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污染效应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楚永生 刘杨 刘梦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6,共12页
伴随粗放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恶化问题正给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而且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和跨区域流动。基于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 伴随粗放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恶化问题正给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而且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和跨区域流动。基于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影响;在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影响下,我国劳动力流动使得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呈现空间分散特征,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呈现空间集聚特征;环境污染效应使得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呈现"U"型规律。据此,提出控制环境污染、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异质性 劳动力流动 环境污染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劳动力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莹莹 童玉芬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3,共9页
研究发现首都圈的劳动力分布呈现以北京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对于这一分布格局,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理论为基础采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都圈劳动力分布格局是由历史政治等偶然因素引... 研究发现首都圈的劳动力分布呈现以北京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对于这一分布格局,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理论为基础采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都圈劳动力分布格局是由历史政治等偶然因素引发了地区发展的初始不平衡并通过产业集聚引致劳动力集聚,循环累积形成的。由于产业存在异质性,其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其中第三产业的集聚是引致劳动力集聚的主要力量,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并不利于劳动力的集聚。地理区位与首都圈劳动力集聚度呈现"∽"形曲线的形态,在2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劳动力集聚度是不断下降的,而200公里以外,劳动力集聚度有小幅上升,说明存在"集聚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劳动力空间分布 集聚阴影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都市圈精益城市就业集成模式研究——基于劳动力空间分布演化的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谢茂拾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9,共11页
为解决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发展粗放和就业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问题,文章在审视长三角都市圈30多年来劳动力空间分布演化的就业模式缺陷基础上,借鉴区域可持续发展多目标集成方法,构建了精益城市就业集成模式。该模式在相应的实施策略... 为解决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发展粗放和就业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问题,文章在审视长三角都市圈30多年来劳动力空间分布演化的就业模式缺陷基础上,借鉴区域可持续发展多目标集成方法,构建了精益城市就业集成模式。该模式在相应的实施策略指引下,能够按照高就业、高价值、高节能、高清洁、低碳排的尽善尽美原则,对该区域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等关键要素以及城市各组成单元进行主动优化和选择搭配,将城市整合为一个优势互补匹配、精益求精的就业集成有机体,从而实现其就业能量的倍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都市圈 劳动力 空间分布演化 精益城市 就业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区地表空间异质性的产流计算研究
4
作者 胡彩虹 许营营 +3 位作者 郑钊 刘成帅 余其鹰 李文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山区流域地表空间较大的差异性是影响产流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制约因素。基于山区流域地表空间异质性及其垂向传导性,提出了考虑“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垂向空间四级叠加的主导产流机制辨析框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 山区流域地表空间较大的差异性是影响产流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制约因素。基于山区流域地表空间异质性及其垂向传导性,提出了考虑“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垂向空间四级叠加的主导产流机制辨析框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划分单一径流成分主导的水文响应单元,并构建分布式产流计算模型;选择淮河下孤山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0~2021年20场洪水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流域易发生饱和地面径流、超渗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的空间占比分别为33.00%,0.80%,34.27%,31.93%;产流计算模型的平均径流深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1.12%,确定系数为0.98,计算结果相对可靠。这一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产流辨析方法、水文响应单元划分及产流计算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可为山区暴雨洪水产流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洪水预报 产流计算 地表空间异质性 水文响应单元 分布式水文模型 下孤山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产业空间分布演化新动力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建军 袁凯 陈国亮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0,共10页
通过一个"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分析产业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发现:除传统的集聚力(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分散力(拥挤效应)外,微观企业的选择效应是产业空间分布的"第四动力"。其作用路径:一是企业层面,给定... 通过一个"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分析产业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发现:除传统的集聚力(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分散力(拥挤效应)外,微观企业的选择效应是产业空间分布的"第四动力"。其作用路径:一是企业层面,给定外部竞争水平,效率异质性可能是"外围"高效率企业向"中心"集聚的"向心力",也可能是"中心"低效率企业向"外围"迁移的"分散力";二是区域层面,给定现有产业空间结构和外部竞争水平,较高的区域平均生产率门槛值促使低效率企业更趋于集聚,以通过"抱团效应"抵消竞争压力;三是产业层面,给定企业个体特征,产业内企业异质性初始程度和边际变化的作用方向是有差异的,既可能是集聚力,也可能是向心力。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空间为产业份额和市场效率的双重"中心—外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选择效应 竞争结构 产业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特大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规划启示
6
作者 郭丽阁 林善浪 +1 位作者 乔凝燕 陈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以上海的住房市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图集数据并结合百度地图兴趣点(POI)开放数据,构建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性模型,探究超大特大的住宅结构、城市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运用地... 以上海的住房市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图集数据并结合百度地图兴趣点(POI)开放数据,构建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性模型,探究超大特大的住宅结构、城市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运用地理加权模型(GWR)分析各类城市设施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发现城市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是影响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研究结论对城市规划的应用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空间分布 Hedonic定价模型 空间异质性 多源数据 规划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劳动力集聚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赫永达 林伯强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6,共18页
在异质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产业升级进程和“双碳”目标下碳排放约束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能否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两区域、三产业的碳排放理论模型,刻画... 在异质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产业升级进程和“双碳”目标下碳排放约束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能否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两区域、三产业的碳排放理论模型,刻画异质性劳动力和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内生机理。以异质性要素配置与能源替代、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揭示地区劳动技能水平、要素配置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对数理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必要校准并对模型中的关键性质和结论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技能型劳动力的集聚能够反向推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进而强化能源替代效率,从而可以实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有效降低碳排放;而资本的集聚则会对劳动力集聚产生挤出效应,对劳动要素和能源要素配置产生替代效应,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还会扩大碳排放水平。最后,利用中国省级宏观数据构建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对模型的理论性质和数值模拟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地区间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能否有效发挥技能型劳动力对能源替代效应和能源利用效率反向推动作用的关键所在;在技术集聚水平较高的地区,技能型劳动力对碳减排的作用效果要显著强于技术集聚水平较低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力集聚 碳排放 一般均衡模型 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降雨滑坡易发性预测研究
8
作者 张幸福 姜元俊 阿比尔的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8,共17页
现有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地形、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也无法准确反映极端降雨对滑坡易发性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引入了一种结合深度嵌入聚类(DEC)的动态雨量阈值分区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根据环境因素... 现有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地形、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也无法准确反映极端降雨对滑坡易发性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引入了一种结合深度嵌入聚类(DEC)的动态雨量阈值分区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根据环境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子区域,实现了滑坡预测模型的精细化空间异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混合分布的动态雨量阈值模型以区分非极端降雨与极端降雨,并采用贝叶斯方法动态更新模型参数,提高了模型对不同降雨类型的适应性和预测的时效性。以通江县为案例,采用多任务学习自适应神经树模型(MLANT),结合深度嵌入DEC模型与混合分布阈值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精确度、F1分数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等关键性能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依赖统一阈值的模型。特别是与传统的基于前期有效降雨量方法相比,预测效果提升显著,预测滑坡密度和数量由0.038事件/km^(2)和44个滑坡事件提升至0.044事件/km^(2)和59个滑坡事件,充分证实了在滑坡易发性预测中使用深度嵌入聚类(DEC)的动态雨量阈值分区考虑空间异质性和区分不同降雨事件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深度嵌入聚类(DEC) 空间异质性 混合分布降雨阈值 多任务学习自适应神经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异质性劳动力选择性集聚的学习交流效应与地区生产效率——来自制造业微观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蓉 夏晓华 黄桂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11,共16页
本文通过构建关联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势能(APE)指标,从理论与实证上考察了由劳动力选择性集聚带来的学习交流效应对当地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带来的学习交流机会的增加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的创新行为显... 本文通过构建关联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势能(APE)指标,从理论与实证上考察了由劳动力选择性集聚带来的学习交流效应对当地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带来的学习交流机会的增加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的创新行为显著提升地区企业生产效率,其中由移民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带来的贡献不断凸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APE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较大的经济区域内均显著存在,移民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与集聚削弱了区域间人才交流壁垒,促进了区域间交流合作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率差距 技能异质性劳动力 偏向性技能分布 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上游天然草地蝗虫空间异质性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成章 李丽丽 +2 位作者 王大为 殷翠琴 盛亚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166-4172,共7页
蝗虫空间分布格局是物种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是蝗虫与环境、蝗虫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助于理解蝗虫发生学的环境背景。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在黑河上游山区天然草地研究了微生境影响下的蝗虫空间格局与异质性。结果表明:该区域5种优势种蝗虫... 蝗虫空间分布格局是物种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是蝗虫与环境、蝗虫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助于理解蝗虫发生学的环境背景。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在黑河上游山区天然草地研究了微生境影响下的蝗虫空间格局与异质性。结果表明:该区域5种优势种蝗虫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非线性模型,表现为聚集分布;不同种类蝗虫样点之间空间依赖的范围为2.29—24.59 m;在蝗虫种群总异质性中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15.77%—88.64%。受食性和栖息地选择的影响,蝗虫种群形成了片状和斑块状的分布格局;尺度依赖性使蝗虫分布格局趋于多元化和繁杂化的特点,不同蝗虫种群之间相互交错嵌插,同种蝗虫高低值呈非均匀扩散,整体上形成了均衡性与互补性的斑块镶嵌结构,这种分布格局反映了蝗虫对生境和气候变化的多元适应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分布格局 空间异质性 地统计学 黑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与植物群落的分布 被引量:21
11
作者 汤爱坤 刘汝海 +2 位作者 许廖奇 王金玉 刘一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3,共6页
2009年9月对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盐分、养分(有机质、氮和磷)等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植被群落生态分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可溶性盐、有机质之间,以及可溶性盐和有机质之间均在0.01水... 2009年9月对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盐分、养分(有机质、氮和磷)等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植被群落生态分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可溶性盐、有机质之间,以及可溶性盐和有机质之间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全磷的相关性不显著。从陆向海方向,土壤含水率和可溶性盐含量升高,有机质含量降低,群落组成种类减少,群落盖度降低;由以狗尾草为优势种多种植物伴生的杂草群落演变成单一的柽柳、碱蓬群落,最后耐盐大的翅碱蓬成为群落的单优势种,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植被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野生甘草分布空间异质性及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沈海亮 王季槐 李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8-22,共5页
运用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分维分析和克里格插值方法对宁夏野生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分布格局及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野生甘草不同尺度空间分布的异质性不十分强烈,在整个所有尺度上受简单过程控制。分布格局在较... 运用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分维分析和克里格插值方法对宁夏野生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分布格局及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野生甘草不同尺度空间分布的异质性不十分强烈,在整个所有尺度上受简单过程控制。分布格局在较小尺度上受随机过程控制,而在较大尺度上受自相关关系影响较大。当甘草种群间的距离在0-58 m内,样点内甘草株数与距离有自相关关系,而当甘草种群间的距离大于58 m时,样点间甘草分布的变化失去了自相关关系。甘草的克隆繁殖方式和土壤质地的空间异质性及鼠兔危害是导致甘草分布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甘草 空间异质性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房价、劳动力流动与实体经济集聚——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乔彬 张蕊 陈永康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9,共11页
通过在包含区域房价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引入消费者偏好异质性和技能异质性,分析房价对劳动力流动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受异质性劳动力影响,区域相对房价上升导致低技能劳动力流出,高技能劳动力集聚,且区域客观宜居条... 通过在包含区域房价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引入消费者偏好异质性和技能异质性,分析房价对劳动力流动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受异质性劳动力影响,区域相对房价上升导致低技能劳动力流出,高技能劳动力集聚,且区域客观宜居条件对劳动力流入具有吸引力,进而改变区域劳动力结构、诱发实体经济集聚的变化;相对房价上升抑制低技能劳动力流入、促进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区域宜居条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考虑到区域间的溢出效应,短期内的区域相对房价上升对实体经济的抑制作用较小,有利于实体经济获得集聚效应;长期内的区域相对房价上升对实体经济的抑制作用较大,加大了产业“空心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房价 异质性劳动力 实体经济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婉怡 方永恒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8-246,共9页
基于文化产业微观主体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等方法,分析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藏羌彝走廊文化企业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 基于文化产业微观主体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等方法,分析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藏羌彝走廊文化企业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表现出"自西向东""南北发散"的递增态势;(2)藏羌彝走廊在空间上主要以"枢纽城市"为单一集聚点,部分枢纽城市呈现多辐射集聚的特征;(3)通过对比五大枢纽城市发现,藏羌彝走廊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在文化企业空间集聚过程中所起的辐射作用明显大于西部地区,且集聚强度越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明显;(4)异质性文化企业主要呈现"小集聚,大分散""大集聚,小分散""规模不等集聚连绵区""规模相似连片集聚区"等4种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文化产业集聚 企业异质性 空间分布 集聚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研究进展与方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晨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9-228,共10页
高铁作为21世纪现代化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对劳动力流动具有重要影响。从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定量空间经济学三大理论视角的代表性文献与观点出发,按照“宏观层面-短期流动”“微观层面-短期流动”“宏观层... 高铁作为21世纪现代化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对劳动力流动具有重要影响。从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定量空间经济学三大理论视角的代表性文献与观点出发,按照“宏观层面-短期流动”“微观层面-短期流动”“宏观层面-长期流动”“微观层面-长期流动”四个视角梳理归纳了“高铁开通—劳动力集体选择变化”“高铁开通—劳动力个体选择变化”“高铁开通—城市人口规模变化”“高铁开通—劳动力个体区位选择—城市人口规模变化”四个研究框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比较与辨析。指出后续研究可在系统识别高铁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理、加强异质性劳动力影响研究与使用高铁频次数据构建可达性指标这三个方向上拓展。未来不仅需要从“微观层面-长期流动”视角继续深化“高铁开通—劳动力个体区位选择—城市人口规模变化”这一研究框架,还要进一步将此框架拓展为“高铁开通—劳动力个体区位选择—城市人口规模变化—城市经济指标变化”,从而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优化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劳动力流动 空间布局 区位选择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城市结构匹配与城市生产率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小银 吴浩波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86,共10页
新发展格局下,异质性技能劳动力在城市间与城市内的有效配置是影响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和规模结构均衡的重要因素。基于Behrens等建立的城市模型均衡框架,探讨了实现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和规模结构均衡时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技能匹配与城市生... 新发展格局下,异质性技能劳动力在城市间与城市内的有效配置是影响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和规模结构均衡的重要因素。基于Behrens等建立的城市模型均衡框架,探讨了实现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和规模结构均衡时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技能匹配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理论逻辑以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全国287个地级市2010—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均衡取决于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分布结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均衡取决于高技能劳动力的空间集聚、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和劳动力技能匹配质量,也取决于城市集聚因素与城市成本因素间的权衡。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政策建议:制定城市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关注城市技能劳动力分布结构;继续提高城市规模,尤其是优化大型城市的公共供给;提高中小型城市吸纳异质性技能劳动力的能力;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劳动力供给水平,提高技能匹配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力 技能匹配 城市体系分布结构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 空间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茶戏空间异质性及保护策略
17
作者 于蓉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采茶戏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鲜明的空间异质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空间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采茶戏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以及空间邻近差异性等方面,展现了其多元化的特点。保护和发展采茶戏是一项... 采茶戏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鲜明的空间异质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空间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采茶戏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以及空间邻近差异性等方面,展现了其多元化的特点。保护和发展采茶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其空间差异性特质,这也是采茶戏魅力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茶戏 异质性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空间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学的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亚兵 毛树春 +4 位作者 冯璐 韩迎春 王国平 范正义 孙恩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0-206,共7页
为了量化作物群体质量,和准确科学计算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 active radiation,PAR)空间分布,该文利用空间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不同棉花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群体PAR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初期,PAR空间变... 为了量化作物群体质量,和准确科学计算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 active radiation,PAR)空间分布,该文利用空间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不同棉花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群体PAR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初期,PAR空间变化具有中度空间相关性,中后期,群体PAR空间变化具有高度空间相关性;在棉花生长初期,透光率呈深"V"字形,向两侧边逐渐减小,到了棉花生长中后期封行后,中上部呈浅"V"形,中下部基本呈线性递减;6个棉花群体生育期平均透射光率呈现二次方程曲线变化趋势,从整个生育期PAR截获率看,PAR截获率随密度增加,群体棉花生物量逐渐增加,但增速减小,而经济学产量到69000万株/hm2时开始下降。该文为标准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辐射 空间异质性测定 空间分布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连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6
19
作者 范娟 赵秀海 +3 位作者 汪金松 张春雨 何俊 夏富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29-2737,共9页
于江西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设置4 h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固定监测样地,用样方法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行调查分析。应用点格局方法分析生境异质性是否影响树木分布并分析优势种红钩栲(Castanopsis lamonti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 于江西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设置4 h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固定监测样地,用样方法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行调查分析。应用点格局方法分析生境异质性是否影响树木分布并分析优势种红钩栲(Castanopsis lamonti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和细枝柃(Eurya loquaiana)分布格局,对比存在生境异质性和排除生境异质性两种情况下优势树种不同生长阶段(幼树、小树、成年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不同生长阶段之间的空间关联性,探讨生境异质性之外的其它种群分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生境异质性效应显著影响九连山树木分布,4个优势树种在大尺度上存在明显的生境偏好;2)用完全随机零模型不排除生境异质性时,4个优势种总体及其不同生长阶段在0—30 m所有尺度上主要呈现聚集分布;3)用异质性随机零模型排除生境异质性后,4个优势种及其不同生长阶段的聚集程度显著下降,只在小尺度上(0—5 m)呈现聚集分布;4)4个优势种的幼树与小树均表现显著的正相关。红钩栲的成年树与幼树及成年树与小树总体表现不相关。米槠的成年树与幼树总体以无相关为主;成年树与小树之间总体呈正相关。小乔木罗浮柿的成年树与幼树之间在小尺度上(0—5 m)表现负相关或无相关,在较大尺度范围上总体表现正相关关系;小树与成年树在研究尺度上表现出正相关。灌木细枝柃的成年树与幼树,成年树与小树及小树与幼树之间在研究尺度范围内均呈现正相关关系;5)研究发现九连山优势乔木物种通过密度制约和Janzen-Connell效应释放空间,为其他物种共存提供条件,而优势灌木物种细枝柃没有表现出这两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 生境异质性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粮间作生态系统土壤氮空间分布特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尹飞 毛任钊 +1 位作者 傅伯杰 陈明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5-331,共7页
基于枣粮间作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异质性,通过在不同位置采样测定,探讨了枣粮间作系统内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枣粮间作生态系统中,在小麦收获期和玉米收获期两个时期,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空... 基于枣粮间作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异质性,通过在不同位置采样测定,探讨了枣粮间作系统内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枣粮间作生态系统中,在小麦收获期和玉米收获期两个时期,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空间变异性。而土壤铵态氮含量极低且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异;(2)与全氮相比,枣粮间作系统中硝态氮空间变异性更强,且随着时间变化其空间分布特性有明显变化;(3)氮素施用量对土壤全氮和硝态氮空间变异有正向作用,而植株对氮的吸收利用可以降低土壤氮素分布空间差异程度。各因子对土壤全氮空间变异影响强弱顺序为氮吸收量>氮素施用量>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异影响强弱顺序为氮素施用量>土壤全氮含量>氮素吸收量>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粮间作 全氮 硝态氮 分布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