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和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与玉米醇溶蛋白的结合特性和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廉笛 崔晶晶 +4 位作者 李媛 杜雨桐 王苏青 王梅姿 李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9-637,共9页
利用光谱分析和计算机模方法拟研究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和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与玉米醇溶蛋白(Zein)的结合行为以及两种黄酮-Zein体系的稳定性,并揭示两种黄酮与Zein的最佳结合模式、结合位点及形成复合物... 利用光谱分析和计算机模方法拟研究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和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与玉米醇溶蛋白(Zein)的结合行为以及两种黄酮-Zein体系的稳定性,并揭示两种黄酮与Zein的最佳结合模式、结合位点及形成复合物体系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黄酮均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Zein结合,导致蛋白固有荧光发生静态猝灭,从而改变蛋白二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 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 多光谱分析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治芳 温奎申 +4 位作者 赵建军 雍婧姣 高晓娟 王汉卿 张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75-177,18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水分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指导沙棘提取物生产实践。[方法]分别采用烘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沙棘提取物中水分、总黄酮、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含量。[结果]冷冻干...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水分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指导沙棘提取物生产实践。[方法]分别采用烘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沙棘提取物中水分、总黄酮、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含量。[结果]冷冻干燥提取物中水分含量最低,总黄酮和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的含水量、活性成分含量产生一定程度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沙棘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提取物 干燥方法 水分 总黄酮 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邓银华 徐康平 +1 位作者 章为 谭桂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利用多种柱层析方法,从山豆根中分得5个化合物。经过理化及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L 高丽槐素( 1)、红车轴草苷( 2 )、槲皮素( 3)、芦丁( 4 )和异鼠李素 3 芸香糖甙( 5 )。其中化合物3。
关键词 山豆根 L-高丽槐素 红车轴草苷 槲皮素 芦丁 异鼠李素-3-芸香糖甙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HPLC对不同产地南葶苈子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乔璐 韩盼盼 +6 位作者 王若晨 赵博宇 周春亚 刘瑞娜 张瑞 张雨晴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2,I0017,I0018,共7页
目的创建一种能够快速测定南葶苈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H),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quercetin-3-O-beta-D-glucose-7-O-beta-D-gentiobioside,QGG),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 目的创建一种能够快速测定南葶苈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H),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quercetin-3-O-beta-D-glucose-7-O-beta-D-gentiobioside,QGG),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glucoside,IG),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QG)4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南葶苈子样品中SH、QGG、IG、QG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建立南葶苈子中SH、QGG、IG、QG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所创建的QGG、QG、IG、SH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70、0.9266、0.8086、0.8289;校正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0.0100、0.00263、0.00313、0.111;验证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0139、0.00715、0.00395、0.0860。其中SH的特征光谱为9100~6100 cm-1;QGG的特征光谱为7300~5500 cm-1;IG的特征光谱为9500~6700 cm-1;QG的特征光谱为8200~5100 cm-1。结论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建立的定量模型,能够对南葶苈子药材中QGG、QG、IG、SH的含量进行无损测定。此外通过近红外光谱PCA分析发现道地产地南葶苈子与非道地产地南葶苈子的差异较大,道地产地南葶苈子之间的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葶苈子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 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芥子碱硫氰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