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务报表重述、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艳秉 李青原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89,共6页
经济领域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公司异质性风险在过去几十年中显著增加,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业绩与其证券市场绩效的关联性下滑。本文通过对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至2014年的周超额回报率研究发现:财务报表重述公司的股票回报异质性... 经济领域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公司异质性风险在过去几十年中显著增加,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业绩与其证券市场绩效的关联性下滑。本文通过对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至2014年的周超额回报率研究发现:财务报表重述公司的股票回报异质性风险显著高于未发生财务报表重述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业绩与其证券市场绩效的关联性显著低于未发生财务报表重述公司。财务报表重述表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较低,低质量的财务报告增加了公司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公司股票回报异质性风险,降低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业绩与其证券市场绩效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异质性风险证券市场效率 财务报表重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错配对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吗?--基于规模效应与效率效应的维度 被引量:9
2
作者 曹源芳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7,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金融错配是否对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构成异质性冲击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阐释金融错配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引致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逻辑机理的基础上,以2005—2019年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金融错配是否对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构成异质性冲击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阐释金融错配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引致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逻辑机理的基础上,以2005—2019年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错配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对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对外开放和金融体系改革,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所有制歧视已得到有效缓解,金融错配的效率效应显著改善。然而,由于规模效应在风险链条传导过程中的累积反馈,规模歧视已成为引发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的主渠道。这些研究结果为构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框架和防范化解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错配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异质性冲击 规模效应 效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及现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命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2期77-78,共2页
本文从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含义及分类入手,详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并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中出现关于EMH的悖例,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有效性 中国 EMH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市场效率 信息不对称 系统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价崩盘风险、监督压力与非效率投资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喜和 周妙雯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62,共7页
本文以2006年至2017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价崩盘风险以及叠加内外监管压力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上升,不仅会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也能够改善公司投资不足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价崩... 本文以2006年至2017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价崩盘风险以及叠加内外监管压力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上升,不仅会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也能够改善公司投资不足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约束作用,在内部监督压力较高的公司更为显著,在外部监督压力较高的公司存在不确定性,表明当前以事后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有效约束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应采取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重构外部监督机制的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投资 股价崩盘风险 证券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投资进入时机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张中华 邓江花 万其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4,共7页
本文从风险投资进入时间及风险投资投资期限两个角度考察了风险投资进入时机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了这一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进入时间越早,越能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但是风险投资投资期限与企... 本文从风险投资进入时间及风险投资投资期限两个角度考察了风险投资进入时机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了这一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进入时间越早,越能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但是风险投资投资期限与企业生产效率呈U型关系;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来看,对非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风险投资投资期限与企业生产效率的U型关系不明显。为验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采用更换被解释变量、增加遗漏关键变量及Heckman两步法进一步研究,结论维持不变。这一研究为风险投资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生产效率 HECKMAN 两步法 进入时机 投资期限 企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投服中心行权的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任鹤 赵秀云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51,82,共14页
通过选取2014-2021年度上市公司被投服中心行权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实践对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投服中心行权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同步性,进而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并且通过“信息效率”机制缓... 通过选取2014-2021年度上市公司被投服中心行权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实践对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投服中心行权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同步性,进而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并且通过“信息效率”机制缓解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发挥作用,支持了“信息效率观”假说的同时排除了“非理性因素”机制。当分析师关注度更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低以及外部审计监督不足时,行权效果更为显著。此外,由于投服中心行权增加了特质信息融入股价,缓解了中小股东对于企业负面消息感知的信息劣势,不仅促进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提升,还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服中心行权 股价同步性 信息效率 异质性 股价崩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分红的投资效应研究——基于投资效率与投资风险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国胜 聂其辉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7,共11页
如何在企业层面处理好“国企分红”与“促投资”的关系,寻求既能促进投资效率又能规避投资风险的国企分红比例,是当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中的焦点。以2008—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和Probit模型对国企... 如何在企业层面处理好“国企分红”与“促投资”的关系,寻求既能促进投资效率又能规避投资风险的国企分红比例,是当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中的焦点。以2008—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和Probit模型对国企分红的投资效应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企分红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和投资风险之间呈U型关系,当国企分红比例小于38.89%时,能够有效改善投资效率,同时降低投资风险;当国企分红比例超过38.89%时,随着分红比例的继续提高,投资效率随之下降,同时投资风险显著上升。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研究表明,国企分红的投资效应因国企规模、行政级别、所属行业的技术特质和竞争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政府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企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制定国企分红比例,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分红 投资效率 投资风险 企业异质性 国企改革 外部资本市场 内部资金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资本影响创业板IPO抑价吗——基于我国创业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建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86,共5页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研究结论不同,我国创业板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不存在认证效应、监督监管效应及哗众取宠效应,并在系统研究创业板抑价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IPO抑价度、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创业板 风险资本 IPO抑价 定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开放式基金发行效率的若干思考
9
作者 朱晋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60,共4页
开放式基金的发行风险可能导致效率低下 ,引发运作期内的赎回风险。本文对国内开放式基金发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及风险作了分类描述 ,并提出若干对策 ,认为开放式基金可通过品种创新、实质管理、扩大首发规模和注重管理公司质量达到风险... 开放式基金的发行风险可能导致效率低下 ,引发运作期内的赎回风险。本文对国内开放式基金发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及风险作了分类描述 ,并提出若干对策 ,认为开放式基金可通过品种创新、实质管理、扩大首发规模和注重管理公司质量达到风险的化解 ,从而提高发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发行效率 发行风险 赎回风险 市场风险 证券市场 规模风险 基金管理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