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字型引流导管联合20F胸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朱呈祥 徐继阳 +2 位作者 陈姚 刘元果 刘灿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对比十字型引流导管联合20F胸管与单一24F胸管引流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均为非... 目的对比十字型引流导管联合20F胸管与单一24F胸管引流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均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据术中采取的引流方案分为:单一组(单一24F胸管引流,n=49)、联合组(十字型引流导管联合20F胸管引流,n=49)。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胸液引流量、疼痛评分、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天数等。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第1天引流量多于单一组,第2天引流量及术后引流总量少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第1、2、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单一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采取十字型引流导管联合20F胸管的引流方案,效果优于单一24F胸管引流,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等,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型引流导管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流导管区分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2
作者 黄迎春 李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57-57,共1页
外科手术尤其是腹外科手术患者,需要同时实施多种引流操作,患者体内常留置有多根引流导管。由于导管较多,导管易纠缠,造成术后护理过程中识别引流导管比较费时费力,
关键词 引流导管 引流导管区分装置 引流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引流导管的研制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斌 谢宗贵 +6 位作者 毛延发 李健 周小舟 郭绍举 邓海辉 林敏 柴琳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经皮经肝途径置入可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胆道引流导管,以达到胆汁引流和胆道腔内放疗的双重效果,用于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利用常用的导管制作材料聚氨酯,通过铸型加热拉管技术,形成具有3腔结构的导管,导管外径8~10 F,3个腔... 目的设计一种经皮经肝途径置入可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胆道引流导管,以达到胆汁引流和胆道腔内放疗的双重效果,用于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利用常用的导管制作材料聚氨酯,通过铸型加热拉管技术,形成具有3腔结构的导管,导管外径8~10 F,3个腔内径分别为0.75 mm、0.75 mm和≥1 mm,其中≥1 mm内径的管腔作为胆汁引流的通道,2个0.75 mm的管腔做为承载125I粒子的通道。对导管尾端进行特殊设计,便于粒子的置入及引流袋的连接。结果开发研制的胆道粒子引流导管结构合理,125I粒子假源能顺利送入导管的粒子腔道内,电视透视观察粒子能连续排列形成粒子链,并保持不移位;导管引流腔道与尾端引流接口相通,能够保证胆汁的顺利流出。结论本研究研制的导管具有较好的引流效果同时可携带125I粒子,拟对呈线形排列的粒子链的剂量学及生物效应进行计算,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其介入操作可行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 125I粒子 引流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尾引流导管在淋巴管畸形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昆山 张靖 +6 位作者 申刚 周少毅 李海波 牛传强 谭小云 蒋贻洲 姜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猪尾引流导管在大囊型及混合型淋巴管畸形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并接受猪尾引流导管硬化治疗的26例大囊型及混合型淋巴管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术前彩色超声、CT或MRI检查结合术中穿刺... 目的探讨猪尾引流导管在大囊型及混合型淋巴管畸形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并接受猪尾引流导管硬化治疗的26例大囊型及混合型淋巴管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术前彩色超声、CT或MRI检查结合术中穿刺液检查进一步确诊。全身麻醉后在彩色超声引导下置入猪尾引流导管作引流,每日予平阳霉素溶液作冲洗硬化治疗,拔管前囊腔内保留少量平阳霉素溶液;拔管4周未达到治愈标准者,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4周后再评估是否继续注射。结果26例患儿共置入引流导管26次,冲洗硬化治疗105次。20例患儿经1次置管硬化治疗后达治愈标准,拔管后无需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2例局部注射1次,2例局部注射2次后达治愈标准;2例局部注射2次后达好转标准。术后随访6~36个月,24例临床症状消除,影像学检查未见瘤体或仅有少量残余硬化病灶,无复发:2例瘤体缩小50%以上,影像学检查仍有少量囊性病灶残余,建议继续随访。本组总治愈率为92.3%.有效率达100%。结论猪尾引流导管应用于硬化治疗大囊型及混合型淋巴管畸形,具有创伤小、治疗周期短、复发率低及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猪尾引流导管置入 硬化治疗 平阳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经胆囊管输尿管导管胆道引流607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肖宏 索运生 +5 位作者 尹思能 易斌 陈先林 孙科 王征夏 张胜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留置输尿管导管作胆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1992年6月~2014年10月,在60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经右锁中线肋下穿刺置入输尿管导管经胆囊管残端置入胆总管行胆道引流术。结果 598例(98.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留置输尿管导管作胆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1992年6月~2014年10月,在60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经右锁中线肋下穿刺置入输尿管导管经胆囊管残端置入胆总管行胆道引流术。结果 598例(98.5%)胆管引流获得成功。插管失败6例(1.0%),中转鼻胆管引流2例,T管引流4例;输尿管导管打折或堵塞导致无任何液体流出2例(0.3%);输尿管导管早期滑脱导致胆汁性腹膜炎1例(0.2%),再次腹腔镜下放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治愈。一期缝合术后有狭窄影像3例(0.5%)未处理。598例术后3~14天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无残石,588例术后2~4周拔管,10例4~6周拔管。588例随访6~60个月,平均18.5月,无胆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留置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输尿管导管引流 胆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导管引流及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6
作者 陈鲁琦 陈鲁豫 杨海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 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 ,治疗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 ,采用微导管引流胸液及腔内药物注入法。对照组 42例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胸水控制率为 1 0 0 % ,达到完全好...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 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 ,治疗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 ,采用微导管引流胸液及腔内药物注入法。对照组 42例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胸水控制率为 1 0 0 % ,达到完全好转 93 % ,部分好转 7%。对照组胸水控制率为 86% ,达到完全好转 76% ,部分好转 1 0 % ,好转 1 4%。结论 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和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便、安全 ,疗效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引流 胸腔内给药 治疗 结核性胸腔积液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导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光宇 戴睿武 +4 位作者 闫洪涛 陈涛 黎冬暄 郑晓博 汤礼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胰腺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手术)、SAP组(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胰腺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手术)、SAP组(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SAP大鼠模型)和PCD治疗组(在SAP组基础上行PCD治疗),每组20只,每组分6、24 h2个时相点,每时相点10只。分别于术后6、24 h取血清及腹水测定TNF-α、IL-1β及淀粉酶、蛋白酶水平,留取胰腺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行光镜下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在胰腺组织的表达以及采用TUNEL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注射牛磺胆酸钠后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1β在造模后有显著升高(P<0.05),相同时相点的大鼠经PCD治疗后血清及腹水中炎症因子及腹水中蛋白酶含量即有明显下降(P<0.05),光镜病理检查提示PCD治疗组大鼠胰腺病理损伤较未治疗的SAP大鼠明显改善,TUNEL染色可见术后24 h PCD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较未治疗的SAP组高[(14.6±2.1)vs(2.7±1.5),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PCD治疗后Bcl-2表达下调[术后24 h:(10.81±2.16)vs(28.45±5.41),P<0.05]、Bax表达上调[术后24 h:(23.17±4.39)vs(9.64±1.85),P<0.05]。结论 PCD可减轻SAP大鼠胰腺损伤并缓解其病情,其可能机制与引流出富含炎症细胞因子及胰酶等有害物质的腹水从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经皮导管引流 胰腺损伤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肺癌致心包积液 被引量:3
8
作者 翁毅敏 谷力加 +3 位作者 冯卫能 程超 钟文昭 黄邵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治疗肺癌所致心包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999~2003年采用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配合局部心包腔内化疗,治疗肺癌致心包积液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均有不同...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治疗肺癌所致心包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999~2003年采用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配合局部心包腔内化疗,治疗肺癌致心包积液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经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后随即明显缓解。经剑突下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者19例次,经心尖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者7例次。心包腔内导管留置4~14d,中位时间7d。导管脱出心包腔和堵塞各1例。重新予以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另外还有1例导管堵塞患者因所剩心包积液数量很少,仅予以观察。所有患者无1例出现导管相关心律失常,心包腔内感染等并发症。第一个24h心包积液引流量410-1500mL,平均720mL。治疗效果为CR17例。PR6例,有效率为96%。【结论】肺癌所致心包积液采用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配合局部心包腔内化疗,是安全、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心包积液 治疗 心包腔 肺癌 心包穿刺 患者 目的 程度 关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联合胸导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冬 李勇 +5 位作者 王子政 赵群 范立侨 檀碧波 刘羽 崔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联合胸导管淋巴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SAP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SAP模型,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联合胸导管淋巴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SAP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SAP模型,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酚酸组、丹参多酚酸+颈部胸导管引流组,每组按时间点2、6、12 h分为3个亚组(8只/组)。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丙氨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淀粉酶(AMY)、血浆内毒素(ET)含有量、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酚酸组及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血清ALT、AST、AMY及血浆ET水平在各时点均升高,血清CAT及GSH-Px活性明显降低;颈部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酚酸组及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ALT、AST、AMY、E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各指标降低更为明显;颈部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酚酸组及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血清CAT、GSH-Px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胸导管引流可有效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功能 导管引流 丹参多酚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淋巴液与血液IL-6、IL-10、IL-12、T细胞亚群变化及胸导管引流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冯学斌 刘凤 +3 位作者 王福猛 齐春生 贾云义 王云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哮喘 淋巴液 血液 IL-6 IL-10 IL-12 T细胞亚群 导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7例 被引量:40
11
作者 王永武 张家裕 +1 位作者 周永新 茅爱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95-396,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 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 并发症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导管引流的免疫调节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万军 崔正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3-55,共3页
胸导管引流(Thoracic duct drainage,TDD)用于人体,始于1953年Bierman对10例白血病及其它肿瘤患者的治疗。1964年,Franksson等将胸导管引流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手段成功地用于肾移植病人。此后,国外许多学者对胸导管引流的理论及应用作了... 胸导管引流(Thoracic duct drainage,TDD)用于人体,始于1953年Bierman对10例白血病及其它肿瘤患者的治疗。1964年,Franksson等将胸导管引流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手段成功地用于肾移植病人。此后,国外许多学者对胸导管引流的理论及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引流 免疫调节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抑肽酶联合阿霉素 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光煜 周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64-86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静脉导管闭式引流 抑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固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14
作者 金珠凤 余芳 戴晴霞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固定方法 穿刺部位 胶布固定 透明敷贴 胸腔积液 固定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淑媛 陈建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和观察,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47例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和观察,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47例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1例双侧胸腔积液引流的患者脱出右侧引流管后重新置管,堵管2例,予尿激酶盐水冲洗后复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但由于管腔细易堵管,无缝线固定易脱管,无配套引流袋连接易折曲、松脱,因此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静脉 导管引流 胸腔积液 管道护理 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有效护理措施 静脉导管 流管 尿激酶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袋接管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利琼 周凤英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53-53,共1页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腹腔积液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是一不规则的带螺纹的硬接头,与一次性引流袋前端硬的锥形接头不匹配,需要有一合适的接管连接。已有研究者采用医用无菌橡胶管和一次性肛管连接[1],但接管两端均需用丝...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腹腔积液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是一不规则的带螺纹的硬接头,与一次性引流袋前端硬的锥形接头不匹配,需要有一合适的接管连接。已有研究者采用医用无菌橡胶管和一次性肛管连接[1],但接管两端均需用丝线结扎及胶布缠绕,同时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不规则,结扎不紧密,易发生渗漏及脱落,影响引流,甚至造成气胸、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鉴此,我院对接管进行了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袋接管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导管替代T管引流37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管辉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0-420,共1页
2001年6月~2002年3月,我院选择3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直接缝合胆总管,不放置T管,经胆囊管胆总管内置小口径导管替代T管引流,术后5~7天拔除导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小口径导管引流 T管引流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术后应用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封全灵 段畅 +1 位作者 杨晴晴 张林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30例,术后放置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治疗;B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治疗。观察时间为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率、内膜恢复情况、月经评分及妊娠率。结果:在二次宫腔镜探查时A组有效率为93.3%,B组为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分别为6.7%及16.7%。术后6个月A组内膜厚度及术后经量评分中位数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总引流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感染率、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相比普通二腔球囊,可降低患者再粘连率,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中重度宫腔粘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胆导管引流术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红珠 《护理研究》 2003年第10A期1154-1155,共2页
关键词 鼻胆导管引流 十二指肠镜直视 胆道置管引流 化脓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胸导管引流细胞制备人白细胞间素Ⅱ条件的探讨
20
作者 贺向荣 王东升 +3 位作者 沈泽荔 郭超 周占国 沈元珊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1期1-4,共4页
由于胸导管引流液中细胞成份和所处状态与脾脏、扁桃体细胞不尽相同,我们对胸导管引流细胞制备IL-2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含5%人AB血清的完全培养液将细胞调整为5×10~6/ml的浓度,加PHA150μg/ml,于37℃5%CO_2饱... 由于胸导管引流液中细胞成份和所处状态与脾脏、扁桃体细胞不尽相同,我们对胸导管引流细胞制备IL-2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含5%人AB血清的完全培养液将细胞调整为5×10~6/ml的浓度,加PHA150μg/ml,于37℃5%CO_2饱和湿度培养48h,收集含IL-2上清,是制备粗制IL-2的最佳条件。利用胸导管引流细胞制备人天然IL-2,不仅活性高、产量大,而且较用人脾、扁桃体淋巴细胞制备IL-2手续简便。粗制IL-2初步纯化后制成的临床肌肉注射制剂,经临床志愿者试用后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引流 白细胞介素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