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准噶尔荒漠6种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关系
被引量:84
- 1
-
-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8,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05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954200)资助
-
文摘
类短命植物是我国荒漠植物区系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准噶尔荒漠是类短命植物在中亚干旱区分布的最东端。目前关于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研究较少。选择了百合科的小山蒜、棱叶韭、粗柄独尾草、黑鳞顶冰花、伊犁郁金香以及菊科的细叶鸦葱共6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其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异同。结果表明,6种类短命植物单株总生物量在0.628~21.144g之间,根冠比在0.355~3.066之间,叶片生物量比例在0.092~0.289之间,繁殖分配比例在0.111~0.649之间。6种植物用于繁殖器官和光合器官的生物量分配各不相同,表明不同科、不同属及同属不同种之间的生物量大小及器官分配比例无一致规律。大部分物种根冠比随个体增大而显著下降,而繁殖分配则呈显著的异速增加的趋势。6种植物器官生物量间(共45对)大部分(40对)表现为等速生长关系(即异速生长指数为1),而且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间及叶片与地下生物量间还各自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0.8764和0.8585),表现出强烈的功能趋同性。但6个物种间没有出现完全一致的相关生长关系,这可能归因于由系统分类地位决定的遗传特性的差异。
-
关键词
生活型
类短命植物
生物量
异速生长指数
繁殖分配
准噶尔荒漠
-
Keywords
life-form
ephemeroid plant
biomass
gar Basin allometric scaling exponent
reproduction allocation
Jung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3种棒果芥属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分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邱东
周桂玲
刘同业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新疆阿勒泰市农业局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5-22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038)
-
文摘
类短命植物是准噶尔荒漠早春草本植物类群的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研究其生物量分配和异速生长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类短命植物的生存策略与生态功能。以棒果芥(Sterigmostemum tomentosum)、福海棒果芥(S.fuhaiense)和黄花棒果芥(S.sulfureum)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获取野外成株全株生物量,对三者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及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均差异明显。福海棒果芥生物量最大,但根冠比(R/S)和叶冠比(L/S)最小;棒果芥生物量最小,但L/S最大;黄花棒果芥则具有最大的R/S。棒果芥和黄花棒果芥的根冠比(R/S)均随个体的增大而显著下降,表明二者地上(AGB)与地下生物量(BGB)分配受到个体大小的强烈影响。福海棒果芥AGB-BGB间为等速生长关系(幂指数α=1),而另外2种均为异速生长关系;棒果芥、福海棒果芥的叶生物量(LB)与AGB间为等速生长关系,而黄花棒果芥符合异速生长关系(α<1);3个物种的LB-BGB间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0.816),表现出强烈的功能趋同性。总之,3个物种间的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没有一致规律,但体现了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的特点。
-
关键词
棒果芥
福海棒果芥
黄花棒果芥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指数
类短命植物
-
Keywords
Sterigmostemum tomentosum
Sterigmostmum fuhaiense
Sterigmostemum sulfureum
biomass allocation
allometric scaling exponent
ephemeroid plants
-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