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指期货定价误差的均值回复性动因与信息传递——基于异质投资者假设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志刚 刘萌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传统的股指期货套利理论通常假设投资者是同质的,但实际上由于受到资本限制等原因,投资者的套利条件和套利头寸等都会表现出异质性,这对股指期货的套利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假设前提,首先探讨了定价误差的均值回复性动... 传统的股指期货套利理论通常假设投资者是同质的,但实际上由于受到资本限制等原因,投资者的套利条件和套利头寸等都会表现出异质性,这对股指期货的套利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假设前提,首先探讨了定价误差的均值回复性动因,然后运用ESTAR-EC模型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利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异质套利交易者导致了定价误差的均值回复性;股指期货市场先于现货市场对定价误差做出反应;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调整幅度也大于现货市场;负定价误差对期现货两个市场的影响大于正定价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定价误差 异质投资者 均值回复性 信息传递 ESTAR—E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投资者、噪声与金融市场波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14,30,共5页
提出了包涵噪声因素的非线性结构化人工金融市场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投资者的异质性、噪声和金融市场波动性的互动关系。结果证实投资者预期的异质性与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与复杂动力学行为,模型能够产生真实金融市... 提出了包涵噪声因素的非线性结构化人工金融市场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投资者的异质性、噪声和金融市场波动性的互动关系。结果证实投资者预期的异质性与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与复杂动力学行为,模型能够产生真实金融市场的诸多特征性事实,而且人工金融市场的这些特征都是内生现象,是市场交易过程与投资者相互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金融学 仿真研究 异质投资者 市场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交易治理与公司研发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范海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96,共20页
基于交易治理的视角,本文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整体、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交易强度以及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强度与公司研发强度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只发生在研发投资过度的公司... 基于交易治理的视角,本文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整体、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交易强度以及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强度与公司研发强度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只发生在研发投资过度的公司,研发投资不足的公司不存在类似关系,保险基金交易强度与研发强度关系不显著,而且机构投资者整体和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强度还能够显著促进公司创新效率提升。异质性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交易强度与研发强度的负相关关系主要局限于经济发达地区上市公司,而且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在影响机理方面,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和管理层财富业绩敏感性在机构投资者交易强度和研发强度的关系之间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交易治理 研发投资不足 研发投资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投资风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维安 张立党 张苏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146,共12页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中股票投资存在巨大风险和投资者缺乏可靠投资决策依据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公司治理、投资者异质信念和股票投资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公司治理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验证...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中股票投资存在巨大风险和投资者缺乏可靠投资决策依据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公司治理、投资者异质信念和股票投资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公司治理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验证了这一机制的存在。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信念的异质程度和股票的投资风险;投资者信念异质程度的降低有利于减小股票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公司治理影响股票投资风险的完全中介变量。本文结论可为研究公司治理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其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投资者异质信念 股票投资风险 中介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新红 刘利君 王倩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8,共10页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增大,其对公司内部治理产生的作用也增大,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和代理成本可以由此得到改善。采用Almeida的融资约束模型,从异质性视角出发来验证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问题...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增大,其对公司内部治理产生的作用也增大,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和代理成本可以由此得到改善。采用Almeida的融资约束模型,从异质性视角出发来验证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问题在企业中普遍存在;非国有企业中,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可以减缓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而压力敏感型作用则不明显;国有企业中,压力抵抗型与压力敏感型对减轻融资约束的作用很小或不明显。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及QFII作为机构持股时,其持股周期较长,偏好长期的稳定收益,因此更愿意参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进而缓解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异质机构投资者 非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企业治理 企业融资决策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不同期限机构投资者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洪敏 张涛 王广凯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70,共14页
根据流动性特征,本文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分别考察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长期机构投资... 根据流动性特征,本文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分别考察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短期机构投资者;(2)"短视论"不能解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机构投资者通常选择长期投资策略,更偏向投资盈利能力强、规模较大、成长能力强的企业,而不偏向于股权集中度较高、偿债能力弱的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企业技术创新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范海峰 郭葆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7-87,共11页
从退出威胁视角,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持股机构投资者数量两方面的衡量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退出威胁显著促进公司创新效率提升。在异质性方面,研究发现,相对于交易... 从退出威胁视角,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持股机构投资者数量两方面的衡量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退出威胁显著促进公司创新效率提升。在异质性方面,研究发现,相对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公司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另外,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局限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在使用Heckman两步法检验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理方面,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财富业绩敏感性在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发挥显著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既可为我国机构投资者优化对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方式,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新的依据,也为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退出威胁 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特质风险——基于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多蕾 赵友明 王治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2,共9页
本文选取上海、深圳两市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会计信息稳健性与股票特质风险关系中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会计信息稳健性能够显著抑制投资者异质信念和股票特质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显著抬高股票... 本文选取上海、深圳两市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会计信息稳健性与股票特质风险关系中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会计信息稳健性能够显著抑制投资者异质信念和股票特质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显著抬高股票特质风险,即两者显著正相关;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会计信息稳健性抑制股票特质风险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因子作用,会计信息稳健性通过直接和间接相融合的双重路径影响股票特质风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提升会计信息稳健性要求、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大违法信息披露行为处罚力度,上市公司应该贯彻信息稳健性要求、完善管理层激励与监督制度、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外部投资者要将主动学习和接受监管部门培训教育相结合,增强自身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稳健性 投资者异质信念 股票特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余平滑、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资产误定价——基于我国沪深两市2000-2012年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静 王生年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59,187,共8页
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存在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而被错误定价的"异象",导致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分析盈余平滑、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资产误定价的关系,剖析资产误定价的产... 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存在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而被错误定价的"异象",导致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分析盈余平滑、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资产误定价的关系,剖析资产误定价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资产误定价产生正向影响,盈余平滑能够缓解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资产误定价产生的正向影响;相比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股价高估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盈余平滑对异质信念与股价高估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存在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之后,这说明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对提高股票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客观公允地认识评价盈余平滑行为对降低资产误定价的积极作用,但也须对其加强管理,防止其过度运用而形成盈余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平滑 投资者异质信念 资产误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是现金分红的内生动力吗?——基于异质机构投资者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利达 张文霞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不分红或者少分红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一个突出的治理问题,激发上市公司自治型分红的内生动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揭示机构投资者是否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内生动力,以及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才是现金分红的内生动力。... 不分红或者少分红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一个突出的治理问题,激发上市公司自治型分红的内生动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揭示机构投资者是否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内生动力,以及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才是现金分红的内生动力。经验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影响不同,只有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才能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产生正向和相对持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现金分红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外部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 被引量:32
11
作者 范海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102,共12页
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研发投资数据为样本,以Altman提出的Z值模型为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独立和灰色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两种不同机构投资者对研发投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结... 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研发投资数据为样本,以Altman提出的Z值模型为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独立和灰色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两种不同机构投资者对研发投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独立机构投资者能够缓解公司代理问题,降低公司外部融资约束,并促进公司研发投资,外部融资约束在独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中显著地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与公司存在可能业务联系的灰色机构投资者则无法发挥类似作用,灰色机构投资者甚至还降低了公司研发投资。研究结果还表明,Z值与股权融资成本高度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Z值作为外部融资约束替代变量的合理性。研究结论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外部融资约束 研发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异质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利达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6,共9页
基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视角,从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偏好出发,以中国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大股东、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视角,从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偏好出发,以中国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大股东、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对异质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调节大股东对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不偏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促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发放,且能够减弱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说明中国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已经成长壮大,能够监督高管、制衡大股东,起到保护中小股东的作用;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抑制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发放,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中可能与高管、大股东合谋,共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异质机构投资者 现金分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公司研发投入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新红 刘利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7-31,共5页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不断增大,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更加积极参与企业长期研发投入活动。基于此,文章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存在显...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不断增大,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更加积极参与企业长期研发投入活动。基于此,文章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活动没有相关性;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压力抵抗型投资者能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研发投入 压力敏感型 压力抵抗型 国有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绩效——现金分红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利达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55,共6页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亦有不同。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依据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或者潜在的商业关系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度背景...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亦有不同。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依据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或者潜在的商业关系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度背景下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现金分红是否是异质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价值创造作用,使上市公司绩效提升,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导致上市公司绩效降低;我国现行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可能对现金资源不充足的上市公司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绩效 现金分红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以投资者异质信念为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征超 史光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7-188,共2页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9-2015年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与以往研究不同,用延后一年所带来的效应实证分析了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交互作用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发行对象为大股...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9-2015年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与以往研究不同,用延后一年所带来的效应实证分析了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交互作用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发行对象为大股东的定向增发显著导致过度投资;其次,投资者异质信念显著增强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定向增发 过度投资 投资者异质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证上市对标的证券收益的影响——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解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竟东 谢赤 +1 位作者 欧辉生 赵亦军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1,共5页
本文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视角解释权证上市前后标的证券的超额收益率。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异质作为一种风险性因素在权证上市前后显著影响标的证券的收益。面对权证上市的信息,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强,投资风险越大,要求的风险补偿越高,标... 本文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视角解释权证上市前后标的证券的超额收益率。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异质作为一种风险性因素在权证上市前后显著影响标的证券的收益。面对权证上市的信息,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强,投资风险越大,要求的风险补偿越高,标的证券的收益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异质 权证上市 标的证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融资约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多蕾 胡公瑾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2-141,共10页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融资约束以及投资者异质信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负向作用于投资者异质信念,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促进企业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融资约束以及投资者异质信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负向作用于投资者异质信念,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促进企业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投资者异质信念正向作用于融资约束,企业面临的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高,由此带来的融资约束越严重;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负向作用于融资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投资者异质信念是企业社会责任作用于融资约束的中介变量。研究结论表明,应当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者信息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投资者异质信念 融资约束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晖 朱党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8,共8页
盈余公告效应异象在各国资本市场普遍存在,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能较好地解释该异象。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盈余公告前后短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盈余公告后长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其中,低盈... 盈余公告效应异象在各国资本市场普遍存在,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能较好地解释该异象。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盈余公告前后短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盈余公告后长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其中,低盈余质量强化了这种负向影响。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大、盈余质量越低,长期累积超额收益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异质信念 盈余公告效应 盈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价崩盘风险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多蕾 张娆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4,共9页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为样本,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切入,检验了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会计信息稳健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路径中的作用。研...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为样本,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切入,检验了会计信息稳健性、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会计信息稳健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路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会计信息稳健性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投资者异质信念的降低有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是会计信息稳健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部分中介因子。本文研究结论可为监管部门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监控与防范证券市场投资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异质信念 会计信息稳健性 股价崩盘风险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资产误定价模型构建与求解 被引量:5
20
作者 缪喜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4-58,共5页
文章在行为财务学研究基础上,引入投资者异质信念变量到资产定价模型,以从理论经济学层面阐释资产误定价机理,进而度量资产价格相对于市场均衡的偏离程度。研究表明,当市场出现两个或多个异质信念投资者时,投资者的信念差异将对资产定... 文章在行为财务学研究基础上,引入投资者异质信念变量到资产定价模型,以从理论经济学层面阐释资产误定价机理,进而度量资产价格相对于市场均衡的偏离程度。研究表明,当市场出现两个或多个异质信念投资者时,投资者的信念差异将对资产定价产生重要影响,出现资产误定价现象,进而使得投资产品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甚至,当多数投资者一致高估某一项投资品时,将会把该资产的市场价格推高,从而造成严重的资产泡沫,反过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异质信念 资产误定价 企业投资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