley阅读数据可以作为传统引用指标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deley 引用指标 元分析 相关性分析 Meta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期刊论文引用指标分析《西北植物学报》在植物学类期刊中的学术影响力
4
作者 南红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46-2146,共1页
关键词 西北植物学报 引用指标 论文引用 植物学 期刊论文 学术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04年万方数据库中生物学类相关期刊引用指标
5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9-609,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学类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万方数据库 基础医学 2003 引用指标 报刊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引用指标
6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根据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8年数据),《计算机应用》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类32种期刊中:总被引频次3973,列第7位;影响因子1.012,列第7位;综合评价总分57.2,列第6位。根据201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8... 根据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8年数据),《计算机应用》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类32种期刊中:总被引频次3973,列第7位;影响因子1.012,列第7位;综合评价总分57.2,列第6位。根据201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8年数据),《计算机应用》在66种计算机技术类(E22)期刊中:总被引频次6753,列第5位;影响因子1.534,列第7位;H指数13,列第7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被引频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 H指数 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综合评价总分 引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引用指标
7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根据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8年数据),《计算机应用》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类32种期刊中:总被引频次3973,列第7位;影响因子1.012,列第7位;综合评价总分57.2,列第6位。根据201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8... 根据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8年数据),《计算机应用》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类32种期刊中:总被引频次3973,列第7位;影响因子1.012,列第7位;综合评价总分57.2,列第6位。根据201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8年数据),《计算机应用》在66种计算机技术类(E22)期刊中:总被引频次6753,列第5位;影响因子1.534,列第7位;H指数13,列第7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被引频次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 H指数 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综合评价总分 引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科学成果影响力研究:使用数据与引用数据视角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琳 孙蓓蓓 +1 位作者 王贤文 黄颖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9-477,共9页
随着交叉科学研究在促进社会发展重大综合性问题解决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交叉科学研究给予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如何对交叉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鉴定与评估也成为科技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传统引文指标... 随着交叉科学研究在促进社会发展重大综合性问题解决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交叉科学研究给予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如何对交叉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鉴定与评估也成为科技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传统引文指标的基础上,引入PLoS官方平台的使用数据(html浏览、xml下载及pdf下载)作为补充,综合评价交叉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情况。以2009-2013年发表在开源期刊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的研究论文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学科交叉水平与论文影响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学科交叉水平高的论文,对应的使用数据与引用数据要明显高于学科交叉水平较低的论文;(2)论文的使用数据与引用数据相互促进,在引用数据达到峰值时,对应的使用数据也会随之出现一定的回升;(3)学科交叉程度对使用数据与引用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本文从使用数据和引用数据两个维度探索交叉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为当前交叉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力的评价提供了新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科学 补充计量学 论文影响力 使用数据 引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食品科学》引证指标
9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共1页
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对2007年收录的1765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计量统计结果公布的《食品科学》被引用指标如下:
关键词 《食品科学》 引证指标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引用指标 总被引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I和InCites的高校潜力学科发展预测 被引量:65
10
作者 汪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8,共6页
[目的/意义]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科学地开展潜力学科的识别、评价和预测工作,推动更多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对于提升高校学术影响力与国际排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以ESI和InCites为数据来源,基于引文信息的数值积累与频度分布... [目的/意义]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科学地开展潜力学科的识别、评价和预测工作,推动更多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对于提升高校学术影响力与国际排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以ESI和InCites为数据来源,基于引文信息的数值积累与频度分布两大特征,建立了针对高校潜力学科的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之运用于南京师范大学潜力学科的实证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兼顾了引文的数值与分布,能够更为全面地表征引文绩效,具备识别和评测潜力学科的可行性,是一种新的学科评价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 潜力学科 学科评价 相对引用指标 百分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来《工程地质学报》论文统计与分析
11
作者 郭静芸 关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4-272,共9页
回顾《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积极探索学报未来发展之路。本文统计和分析了《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引用计量指标和来源计量指标。结果表明:(1)总被引频次和他引总频次直线式上升,影响因子波浪式上升;(2)国际影响力的总... 回顾《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积极探索学报未来发展之路。本文统计和分析了《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引用计量指标和来源计量指标。结果表明:(1)总被引频次和他引总频次直线式上升,影响因子波浪式上升;(2)国际影响力的总体趋势发展良好;(3)来稿量和刊发量逐年增加,且退稿率保持在70%上下;(4)平均作者数由2006年的3.4人上升为2016年的4.1人;(5)高发文作者TOP 30与高发文机构TOP 30的统计数据展示了本刊的核心作者和核心发文单位;(6)稿件的学科分布说明了本刊论文的主要来源为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等;(7)平均引文数增长迅速,本刊引用文献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加强;(8)平均出版周期为282 d,有待进一步缩短。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1)优化稿件的学科分布,组约优质稿件;(2)严格把控稿件的审稿质量,并缩短刊发周期;(3)利用新技术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报 数据分析 引用计量指标 来源计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