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研究
1
作者 甘容 刘进翰 +3 位作者 顾长宽 王辉 路学永 陶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0,共10页
为推进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受水区的高质量发展,需开展水资源调度与配置研究。采用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配置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构建了多水源、多用户、多部门的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构建引江济... 为推进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受水区的高质量发展,需开展水资源调度与配置研究。采用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配置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构建了多水源、多用户、多部门的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构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基于调度模型求解的工程调水量构建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NSGA-Ⅲ算法求解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资源配置结果优选出3种不同侧重目标的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水调入后可极大缓解受水区的用水压力,在50%、75%、95%来水保证率下受水区平均缺水率为2.1%、4.0%、12.3%,有效改善了受水区地下水超采、生态用水挤占等问题;在节能方案下,3种保证率能耗降低率分别为3.75%、8.41%、0.91%,表明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配置相结合的建模方式可以在工程完成调水任务的同时优选更加节能的方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济淮工程河南 水资源优化调度 水资源优化配置 跨流域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赫 刘进翰 +3 位作者 左其亭 甘容 王辉 冯跃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为强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统一调配,基于Spring Boot和Vue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利用天地图API、WebGL、Echarts等技术设计研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从设计思路、功能界面、关键技术3个角度论述系统设计思路和... 为强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统一调配,基于Spring Boot和Vue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利用天地图API、WebGL、Echarts等技术设计研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从设计思路、功能界面、关键技术3个角度论述系统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从而实现地理信息服务、供需水预测、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调度等功能,实现水量分配可视化、运行调度智能化和跨流域调水管控一体化。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受水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解决了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跨流域调水的配置难题,为受水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济淮工程(河南) 水资源调配系统 Spring Boot框架 Vue框架 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 水资源和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多目标水量优化调度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志红 刘渊 +5 位作者 江生金 蒋恒 方俊 陈钊 王永强 王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涉及河道、闸泵、管道和调蓄水库,约束条件复杂,常规的优化调度算法难以搜索可行解,求解效率低。选用受水区缺水率平均值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和受水区缺水率标准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从供水保障、供水成本和公平...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涉及河道、闸泵、管道和调蓄水库,约束条件复杂,常规的优化调度算法难以搜索可行解,求解效率低。选用受水区缺水率平均值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和受水区缺水率标准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从供水保障、供水成本和公平性角度构建多目标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可行搜索思路,结合逆序演算和顺序演算过程对约束条件进行处理,引入决策系数,通过映射关系使搜索空间保持在可行域中,结合多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NSGA-II)进行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并采用熵权法进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基于可行搜索的NSGA-II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复杂调度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综合考虑多个目标的最优方案相对单目标方案更加合理,结果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济淮工程(河南) 可行搜索 多目标 水量优化调度 NSGA-I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分析——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山 王辉 +4 位作者 程卫帅 刘渊 范嘉懿 王永强 桑连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8,共11页
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在确定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的单项风险;在考虑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的相互影响后,基于改进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分析安全-... 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在确定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的单项风险;在考虑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的相互影响后,基于改进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结果表明:当分析单项风险时,安全、进度和投资风险的评价结果均为一般风险;当分析系统风险时,得到安全风险>进度风险>投资风险;进一步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准则层和指标层,安全风险的现场风险中施工技术方案风险排序第一,是后续风险管控的重点。本研究为提高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的可靠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出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风险 改进综合风险评价法 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 调水工程 江济淮工程(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分析——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姚果 赵子昂 +3 位作者 陈喆 蒋恒 郭深深 陈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8,共8页
从交通事故风险、污水排入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方面识别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源,建立适应性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和风险等级评价模型,综合评估7个评价河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2个评... 从交通事故风险、污水排入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方面识别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源,建立适应性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和风险等级评价模型,综合评估7个评价河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2个评价河段的风险等级为重大(Ⅱ级),5个评价河段的风险等级为较大(Ⅲ级)。从降低风险源危险性、提高风险控制有效性等方面提出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管控对策措施。本研究为降低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提供了支撑,对发挥工程综合效益、保障受水区供水安全、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江济淮工程 突发水污染事件 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述 王辉 +3 位作者 张泰赫 范嘉懿 刘爽 王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5,62,共9页
开展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对发挥引调水工程综合效益、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能反映风险源特征和风险受... 开展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对发挥引调水工程综合效益、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能反映风险源特征和风险受体特性的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云模型的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等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结果表明,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较低,有5个评价河段的风险等级均为一般(Ⅳ级),2个评价河段的风险等级为重大(Ⅱ级),与从风险源危险性、风险受体易损性、风险控制有效性等3个方面开展的定性评价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价引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事件 调水工程 云模型 风险评价 江济淮工程(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GA-Ⅲ的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陶洁 王沛霖 +2 位作者 王辉 袁建文 左其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水的引入可极大地缓解受水区供需矛盾,规划年2030年、2040年缺水率可分别降至10.43%、5.47%,并有助于优化供水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耦合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度最大的方案4为最优方案,方案4规划年地下水供水占比分别下降至53.32%、46.59%;A-NSGA-Ⅲ在解决多目标高维水资源配置问题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优化方案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耦合协调 A-NSGA-Ⅲ 江济淮工程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尔指数的水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陶洁 张李婷 +2 位作者 左其亭 冯跃华 张玉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水资源的公平性配置对促进区域水资源量与经济社会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泰尔指数表征区域间和区域内用水户间不同层面配水的公平性,以缺水率最小、经济效益最大、公平性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引江济淮工... 水资源的公平性配置对促进区域水资源量与经济社会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泰尔指数表征区域间和区域内用水户间不同层面配水的公平性,以缺水率最小、经济效益最大、公平性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实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工程调水后,规划年2030年和2040年河南段受水区缺水率降低为10.42%和5.48%,有效调整了水源供水结构,缓解了地下水超采、生态用水被挤占等问题;规划年2030年和2040年河南段受水区泰尔指数分别为0.479和0.420,水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到明显提升,区域内不同用水户间的差异是影响河南段受水区水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泰尔指数 空间均衡 江济淮工程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关键环节--以引江济淮(河南段)工程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立强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5期18-21,共4页
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是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时的主要依据,也是验收的参照基础。分析了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及当前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多项大型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经验,提出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的范围和重... 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是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时的主要依据,也是验收的参照基础。分析了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及当前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多项大型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经验,提出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的范围和重点,通过引江济淮(河南段)工程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实践,探讨大型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工程 水土保持 施工图设计 江济淮(河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泵站系统长期服役风险评估
10
作者 景唤 王永智 +3 位作者 宋志红 王辉 方俊 王永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4-1183,共10页
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泵站系统长期服役主要风险源及作用关系进行识别,以归纳的风险要素类别为基础,采用层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依次确定泵站系统长期服役风险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风险率等级赋分标准,建立引江济淮工... 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泵站系统长期服役主要风险源及作用关系进行识别,以归纳的风险要素类别为基础,采用层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依次确定泵站系统长期服役风险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风险率等级赋分标准,建立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泵站系统长期服役风险评估方法;基于收集的泵站系统工程特性、防洪设计参数等资料,运用构建的评估方法对袁桥、赵楼、试量、后陈楼和七里桥泵站长期服役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级泵站长期服役风险率均在(1,2]级,总体风险较低。然而,由于泵站多为串联关系且上游泵站的设计规模往往大于下游泵站,一旦上游泵站失效,下游泵站均受影响,泵站设计规模的空间差异和结构关系将显著增加系统运行风险,在后续的风险控制及运行管理中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济淮工程(河南) 泵站系统 长期服役风险 指标体系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左其亭 杨振龙 +2 位作者 路振广 王敏 陶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7,75,共10页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9个县(区),构建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障碍度模型辨析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9个县(区),构建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障碍度模型辨析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制约因素,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县(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集聚性特征。结果表明: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dex,WREI)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幅为3.55%;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用水占比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WREI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作用,空间集聚性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济淮工程河南 水资源利用效率 SMI-P 障碍因子分析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