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尹姝心 艾国平 +2 位作者 常青 杨伟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研究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DNALadder、DAPI细胞核染色检测F11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p53的表达。结果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可诱导... 目的研究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DNALadder、DAPI细胞核染色检测F11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p53的表达。结果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增加Caspase-3和PARP蛋白的表达(P<0.01),抑制p53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诱导MCF-7发生凋亡,可能是通过诱导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的增加,抑制p53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 MCF-7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异黄酮改构化合物对人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诚 常青 +1 位作者 张丽龙 艾国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观察4种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8、F11、ZF3和ZF7)对人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二次筛网过滤法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MTT法检测并比较4种化合物对人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 目的观察4种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8、F11、ZF3和ZF7)对人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二次筛网过滤法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MTT法检测并比较4种化合物对人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培养原代人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并稳定传代。4种异黄酮化合物作用于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24h后,低剂量(25μmol/L)F8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中高剂量(50、100μmol/L)F11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作用48h后,中剂量(50μmol/L)F11和ZF3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高剂量(100μmol/L)化合物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作用72h后,除低剂量(25μmol/L)F8、ZF3和ZF7未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外(P>0.05),各化合物在不同剂量下均抑制细胞增殖效应(P<0.05);该生物学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4种异黄酮化合物在一定剂量下作用一段时间后可抑制人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增殖。F11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雌激素效应初步研究
3
作者 陈诚 王琳 +1 位作者 艾国平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异黄改构化合物F11的雌激素效应。方法构建去双卵巢大鼠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F11[15、50、150 mg/(kg.d)3个剂量组(F11-15组、F11-50组、F11-150组)]共10周,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E2)和假手术组,统计分析各组大鼠... 目的初步研究异黄改构化合物F11的雌激素效应。方法构建去双卵巢大鼠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F11[15、50、150 mg/(kg.d)3个剂量组(F11-15组、F11-50组、F11-150组)]共10周,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E2)和假手术组,统计分析各组大鼠子宫湿质量/体质量情况,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阴道涂片和子宫内膜变化情况;Westernblot检测子宫内膜组织ERα和ERβ的表达情况。结果 F11-50及F11-150组大鼠子宫湿质量/体质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F11-150组与E2和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别(P>0.05)。阴性对照组大鼠阴道涂片以炎细胞为主,F11各组以角化上皮细胞为主,与E2和假手术组相似;F11各组较阴性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增多,腺腔增大,F11-150组与E2和假手术组相似。F11各组ERα及ERβ蛋白表达均强于阴性对照组(P<0.05),其中ERα表达弱于E2和假手术组(P<0.01),而F11-150组ERβ的表达强于E2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 F11在增加去双卵巢大鼠子宫湿质量、阴道上皮成熟及子宫内膜ER的表达等方面均表现出雌激素效应,该效应主要通过ERβ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 雌激素生物学效应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对去势大鼠乳腺的影响
4
作者 尹妹心 艾国平 +4 位作者 粟永萍 张丽龙 杨伟 陈诚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对去势大鼠乳腺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制作去势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雌二醇组、F11组、假手术组,腹腔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2周,每4周测血清中雌二醇含量,12周后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观察乳... 目的探讨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对去势大鼠乳腺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制作去势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雌二醇组、F11组、假手术组,腹腔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2周,每4周测血清中雌二醇含量,12周后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观察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PCNA、ERα、ERβ表达情况。结果F11早期可使血清E2升高;减缓去势大鼠乳腺组织的萎缩;可上调ERβ及PCNA在去势大鼠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论F11有类似雌激素样作用,能有效缓解去势大鼠乳腺的萎缩,可能是通过上调ERβ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 去势大鼠 大鼠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