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海派文学的弄堂文化景观
被引量:
5
1
作者
应光耀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7-20,共4页
我以为,与其讨论什么是海派文学,还不如换个角度,问一下海派文学还有什么可读的?我以为,如果要谈论海派文学,弄堂景观已经成了不能不大谈特谈的对象.这是因为,除了海派文学整体面貌的变化外,新时期海派文学中弄堂文化景观的创作成就,是...
我以为,与其讨论什么是海派文学,还不如换个角度,问一下海派文学还有什么可读的?我以为,如果要谈论海派文学,弄堂景观已经成了不能不大谈特谈的对象.这是因为,除了海派文学整体面貌的变化外,新时期海派文学中弄堂文化景观的创作成就,是引起文坛关注的一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弄堂文化
景观
中篇小说
海派作家
创作研究
王安忆
新时期
人物命运
海派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渐行渐浓的“上海味”——八十年代《上海文学》的上海想像
被引量:
1
2
作者
章妮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2期68-75,共8页
经过长期的"改造",上海"东方巴黎"和"冒险家的乐园"的传奇色彩已然淡化、消隐。在八十年代初的《上海文学》中,它不仅褪去了曾经的"十里洋场"的都市韵味,而且丧失了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资格,而&...
经过长期的"改造",上海"东方巴黎"和"冒险家的乐园"的传奇色彩已然淡化、消隐。在八十年代初的《上海文学》中,它不仅褪去了曾经的"十里洋场"的都市韵味,而且丧失了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资格,而"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上海文学
弄堂文化
上海形象
上海人
文化
生态
城市
文化
审美对象
想像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海派文学的弄堂文化景观
被引量:
5
1
作者
应光耀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7-20,共4页
文摘
我以为,与其讨论什么是海派文学,还不如换个角度,问一下海派文学还有什么可读的?我以为,如果要谈论海派文学,弄堂景观已经成了不能不大谈特谈的对象.这是因为,除了海派文学整体面貌的变化外,新时期海派文学中弄堂文化景观的创作成就,是引起文坛关注的一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
海派文学
弄堂文化
景观
中篇小说
海派作家
创作研究
王安忆
新时期
人物命运
海派
文化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渐行渐浓的“上海味”——八十年代《上海文学》的上海想像
被引量:
1
2
作者
章妮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2期68-75,共8页
文摘
经过长期的"改造",上海"东方巴黎"和"冒险家的乐园"的传奇色彩已然淡化、消隐。在八十年代初的《上海文学》中,它不仅褪去了曾经的"十里洋场"的都市韵味,而且丧失了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资格,而"沦"
关键词
八十年代
上海文学
弄堂文化
上海形象
上海人
文化
生态
城市
文化
审美对象
想像
公共空间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海派文学的弄堂文化景观
应光耀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渐行渐浓的“上海味”——八十年代《上海文学》的上海想像
章妮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