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影子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对教育不均等的启示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佳丽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5,共10页
本文基于中部某省会城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样本,采用多水平分层法分析不同类型影子教育(辅导班和一对一家教补习)对全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平均效应,及对参与机会不同的分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小学生参加... 本文基于中部某省会城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样本,采用多水平分层法分析不同类型影子教育(辅导班和一对一家教补习)对全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平均效应,及对参与机会不同的分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小学生参加辅导班,成绩显著提高,越补越好,参加一对一家教补习,成绩反而显著降低,越补越差;(2)参加辅导班可能性最大的优势学生群体从参加课外辅导班中获益更多;参加一对一家教补习可能性较小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群体不仅不能从参加补习中获益,反而对两类弱势学生群体学业成绩有损害作用。总体而言,参加课外辅导班和一对一家教补习会增加参加可能性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学业成绩差距,拉大教育结果的不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对一补习 辅导班 异质性影响效应 教育不均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差异——基于PISA2012中国上海和美国学生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佳丽 胡咏梅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19,共7页
基于PISA2012年数据,分析在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特征群体师生关系的差异性,以及改善师生关系对不同特征学生群体成绩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美国和中国上海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ESCS)的中学生的师生关系均存... 基于PISA2012年数据,分析在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特征群体师生关系的差异性,以及改善师生关系对不同特征学生群体成绩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美国和中国上海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ESCS)的中学生的师生关系均存在显著差异。2.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上海,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数学成绩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师生关系越和谐越亲密,学生的数学成绩越优秀;美国中学生从改善师生关系中获得的数学成绩收益高于中国上海中学生。3.改善师生关系对美国不同性别、不同ESCS学生群体成绩的影响效应没有显著差异,对中国上海不同ESCS学生群体成绩的影响效应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中国上海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影响效应有显著不同,男生从改善师生关系中的成绩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数学成绩 中美比较 异质性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转型减少碳减排有几何?——基于30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期,各国温室效应日益加剧,基于“产业-环境理论”框架,采用2000~2014年间30个国家面板数据研究产业数字化转型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一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减少碳排放,这一研究结果非常稳健。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期,各国温室效应日益加剧,基于“产业-环境理论”框架,采用2000~2014年间30个国家面板数据研究产业数字化转型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一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减少碳排放,这一研究结果非常稳健。考虑到各产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存在异质性影响,分别论证了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对各国碳减排的影响效应,其中农业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制造业,而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反向增加碳排放量,消费性服务对碳减排效应不显著。通过充分验证行业生产效率的中间机制,表明一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行业生产效率促进其碳减排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农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有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这是值得大力推进和长期坚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其现实意义重大而突出。对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反向增加碳排要做好重点监测和控制,避免一致化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的不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转型 碳减排 异质性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