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贺高升 何明(综述) 朱辉(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理是决定患者术后病程的关键,延迟拔管影响恢复速度和住院时间。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瓶已被广泛应用于相应患者,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是肺切除术后存在肺漏气时,通常面临着长期不能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风险。数字... 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理是决定患者术后病程的关键,延迟拔管影响恢复速度和住院时间。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瓶已被广泛应用于相应患者,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是肺切除术后存在肺漏气时,通常面临着长期不能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风险。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因其独特的优势可加快肺部漏气的愈合、减少胸腔引流量,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其效果在多项研究中都得到了验证,本文就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并就其进一步有效应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数字胸腔引流系统 肺术后漏气 胸腔引流 胸膜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7例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永武 张家裕 +1 位作者 周永新 茅爱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95-396,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 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 并发症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用于肺部手术后难治性持续性漏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东来 西尔买买提.卡德尔 +2 位作者 施哲 金宇星 陈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33-836,共4页
背景与目的术后持续性肺漏气是肺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digital drainage system,DDS)被认为具有准确、客观、舒适、患者耐受性好、经济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总结DDS用于肺部手术后难治性持续性大量漏气的临床... 背景与目的术后持续性肺漏气是肺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digital drainage system,DDS)被认为具有准确、客观、舒适、患者耐受性好、经济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总结DDS用于肺部手术后难治性持续性大量漏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后5天和7天分别是胸腔镜和开胸术后持续性肺漏气(prolonged air leak,PAL)的界限;本研究将难治性持续性大量漏气定义为达到PAL时间2倍及以上且漏气持续达2度以上,可伴有明显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等相关并发症。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应用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结合胸膜固定术治疗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例共8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肺叶切除术6例,肺段切除2例。平均术后持续漏气(17.3±5.1)d,DDS平均使用时间(5.6±3.7)d。平均术后引流量(3,550.6±1,881.1)mL。应用DDS前后的平均引流量为(2,615.6±1,741.2)mL和(935.0±242.7)mL。平均住院时间(18.1±5.0)d。结论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用于肺部手术后难治性持续性大量漏气安全可行,可提供更大的负压吸引值,从而促使患肺复张为后继的胸膜固定术创造条件,并缩短引流天数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 难治性持续性漏气 肺切除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旭华 李剑 +1 位作者 孙成英 邢利宝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引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超乾 盛湲 毕建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总结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对2013年1月至9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的26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普通负压球分为双腔组与... 目的总结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对2013年1月至9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的26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普通负压球分为双腔组与单腔组两组。统计两组穿刺部位出血的发生率、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共出现穿刺部位出血23例,其中22例为早期出血,1例为延迟出血。双腔组中胸骨旁引流管置管时间(中位数5.0d)明显少于腋窝引流管(中位数为9.0d;Z=-10.713,P=0.000)。双腔组(以腋窝引流管拔管为准)与单腔组术后置管时间(中位数分别为9.0d和10.0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均为9.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97.8%(262/268)患者选择带管出院,但出院指导资料缺乏。结论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存在穿刺部位出血、无法实现独立计量和独立拔管、出院指导不足等缺点,建议改进穿刺器,采用双腔双管独立引流,增加出院指导资料,使得该引流系统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 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樊榕榕 李华艳 +1 位作者 陈思思 李鹏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3月我科210例肺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采用引流装置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术后采用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和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胸... 目的探讨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3月我科210例肺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采用引流装置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术后采用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和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胸腔引流装置)。比较2组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装置更换引流瓶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中位带管时间2.33(1.79,2.96)d,明显短于对照组2.81(1.89,3.47)d(Z=-2.383,P=0.017);术后中位住院时间3.54(2.71,4.33)d,明显短于对照组3.78(2.88,4.83)d(Z=-2.569,P=0.010)。术后第3天疼痛数字评分中位数静息状态0(0,1)分,活动状态1(0,2)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0(0,1)分和1(1,2)分(Z=-3.056,P=0.002;Z=-2.653,P=0.00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5 vs.14,χ~2=4.142,P=0.042]。2组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5.11±1.23)万元vs.(5.01±1.40)万元,t=-0.578,P=0.564]。22名护士分别模拟2种装置更换引流瓶,观察组更换引流瓶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4.0±0.7)min vs.(11.5±1.7)min,t=19.336,P=0.000]。结论相对于传统胸腔引流装置,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可以缩短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患者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引流瓶更换操作用时,未显著增加住院费用,能给医、护、患均带来收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 肺切除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心胸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555-2558,共4页
就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心胸外科手术中使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该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应用现状、优势进行归纳,旨在为该装置科学地应用于我国心胸外科手术病人提供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 心胸外科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一次性输血器作为持续胸腹腔引流延长管
8
作者 谷小燕 廖建鄂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216-1216,共1页
关键词 一次性输血器 腹腔引流 恶性胸 延长管 恶性肿瘤晚期 中心静脉导管 生活质量 引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性腹腔关闭与常规关腹技术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帆 朱宏亮 +2 位作者 钱洪军 易伟 谢先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观察暂时性腹腔关闭(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TAC)与常规关腹技术在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7月15例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关闭系统(vacuum sealing drainage,... 目的观察暂时性腹腔关闭(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TAC)与常规关腹技术在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7月15例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关闭系统(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行暂时性关腹,7例常规关腹。比较2组术后腹内压变化、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常规关腹组术后72 h内腹内压逐渐升高,术后6-72 h各监测的时间点均高于暂时性关腹组(P〈0.01)。暂时性关腹组术后腹内压变化相对平稳(波动在7.7-18.1 mm Hg之间),创面愈合早[(11.3±1.8)d vs.(19.4±6.7)d,t=-3.142,P=0.005],切口感染少[12.5%(1/8)vs.100%(6/6),P=0.005]。结论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在治疗严重腹腔感染中能有效地预防腹内压升高,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关闭系统 暂时性腹腔关闭术 严重腹腔感染 腹腔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ulti-objective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based approach of power system stability enhancement with UPFC 被引量:6
10
作者 Ajami Ali Armaghan Meh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36-1544,共9页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single-machine infinite-bus (SMIB), using the modified linearized Phil- lips-Heffron model installed with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 the potential of the UP...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single-machine infinite-bus (SMIB), using the modified linearized Phil- lips-Heffron model installed with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 the potential of the UPFC supplementary controller to enhance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a power system i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lability through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alysis. This controller is tuned to simultaneously shift the undamped electromeehanical modes to a prescribed zone in the s-plane. The problem of robust UPFC based damping controller is formulat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eigenvalue-based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comprising the damping factor, and the damping ratio of the undamped electromechanical modes to be solved using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GSA) that has a strong ability to find the most optimistic results. The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are simulated on a SMIB system and the rotor speed deviation, internal voltage deviation, DC voltage deviation and electrical power deviation responses are studied with the effect of this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controller.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uned GSA based UPFC controller using the proposed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has an excellent capability in damping power system with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 and greatly enhances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power system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