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斑胸草雀弓状皮质栎核投射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性别差异
1
作者 范博强 侯国强 +1 位作者 潘璇 李东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2,117,共5页
利用离体脑片膜片钳技术检测RA投射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主动和被动特性,对其性别差异进行探讨,发现鸣禽RA投射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在发放频率和诱发动作电位幅值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 成年斑胸草雀 弓状皮质栎投射神经元 电生理特性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毁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对大鼠应激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印其章 郭试瑜 +1 位作者 邸石 于烽生 《心理学报》 198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本文用不能躲避的间歇脚底电刺激引起大鼠应激,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镇痛效应,研究下丘脑弓状核(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中缝背核(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和蓝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 本文用不能躲避的间歇脚底电刺激引起大鼠应激,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镇痛效应,研究下丘脑弓状核(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中缝背核(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和蓝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部位之一)与应激镇痛的关系。 用新生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钠的方法损毁弓状核后,用海人酸和电解两种方法损毁中缝背核或蓝斑后,应激镇痛效应均明显减弱。由于谷氨酸-钠和海人酸只选择性地损毁神经元胞体,故认为脑内的β-内啡肽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均参与应激的行为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 蓝斑 下丘脑弓状 脑内 新生大鼠 神经元胞体 电刺激 海人酸 弓状核神经元 应激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