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
1
作者 慈红卫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是灌区规划设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利计算可以了解灌溉水源天然来水情况和灌溉需水要求之间的矛盾,并确定协调这些矛盾的工程措施及规模,如灌溉面积、坝的高度、进水闸的尺寸、抽水站的装机容量等。根据实际... 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是灌区规划设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利计算可以了解灌溉水源天然来水情况和灌溉需水要求之间的矛盾,并确定协调这些矛盾的工程措施及规模,如灌溉面积、坝的高度、进水闸的尺寸、抽水站的装机容量等。根据实际经验,目前大多数采用"灌溉设计保证率"表示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而有些地区亦有用"抗旱天数"作为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灌溉工程 设计标准 保证率 抗旱天数 有坝引水 无坝引水 水利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大入秦工程——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 被引量:1
2
《河北水利》 2019年第6期27-27,共1页
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省跨流域调水的大型自流引水灌溉工程,将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大通河水调至兰州市以北约60km的秦王川地区。工程主要用于安置甘肃省东部贫困地区8万移民和解决灌区内4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改善秦王川地区的生态环境... 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省跨流域调水的大型自流引水灌溉工程,将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大通河水调至兰州市以北约60km的秦王川地区。工程主要用于安置甘肃省东部贫困地区8万移民和解决灌区内4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改善秦王川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增加植被,在兰州市北部形成绿色屏障,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流灌溉工程 引大入秦工程 跨流域调水 秦王川地区 引水灌溉工程 贫困地区 生活用水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串荡成渠 连塘为蓄
3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七门堰是位于安徽舒城县境内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2200余年。七门堰建成后,历朝历代多有地方官员增修,最终形成了七门堰、乌羊堰、片曹片责堰这“七门三堰”。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被称为... 七门堰是位于安徽舒城县境内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2200余年。七门堰建成后,历朝历代多有地方官员增修,最终形成了七门堰、乌羊堰、片曹片责堰这“七门三堰”。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被称为大别山区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规划技术的高水平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系统 汉高祖刘邦 水利工程规划 引水灌溉工程 安徽舒城 大别山区 杭埠河 都江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引水口水沙运动与引沙比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志勇 徐永年 《灌溉排水》 CSCD 2000年第1期50-55,共6页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引水口室内实验资料的分析 ,提出了引水宽度的水深分布公式 ,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引水宽度的影响 ,根据引沙比与引水宽度的关系探讨了灌渠推移质和悬移质泥沙引沙比与引水比的关系 ,所得到的关系简单实用 。
关键词 引水宽度 引沙比 引水 引水 引水灌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技术在南阳渠工程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成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甘肃省南阳渠引水灌溉工程总干渠工程中一输水隧洞需在地下水位线以下穿过具有触变性、蠕变性、强度极低的粉质壤土散体结构,属稳定性很差的特殊Ⅴ类的地质条件围岩。为解决常规的水利工程技术不能使隧洞成型这一技术难题,设计、施工中... 甘肃省南阳渠引水灌溉工程总干渠工程中一输水隧洞需在地下水位线以下穿过具有触变性、蠕变性、强度极低的粉质壤土散体结构,属稳定性很差的特殊Ⅴ类的地质条件围岩。为解决常规的水利工程技术不能使隧洞成型这一技术难题,设计、施工中采用了顶管技术,圆满地解决了特殊地质条件不能成洞的技术难题,按期、保质的完成了隧洞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围岩 长距离顶管 施工技术 南阳渠引水灌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韧性作为设计的驱动力
6
作者 郑曦 《风景园林》 2021年第7期6-7,共2页
金华白沙堤三十六堰灌区在2020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27年。灌溉农田达1.86万hm^(2),从最上游沙贩堰到最下游中济堰,横跨45 km,水位落差168 m。三十六堰的建设依循“阶梯–深潭... 金华白沙堤三十六堰灌区在2020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27年。灌溉农田达1.86万hm^(2),从最上游沙贩堰到最下游中济堰,横跨45 km,水位落差168 m。三十六堰的建设依循“阶梯–深潭”山区河流自然发育的地貌特征,在每个深潭的下游修筑堰坝,利用深潭对水流的消能作用以减小对堰坝的冲击,稳定了白沙溪的河床,并在干旱月份增加堰坝蓄水量。同时,“以潭筑堰”的方式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极高的区域生态重塑价值。不同于建设刚性大坝的方式,三十六堰更加因地制宜,以低影响介入、刚柔并济的方式多级修筑堰坝,构建了持久的区域韧性系统,彰显了传统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田 引水灌溉工程 三十六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水位落差 驱动力 白沙堤 生态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A卫星图片显示咸海首次出现干涸部分
7
《地理教学》 2014年第22期64-64,19,共2页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位于克孜勒库姆沙漠中。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引水灌溉工程导致咸海面积大幅缩减,后因各种因素咸海仍在不断缩小。美国宇航局卫星图片发现,2014年咸海首次...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位于克孜勒库姆沙漠中。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引水灌溉工程导致咸海面积大幅缩减,后因各种因素咸海仍在不断缩小。美国宇航局卫星图片发现,2014年咸海首次出现干涸部分。通过对比美国宇航局系列卫星图片可以发现,从2000年至2014年,咸海轮廓呈戏剧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图片 咸海 图片显示 NASA 干涸 美国宇航局 引水灌溉工程 北京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陂——泽被一方 护守赣抚
8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蜀有都江堰,赣有千金陂”。千金陂水利工程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长江流域鄱阳湖支流的抚河之上,始建于唐上元年间,历经唐、宋、明、清等十余次重修维护,如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代为解决“民岁苦灌”,在抚河干流上修建了引水灌溉工程... “蜀有都江堰,赣有千金陂”。千金陂水利工程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长江流域鄱阳湖支流的抚河之上,始建于唐上元年间,历经唐、宋、明、清等十余次重修维护,如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代为解决“民岁苦灌”,在抚河干流上修建了引水灌溉工程,命名华陂,之后历代不断对这座水陂进行加长加高加固等修复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灌溉工程 修复改造 江西省抚州市 都江堰 长江流域 鄱阳湖 水利工程 千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治水名人(一)
9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6-36,共1页
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孙叔敖(公元... 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水思想 中国 引水灌溉工程 名人 大洪水 政治家 领袖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千年它山堰申遗成功
10
《水利发展研究》 2015年第11期89-89,共1页
10月12日国际灌排委员会认定宁波市它山堰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位于奉化江支流鄞江镇上,是具有1180余年历史的有坝引水灌溉工程。工程体系包括渠首枢纽、渠系工程和灌排控制工程及灌渠调蓄工程。它山堰为渠首枢纽的最重要部分,... 10月12日国际灌排委员会认定宁波市它山堰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位于奉化江支流鄞江镇上,是具有1180余年历史的有坝引水灌溉工程。工程体系包括渠首枢纽、渠系工程和灌排控制工程及灌渠调蓄工程。它山堰为渠首枢纽的最重要部分,全长113.6m,整体条石砌筑,基础采用木桩及土石回填,坝下条石护坦防冲消能,坝上游一侧回填粘土防渗。它山堰拦河坝为我国水利史上首次出现的块石砌筑的重力型拦河滚水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市 引水灌溉工程 申遗 渠首枢纽 工程体系 调蓄工程 控制工程 渠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