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研究
1
作者 甘容 刘进翰 +3 位作者 顾长宽 王辉 路学永 陶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0,共10页
为推进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受水区的高质量发展,需开展水资源调度与配置研究。采用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配置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构建了多水源、多用户、多部门的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构建引江济... 为推进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受水区的高质量发展,需开展水资源调度与配置研究。采用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配置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构建了多水源、多用户、多部门的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构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基于调度模型求解的工程调水量构建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NSGA-Ⅲ算法求解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资源配置结果优选出3种不同侧重目标的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水调入后可极大缓解受水区的用水压力,在50%、75%、95%来水保证率下受水区平均缺水率为2.1%、4.0%、12.3%,有效改善了受水区地下水超采、生态用水挤占等问题;在节能方案下,3种保证率能耗降低率分别为3.75%、8.41%、0.91%,表明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配置相结合的建模方式可以在工程完成调水任务的同时优选更加节能的方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水资源优化调度 水资源优化配置 跨流域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赫 刘进翰 +3 位作者 左其亭 甘容 王辉 冯跃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为强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统一调配,基于Spring Boot和Vue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利用天地图API、WebGL、Echarts等技术设计研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从设计思路、功能界面、关键技术3个角度论述系统设计思路和... 为强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统一调配,基于Spring Boot和Vue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利用天地图API、WebGL、Echarts等技术设计研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从设计思路、功能界面、关键技术3个角度论述系统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从而实现地理信息服务、供需水预测、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调度等功能,实现水量分配可视化、运行调度智能化和跨流域调水管控一体化。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受水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解决了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跨流域调水的配置难题,为受水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水资源调配系统 Spring Boot框架 Vue框架 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 水资源和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多目标水量优化调度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志红 刘渊 +5 位作者 江生金 蒋恒 方俊 陈钊 王永强 王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涉及河道、闸泵、管道和调蓄水库,约束条件复杂,常规的优化调度算法难以搜索可行解,求解效率低。选用受水区缺水率平均值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和受水区缺水率标准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从供水保障、供水成本和公平...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涉及河道、闸泵、管道和调蓄水库,约束条件复杂,常规的优化调度算法难以搜索可行解,求解效率低。选用受水区缺水率平均值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和受水区缺水率标准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从供水保障、供水成本和公平性角度构建多目标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可行搜索思路,结合逆序演算和顺序演算过程对约束条件进行处理,引入决策系数,通过映射关系使搜索空间保持在可行域中,结合多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NSGA-II)进行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并采用熵权法进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基于可行搜索的NSGA-II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复杂调度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综合考虑多个目标的最优方案相对单目标方案更加合理,结果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可行搜索 多目标 水量优化调度 NSGA-I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分析——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山 王辉 +4 位作者 程卫帅 刘渊 范嘉懿 王永强 桑连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8,共11页
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在确定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的单项风险;在考虑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的相互影响后,基于改进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分析安全-... 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在确定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的单项风险;在考虑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的相互影响后,基于改进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结果表明:当分析单项风险时,安全、进度和投资风险的评价结果均为一般风险;当分析系统风险时,得到安全风险>进度风险>投资风险;进一步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准则层和指标层,安全风险的现场风险中施工技术方案风险排序第一,是后续风险管控的重点。本研究为提高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的可靠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出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风险 改进综合风险评价法 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 调水工程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分析——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姚果 赵子昂 +3 位作者 陈喆 蒋恒 郭深深 陈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8,共8页
从交通事故风险、污水排入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方面识别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源,建立适应性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和风险等级评价模型,综合评估7个评价河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2个评... 从交通事故风险、污水排入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方面识别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源,建立适应性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和风险等级评价模型,综合评估7个评价河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2个评价河段的风险等级为重大(Ⅱ级),5个评价河段的风险等级为较大(Ⅲ级)。从降低风险源危险性、提高风险控制有效性等方面提出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管控对策措施。本研究为降低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提供了支撑,对发挥工程综合效益、保障受水区供水安全、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引江济淮工程 突发水污染事件 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述 王辉 +3 位作者 张泰赫 范嘉懿 刘爽 王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5,62,共9页
开展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对发挥引调水工程综合效益、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能反映风险源特征和风险受... 开展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对发挥引调水工程综合效益、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能反映风险源特征和风险受体特性的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云模型的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等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结果表明,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较低,有5个评价河段的风险等级均为一般(Ⅳ级),2个评价河段的风险等级为重大(Ⅱ级),与从风险源危险性、风险受体易损性、风险控制有效性等3个方面开展的定性评价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价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事件 调水工程 云模型 风险评价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宿州公司:靠前服务助力引江济淮工程建设
7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1期9-9,共1页
2024年10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引江济淮二期输水工程施工现场,国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员工同步配合开展10 kV邵庄115线路小邵庄支线的线路迁改工作,在电力杆塔上安装真空开关,把线路两端断开,改为使用电缆接入,为输水工程铺设管道提前... 2024年10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引江济淮二期输水工程施工现场,国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员工同步配合开展10 kV邵庄115线路小邵庄支线的线路迁改工作,在电力杆塔上安装真空开关,把线路两端断开,改为使用电缆接入,为输水工程铺设管道提前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开关 引江济淮工程 线路迁改 铺设管道 电力杆塔 供电公司 安徽宿州 砀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道边坡膨胀土开裂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国维 李亚帅 +3 位作者 袁俊平 吴建涛 曹雪山 吴少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4-161,共8页
为合理确定膨胀土边坡加固措施,需研究膨胀土在自然条件下的土体裂隙演化规律。该文结合引江济淮试验工程,就新开挖暴露的膨胀土边坡进行裂隙开展观测试验,定量分析在自然条件下膨胀土边坡裂隙开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膨胀土边坡表面... 为合理确定膨胀土边坡加固措施,需研究膨胀土在自然条件下的土体裂隙演化规律。该文结合引江济淮试验工程,就新开挖暴露的膨胀土边坡进行裂隙开展观测试验,定量分析在自然条件下膨胀土边坡裂隙开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膨胀土边坡表面裂隙率主要受含水率控制;初次脱湿情况下,土体表面裂隙率与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且随暴露时间增加,土体表面裂隙率发展存在一个近似极限稳定值,降雨短暂影响表面裂隙发展过程;膨胀土裂隙沿深度方向的开裂速率与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分别呈现正、负相关关系;坡比对裂隙深度的开展存在影响,主要发生在土体开裂初期;单条裂隙沿深度方向呈现"V"字型状态,相同失水条件下,膨胀性高的土体开裂深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裂隙 图像识别 膨胀土 边坡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GA-Ⅲ的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陶洁 王沛霖 +2 位作者 王辉 袁建文 左其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水的引入可极大地缓解受水区供需矛盾,规划年2030年、2040年缺水率可分别降至10.43%、5.47%,并有助于优化供水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耦合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度最大的方案4为最优方案,方案4规划年地下水供水占比分别下降至53.32%、46.59%;A-NSGA-Ⅲ在解决多目标高维水资源配置问题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优化方案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耦合协调 A-NSGA-Ⅲ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雷晓辉 张利娜 +3 位作者 纪毅 孙嘉辉 沈登乐 王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生态,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模拟模型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模型,利用遗传学算法优化引江济巢段的双线引江比... 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生态,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模拟模型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模型,利用遗传学算法优化引江济巢段的双线引江比例。从来水条件和用水规划两个方面分析年调度模型可能的情景,构建典型年调度情景集合,具体包括: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的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针对全部调度情景,采用年调度模型进行模拟获取不同情景下的年调度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引供水结果、分区段调度结果、湖泊调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调度运行和调度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水资源调度 调度情景 正反模拟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左其亭 杨振龙 +2 位作者 路振广 王敏 陶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7,75,共10页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9个县(区),构建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障碍度模型辨析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9个县(区),构建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障碍度模型辨析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制约因素,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县(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集聚性特征。结果表明: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dex,WREI)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幅为3.55%;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用水占比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WREI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作用,空间集聚性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水资源利用效率 SMI-P 障碍因子分析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湖泊调蓄的引江济淮工程旬水量调度方案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超 孔令仲 +4 位作者 朱双 陈广明 陈曦 孙嘉辉 雷晓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为挖掘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湖泊调蓄能力在保障供水、降低泵站输水能耗方面的潜力,开展考虑湖泊调蓄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旬水量调度研究,构建考虑湖泊调蓄的泵站-湖泊多目标旬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制定满足用水单元缺... 为挖掘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湖泊调蓄能力在保障供水、降低泵站输水能耗方面的潜力,开展考虑湖泊调蓄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旬水量调度研究,构建考虑湖泊调蓄的泵站-湖泊多目标旬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制定满足用水单元缺水量最少、泵站能耗最小和湖泊不平衡量最小的泵站-湖泊联合调度方案。分析引江济淮工程调度运行的不同典型运行工况,以自流引江工况为例讨论考虑湖泊调蓄的旬水量调度方案的优势。结果表明,考虑湖泊调蓄的调度方案能有效提高供水保证率、降低泵站总输水能耗,可为引江济淮工程运行调度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湖泊调蓄 泵站输水能耗 跨流域调水工程 旬水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尔指数的水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陶洁 张李婷 +2 位作者 左其亭 冯跃华 张玉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水资源的公平性配置对促进区域水资源量与经济社会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泰尔指数表征区域间和区域内用水户间不同层面配水的公平性,以缺水率最小、经济效益最大、公平性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引江济淮工... 水资源的公平性配置对促进区域水资源量与经济社会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泰尔指数表征区域间和区域内用水户间不同层面配水的公平性,以缺水率最小、经济效益最大、公平性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实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工程调水后,规划年2030年和2040年河南段受水区缺水率降低为10.42%和5.48%,有效调整了水源供水结构,缓解了地下水超采、生态用水被挤占等问题;规划年2030年和2040年河南段受水区泰尔指数分别为0.479和0.420,水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到明显提升,区域内不同用水户间的差异是影响河南段受水区水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泰尔指数 空间均衡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软弱夹层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甘旭东 龚壁卫 +2 位作者 胡波 李波 刘明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5-149,156,共6页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局部存在顺坡向缓倾角夹层,施工期部分深挖方河渠因开挖时间长,已经出现了局部滑坡,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与夹层岩土体在大变形条件下强度已接近残余状态有关。为了分析夹层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对滑坡渠段的原状地层...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局部存在顺坡向缓倾角夹层,施工期部分深挖方河渠因开挖时间长,已经出现了局部滑坡,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与夹层岩土体在大变形条件下强度已接近残余状态有关。为了分析夹层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对滑坡渠段的原状地层进行了取样,分析了渠坡软弱夹层的强度特性,并结合实际工程断面开展边坡稳定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建议。研究表明,本工程渠坡稳定性取决于渠坡软弱夹层的位置、倾向和力学指标,滑坡部位软弱夹层在大变形的持续作用下已处于残余强度状态,并引发了局部滑坡。为此,对本工程深挖方渠段应结合渠坡岩土的分层结构及强度特性,采用抗滑桩和锚固等支档措施进行加固,同时应做好渠坡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软弱夹层 残余强度 抗滑桩 锚固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干旱遭遇风险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志红 王辉 +4 位作者 景唤 魏令伟 江生金 王永强 王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6-1005,共10页
干旱遭遇会严重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效益发挥,为科学评估引江济淮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的干旱遭遇风险,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Copula理论构建水源区和受水区干旱指数的联... 干旱遭遇会严重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效益发挥,为科学评估引江济淮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的干旱遭遇风险,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Copula理论构建水源区和受水区干旱指数的联合分布,分析历史和未来两个区域干旱演变规律以及干旱遭遇风险变化。结果表明:1960—2020年水源区和受水区发生干旱的频率分别为27.32%和29.78%;未来情景下两个区域干旱发生频率均有明显增加,尤其高排放情景下特旱发生频率增加超过10%;非汛期水源区和受水区同时发生干旱的概率比汛期高5.49%;未来汛期和全年干旱遭遇频率预计有明显增加,非汛期干旱遭遇频率略有降低;在中高排放情景下(SSP2-4.5和SSP5-8.5),远期干旱遭遇频率相对更高。干旱遭遇风险增加对跨流域调水工程效益发挥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适应性策略,为调水工程正常运行管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干旱遭遇 COPULA理论 干旱指数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朱集站泵装置水力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钟建 徐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为提高引江济淮工程朱集站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水动力特性,保证泵站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在采用三维流场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进出水流道进行优化水力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朱集站泵装置模型的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朱... 为提高引江济淮工程朱集站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水动力特性,保证泵站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在采用三维流场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进出水流道进行优化水力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朱集站泵装置模型的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朱集站进出水流道水流流速变化均匀、流道水头损失小,泵装置模型最高效率达78.33%,水力性能优异;与泵段相比,泵装置模型最优工况点向负角度和小流量区偏移约2°。泵装置模型进口压力为临界空化余量值时,叶片工作面或背面出现了较大面积的空化泡区域。水泵的转频和叶频对泵装置模型水泵叶轮室进出口处的压力脉动幅值影响较大,对导叶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幅值影响较小。此外,为避免产生共振,泵体结构的固有频率应避开水泵的转频、叶频及其倍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立式轴流泵装置 模型试验 能量性能 空化性能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新的治水思路与水权理论规划和建设引江济淮工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青 《水利经济》 2002年第2期47-50,共4页
引江济淮工程是全国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的四条引江线路之一,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规划和建设、管理好引江济淮工程,就必须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在以节水和挖潜为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未来10-30年沿淮、淮北地区的缺水形势、调水... 引江济淮工程是全国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的四条引江线路之一,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规划和建设、管理好引江济淮工程,就必须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在以节水和挖潜为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未来10-30年沿淮、淮北地区的缺水形势、调水规模及建设时机。同时,调水必然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重大变化和利益上的重大调整,也会诱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在认真研究水权和水市场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强化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水思路 水权理论规划 引江济淮工程 江济淮 规划思路 中国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航运功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涛 彭东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59,共6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引江济淮工程是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依托江淮水运将重塑并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大背景条件下,...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引江济淮工程是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依托江淮水运将重塑并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大背景条件下,对引江济淮工程总体情况和航运工程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研究结果,阐述了引江济淮工程在保障供水、发展航运、改善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以及对发展航运事业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航运发展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工程航运功能的对策和建议,包括编制航运专项规划、研究交汇水域通航问题、建立健全航运管理体制机制、综合考虑区域航运长远发展和重视水运绿色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功能 航运发展 水路运输 区域协调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 航运管理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运基础设施绿色化:基于引江济淮工程的生态航道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与实践
19
作者 刘哲 雷泽鑫 +3 位作者 杨燕华 杨澜宇 金轶轩 张秦英 《风景园林》 2023年第S02期39-45,共7页
【目的】作为主要的水运基础设施,运河通过人工建设连接不同的水域或流域,从而满足航运、引水、灌溉等功能性要求。随着绿色化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运河航道建设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最小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标... 【目的】作为主要的水运基础设施,运河通过人工建设连接不同的水域或流域,从而满足航运、引水、灌溉等功能性要求。随着绿色化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运河航道建设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最小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标,促进生态保护与景观利用。【方法】以国家级大型运河航道实践——“引江济淮”工程为例,基于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叠图分析,利用地形、气候、植被、人文景观资源等信息,对运河沿线的空间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依托运河开挖后形成的线性空间,提出以恢复生态廊道连通性和廊道景观在地化为双重策略,形成七大主题展示的景观分区,选择其中的4个核心节点控制线性空间变化与景观叙事节奏,从而形成完整的运河生态-人文景观建设路径。【结论】通过全面分析运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充分融合运河的生态修复与文化属性,探索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运河航道生态景观构建策略,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建设绿色生态水运基础设施提供景观规划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生态廊道 绿色基础设施 GIS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泵站系统长期服役风险评估
20
作者 景唤 王永智 +3 位作者 宋志红 王辉 方俊 王永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4-1183,共10页
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泵站系统长期服役主要风险源及作用关系进行识别,以归纳的风险要素类别为基础,采用层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依次确定泵站系统长期服役风险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风险率等级赋分标准,建立引江济淮工... 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泵站系统长期服役主要风险源及作用关系进行识别,以归纳的风险要素类别为基础,采用层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依次确定泵站系统长期服役风险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风险率等级赋分标准,建立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泵站系统长期服役风险评估方法;基于收集的泵站系统工程特性、防洪设计参数等资料,运用构建的评估方法对袁桥、赵楼、试量、后陈楼和七里桥泵站长期服役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级泵站长期服役风险率均在(1,2]级,总体风险较低。然而,由于泵站多为串联关系且上游泵站的设计规模往往大于下游泵站,一旦上游泵站失效,下游泵站均受影响,泵站设计规模的空间差异和结构关系将显著增加系统运行风险,在后续的风险控制及运行管理中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泵站系统 长期服役风险 指标体系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