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引力场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水潮 季彦婕 +1 位作者 董升 周继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租赁时长分布特性是公共自行车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基本特性,通过获取乘客刷卡信息数据,得到了宁波、杭州和北京3座城市多个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特性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城市、不同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分布特性差异较小,... 租赁时长分布特性是公共自行车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基本特性,通过获取乘客刷卡信息数据,得到了宁波、杭州和北京3座城市多个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特性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城市、不同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分布特性差异较小,由此表明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研究具有一般性意义.在此基础上,基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场理论,建立了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两个引力场模型,实际数据检验表明,模型1和模型2分别与租赁时长大于11 min时及小于11 min时的分布特性能较好地吻合,并得到了引力场模型的具体函数表达式.研究成果将为公共自行车系统租赁需求预测、租赁站点规划和站点车辆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自行车 租赁时长 引力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GOCE引力场模型和CNES-CLS2010平均海面高计算的稳态海面地形 被引量:6
2
作者 万晓云 于锦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50-1856,共7页
利用欧空局发布的三组GOCE引力场模型及CNES-CLS 2010平均海面高数据,计算得到了全球的稳态海面地形,进而得到了全球地转流速度图.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黑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OCE不同组解的稳定性较好,所计算的稳态海面地形的差异... 利用欧空局发布的三组GOCE引力场模型及CNES-CLS 2010平均海面高数据,计算得到了全球的稳态海面地形,进而得到了全球地转流速度图.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黑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OCE不同组解的稳定性较好,所计算的稳态海面地形的差异基本在厘米量级内,这间接表明了GOCE引力场模型提供的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达到了厘米量级.此外,通过将GOCE与GRACE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发现,GOCE可提供更多的局部信息,特别是对于流速快、水流窄的边界流,如黑潮、墨西哥湾流等,GOCE所得结果更加清晰,速度也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CE引力场模型 稳态海面地形 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引力场建模技术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尚海滨 韦炳威 卢榉承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9-372,M0001,M0002,共16页
针对小天体引力场建模问题,回顾了不同学者对引力场计算问题的认识与发展,阐释了不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不足;探讨了双小行星系统附近的引力场建模技术与双小行星系统动力学的关系,梳理了双小行星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引力相互作用的建模技术... 针对小天体引力场建模问题,回顾了不同学者对引力场计算问题的认识与发展,阐释了不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不足;探讨了双小行星系统附近的引力场建模技术与双小行星系统动力学的关系,梳理了双小行星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引力相互作用的建模技术发展历程;展望了小天体引力场建模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 引力场模型 双小行星系统 引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6-DOF小行星着陆轨迹序列凸优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初彦峰 穆荣军 +1 位作者 梁浩 崔乃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针对6自由度的小行星动力着陆多约束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凸优化的小行星着陆轨迹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多面体引力场模型计算小行星的引力场,其可用于描述任意形状的小行星引力场,且比质点群法和球谐函数展开法等方法计算精度... 针对6自由度的小行星动力着陆多约束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凸优化的小行星着陆轨迹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多面体引力场模型计算小行星的引力场,其可用于描述任意形状的小行星引力场,且比质点群法和球谐函数展开法等方法计算精度更高。为了在凸约束下解决小行星着陆过程燃料消耗最优问题,通过对探测器动力学模型及其约束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将原来的非凸连续时间优化问题转化为凸化的子问题,即二阶锥规划问题(SOCP);然后引入了虚拟控制项和信赖域,以增强算法的鲁棒性。通过在形状不规则小行星上的着陆模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满足各项约束条件,可实现高精度着陆和燃料消耗最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着陆 多面体引力场模型 6自由度 序列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小行星系统表面动力学环境分析
5
作者 王雅平 王悦 +3 位作者 吴晓杰 甘庆波 杨志涛 张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0-950,共11页
双小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探测价值,揭示其表面动力学环境是实现表面巡游探测的关键。相比于单小行星,双星系统成员间的摄动作用对表面动力学环境存在影响,需要加以专门的分析和研究。以近地双小行星系统(66391)Moshu... 双小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探测价值,揭示其表面动力学环境是实现表面巡游探测的关键。相比于单小行星,双星系统成员间的摄动作用对表面动力学环境存在影响,需要加以专门的分析和研究。以近地双小行星系统(66391)Moshup为例,主、次星均采用多面体引力场模型,通过推导质点在主、次星表面附近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出主、次星的表面等效重力和表面坡度,以及表面各点处的最小和最大起飞速度,分析分布规律和成因,特别关注次星对高速旋转主星的周期性潮汐力的影响。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主星和次星分析适合探测器着陆和表面巡游的区域。结果表明:由于旋转离心力的影响,主、次星表面的等效重力分布有随纬度减小而降低的趋势,而坡度主要与局部地形相关,主星的北极高纬度区域和次星南北纬80°以上的区域坡度小,且等效重力较大,适合作为探测器的着陆点或开展表面巡游;次星潮汐力对主星表面重力存在周期性影响;主星表面大部分区域的最小起飞速度小于0.3 m/s,次星表面大部分区域的最小起飞速度在0.10~0.25 m/s之间。由于自转影响,主、次星的最小起飞速度方向几乎全部朝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小行星系统 多面体引力场模型 等效重力 表面坡度 起飞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Web信息检索的虚核文本分类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静 杨小帆 孙启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82-184,187,共4页
提出一种虚核文本分类算法。通过单类别下标记数据的特征词频计算该类别虚核在每个特征项处的特征引力场强,进而获得类别虚核,根据类别虚核对待标记文本产生的引力大小判断其所属类别。实验结果表明,与k近邻算法和朴素贝叶斯算法相比,... 提出一种虚核文本分类算法。通过单类别下标记数据的特征词频计算该类别虚核在每个特征项处的特征引力场强,进而获得类别虚核,根据类别虚核对待标记文本产生的引力大小判断其所属类别。实验结果表明,与k近邻算法和朴素贝叶斯算法相比,虚核算法在分类精度和时间开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检索 文本分类 特征选择 向量空间模型 引力场模型 虚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力式火星探测器进入轨迹优化设计仿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涛 南英 胡海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9,共8页
针对升力式火星探测器在其完成星际转移轨道之后,由预定进入点开始反冲制动改变运行轨道进入火星大气,设计并仿真了进入段的轨迹优化。根据火星的大气密度及引力场参数,建立相应的火星大气模型及引力场模型,确定了升力式火星探测器的运... 针对升力式火星探测器在其完成星际转移轨道之后,由预定进入点开始反冲制动改变运行轨道进入火星大气,设计并仿真了进入段的轨迹优化。根据火星的大气密度及引力场参数,建立相应的火星大气模型及引力场模型,确定了升力式火星探测器的运动方程。在满足进入过程的约束条件下,采用遗传算法对进入轨道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不同的推力发动机制动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推力方案二能够实现性能指标最优,并求得着陆速度为13.6m/s,最终实现了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的软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优化 大气模型 引力场模型 遗传算法 火星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干航路网络规划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戴福青 万小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为了提高全国民航可用空域的利用率和运行效能,针对民航运输的特点,通过建立城市民航运输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阻抗函数对引力模型进行改进。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我国主干航路网络系统,并根据我国的城市地理分布对航路网结构进行... 为了提高全国民航可用空域的利用率和运行效能,针对民航运输的特点,通过建立城市民航运输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阻抗函数对引力模型进行改进。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我国主干航路网络系统,并根据我国的城市地理分布对航路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最后通过与现行网络的性能指标对比,证明利用改进引力模型构建和优化的航路网方案的网络安全性、网络总长度、航路利用率、网络连接度等指标都明显优于现行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规划 主干航路网络 引力场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和零偏误差标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承明 曾占魁 +1 位作者 舒嵘 张一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2-585,共4页
为了确保静电加速度计长期在轨工作,结合非线性Batch估计算法,研究了静电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和零偏误差标定。首先,充分考虑静电加速度计量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源并进行分析,建立了静电加速度计在动态设计良好并进入稳态后,卫星姿... 为了确保静电加速度计长期在轨工作,结合非线性Batch估计算法,研究了静电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和零偏误差标定。首先,充分考虑静电加速度计量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源并进行分析,建立了静电加速度计在动态设计良好并进入稳态后,卫星姿态稳定度优于0.01°/s,卫星质心保持精度优于2mm的情况下的量测模型。然后,将高精度地球引力场模型和静电加速度计量测数据代入非线性Batch估计算法的的动力学方程中,将GPS量测数据代入非线性Batch估计算法的量测方程中,建立了静电加速度计标定因数和零偏误差标定模型。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其标定精度可达到0.2%,具有一定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ch估计算法 静电加速度计 标度因数 零偏误差 地球引力场模型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星间距离测量的仿真
10
作者 Jeongrae Kim Kevin W.Key +1 位作者 Byron D.Tapley 韩冬 《控制工程(北京)》 2004年第1期28-35,11,共9页
重力测量和气候实验卫星(GRACE)是一项专用的航天任务,它的任务目标是绘制高精度的地球引力场模型。主要的测量手段是使用双单向微波测距系统测量两颗共轨卫星间距离的变化,并通过两个单向测距系统的组合,使振荡器漂移的影响达到最小。... 重力测量和气候实验卫星(GRACE)是一项专用的航天任务,它的任务目标是绘制高精度的地球引力场模型。主要的测量手段是使用双单向微波测距系统测量两颗共轨卫星间距离的变化,并通过两个单向测距系统的组合,使振荡器漂移的影响达到最小。本文使用全面的误差模型对相位测量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使用双单向测距系统能得到较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测量 气候实验卫星 高精度 星间距离测量 地球引力场模型 双单向测距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