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法律适用问题探析
1
作者 王毓莹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6,共8页
股权代持关系下,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能否通过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排除名义股东债权人强制执行问题一直备受争议。理顺本问题的裁判路径首先应当明确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要件。依照现行法之规定,判断一权益可否排除... 股权代持关系下,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能否通过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排除名义股东债权人强制执行问题一直备受争议。理顺本问题的裁判路径首先应当明确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要件。依照现行法之规定,判断一权益可否排除强制执行,首先应判断该权利之归属,再判断该权益是否足以排除执行。基于此,本文从对现行法的解释出发,分析隐名股东在不同情境下所享有的权利类型,即当隐名股东享有股权时,除为维护股权交易相对人信赖利益,通常可以排除名义股东债权人的强制执行;当隐名股东享有债权时,则不能排除名义股东债权人的强制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代持 执行异议之诉 隐名股东 外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存货动态质押案外人异议之诉权利判定及对抗效力 被引量:1
2
作者 冉克平 候曼曼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6,共11页
存货动态质押质物具有流动性且以共同占有为公示方式,较之传统质押模式具有显著灵活性优势,但也蕴含权利冲突风险。除正常设立存货动态质押权外,善意取得规则也可适用于因无权处分设定质权等担保物权或所有权的情形,受让人若为专业信贷... 存货动态质押质物具有流动性且以共同占有为公示方式,较之传统质押模式具有显著灵活性优势,但也蕴含权利冲突风险。除正常设立存货动态质押权外,善意取得规则也可适用于因无权处分设定质权等担保物权或所有权的情形,受让人若为专业信贷机构或其他商事主体,则其注意义务更高,“善意”的认定标准较普通民事主体更为严格。案外人异议之诉中,判断是否足以排除强制执行,应当综合考虑申请强制执行人与案外人享有的实体性权益,以及双方的利益衡平。案外人享有的存货动态质押权原则上不得排除申请强制执行人金钱债权的强制执行,除非此时强制执行会大幅减损存货价值;案外人享有的所有权与申请强制执行人的存货动态质押权对抗时,优先保护合理信赖权利外观公示一方的利益,丧失利益的一方可以基于基础关系寻求内部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货动态质押 强制执行 质押监管 善意取得 案外人异议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对《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异议之诉改革的评价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信会 《政法论丛》 2009年第3期101-105,共5页
2007年新《民事诉讼法》和2008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执行程序的司法解释》,初步建立了我国执行异议之诉的制度。高法的司法《解释》和新《民事诉讼法》在规范执行异议之诉,建构其具体程序的同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 2007年新《民事诉讼法》和2008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执行程序的司法解释》,初步建立了我国执行异议之诉的制度。高法的司法《解释》和新《民事诉讼法》在规范执行异议之诉,建构其具体程序的同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框架,原执行异议之中的若干缺陷仍被保留下来。为此,将要进行的民事诉讼法的系统修改,应全面建立债务人异议之诉和第三人异议之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异议 债务人异议之诉 第三人异议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民事诉讼第三人裁判异议之诉初探——兼述对完善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廖永安 陈逸飞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6-174,共9页
第三人裁判异议之诉作为意大利民事诉讼中特殊救济途径之一种,是介于生效判决稳定性与第三人利益保护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也是对意大利固有既判力制度的"修正"。意大利第三人裁判异议之诉虽在立法例上借鉴法国第三人撤销判决... 第三人裁判异议之诉作为意大利民事诉讼中特殊救济途径之一种,是介于生效判决稳定性与第三人利益保护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也是对意大利固有既判力制度的"修正"。意大利第三人裁判异议之诉虽在立法例上借鉴法国第三人撤销判决之诉而成,但同时又融合了德国法的经验,其建构机理与制度设计对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具有佐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裁判异议之诉 既判力 第三人撤销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异议事由的类型化研究——以“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为中心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聪 《法治研究》 2018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难点在于判断案外人是否具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这一程序法与实体法交错的问题,成为民事诉讼法学者和民法学者均少有涉足的边界区域,对异议事由进行类型化分析可以弥补该视角缺失。物权、债权等实体...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难点在于判断案外人是否具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这一程序法与实体法交错的问题,成为民事诉讼法学者和民法学者均少有涉足的边界区域,对异议事由进行类型化分析可以弥补该视角缺失。物权、债权等实体权利均可成为异议事由,但能否排除强制执行,则要依据实体权利的性质及效力、执行目的及方法等因素在具体个案中予以综合判断。在真实权属状况与权利外观表征相分离时,法官需要在名实之间进行利益衡量,平衡保护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权益和案外人的实体权益,而权利外观主义在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不宜绝对化,案外人的民事实体利益应受到有条件地保护。通过对作为案外人异议事由的抽象权利进行具体化、类型化分析,明晰权利优先保护的判断标准,有助于法官在"个案中之利益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异议事由 权利外观 强制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关系视角下的案外人异议之诉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秀清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4,共11页
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保障案外人免受法院不当执行影响的执行救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由于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并非理性建构的产物,而是以回应实践需求为导向产生与演进的,难免产生与民事诉讼理论以及现行立法之间的不合。进一步... 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保障案外人免受法院不当执行影响的执行救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由于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并非理性建构的产物,而是以回应实践需求为导向产生与演进的,难免产生与民事诉讼理论以及现行立法之间的不合。进一步完善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应回归法律关系这一法学基本理论范畴,在明确区分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与“权力与责任”关系的基础上,以解构相关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基本形式为视角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制度逻辑重新予以阐释,明确案外人为排除对执行标的的执行措施,可直接对债权人提出异议之诉,无须以案外人异议作为前置程序;且债务人对案外人异议理由予以争执时,将现行司法解释确立的对案外人异议之诉与案外人确权诉讼适用共同诉讼,修正为适用诉的合并制度,以实现案外人异议之诉自身及其与民事诉讼法的逻辑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之诉 法律关系 案外人异议前置 的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外人异议之诉异议事由释论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娴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144,共4页
我国现行规则将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异议事由规定为"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但并非凡主张所有权的情形下均成立异议事由,而其他实体权利则包括占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以及债权请求权,... 我国现行规则将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异议事由规定为"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但并非凡主张所有权的情形下均成立异议事由,而其他实体权利则包括占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以及债权请求权,且在某些具体情形下需作特殊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之诉 异议事由 所有权 实体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务人异议之诉立法模式的分歧与选择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泽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91,共8页
我国立法缺乏对债务人异议之诉的规定,理论界虽主张引入债务人异议之诉,但并未考虑我国执行异议前置于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特色。对比分析英关法系和大陆法系债务人异议之诉的立法模式,可发现执行异议是否前置于债务人异议之诉,仅是... 我国立法缺乏对债务人异议之诉的规定,理论界虽主张引入债务人异议之诉,但并未考虑我国执行异议前置于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特色。对比分析英关法系和大陆法系债务人异议之诉的立法模式,可发现执行异议是否前置于债务人异议之诉,仅是不同执行程序设计,并无不可逾越的制度鸿沟。结合我国执行异议前置于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特色,将债务人提出执行异议前置于债务人异议之诉,并赋予债权人和债务人提出相关债务人异议之诉的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人异议之诉 立法模式 执行异议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人异议之诉的性质及其合理自洽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娴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4-138,共5页
第三人异议之诉的性质关系诉讼标的的识别以及既判力问题,意义重大。学术界先后有形成之诉说、确认之诉说、给付之诉说、命令诉讼说、救济诉讼说以及新形成之诉说等众多学说,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纠纷的双重性与诉讼目的的双重性,决定... 第三人异议之诉的性质关系诉讼标的的识别以及既判力问题,意义重大。学术界先后有形成之诉说、确认之诉说、给付之诉说、命令诉讼说、救济诉讼说以及新形成之诉说等众多学说,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纠纷的双重性与诉讼目的的双重性,决定了第三人异议之诉非传统单一诉讼类型所能解释,其兼有确认之诉与形成之诉之双重性质,应为兼有之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执行 权利救济 第三人异议之诉 兼有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废除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先伟 《政法论丛》 201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以程序性争议与实体性争议的分类为基础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并不符合民事诉讼的法理。案外人异议之诉和案外人执行异议,实系分别以强制执行法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为基础。因此,制度的法理基础完全冲突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和案外人执行异议... 以程序性争议与实体性争议的分类为基础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并不符合民事诉讼的法理。案外人异议之诉和案外人执行异议,实系分别以强制执行法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为基础。因此,制度的法理基础完全冲突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和案外人执行异议,无法在强制执行法中并存,二者必废其一。强制执行中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本无优劣之分,但需要结合一国的国情予以选择。从当前的国情出发,我国应当废除案外人异议之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异议之诉 案外人执行异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权利冲突司法认定研究——以执行异议之诉中不动产物权期待权与抵押权冲突为视角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姜宇轩 贾宏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权利冲突是法治领域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学术界注重从权利位阶、权利交易、利益衡量以及提升社会资源总量等维度关注解决权利冲突的法律路径,而实务界通常聚焦于争议双方因同时行使各自享有的法律上的正当性权利而发生的冲突,司法裁判... 权利冲突是法治领域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学术界注重从权利位阶、权利交易、利益衡量以及提升社会资源总量等维度关注解决权利冲突的法律路径,而实务界通常聚焦于争议双方因同时行使各自享有的法律上的正当性权利而发生的冲突,司法裁判难以采取消灭其中一项权利或证明其不存在的方式予以化解,而必须致力于创制出解决权利冲突的具体规范。比如,购房者享有的不动产物权期待权与银行享有的房屋抵押权在执行异议之诉这一场域内的冲突,以及由此导致的裁判观点分歧,充分反映和暴露了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与生活实践、行政规定、行业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等诸多方面的协调、衔接还存在亟需完善的地方。在彰显和宣示民事权利保护的《民法典》即将实施之际,加强对权利冲突研究,有助于将民法典中静态的权利分布纳入动态运行环境之中,通过公正统一的司法裁判不断探求和验证权利的本质,提升化解不同类型权利在追求各自权利实现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法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冲突 执行异议之诉 抵押权 物权期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外人异议之诉的程序适用——解读民诉法第204条中的“与原判决、裁定无关”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晓燕 杨恩乾 《法治研究》 2011年第10期95-98,共4页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204条保留了案外人异议制度,引进了案外人异议之诉,并与审判监督程序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案外人执行救济制度。然而,实践中就如何选择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和案外人异议之诉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认为应当...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204条保留了案外人异议制度,引进了案外人异议之诉,并与审判监督程序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案外人执行救济制度。然而,实践中就如何选择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和案外人异议之诉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认为应当根据既判力规则,以原判决的主文内容为判断标准,从执行效率和程序安定的价值角度,在执行救济制度中从严适用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之诉 审判监督程序 主文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的确立及其构造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衍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7,共6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上虽有多种救济被执行人实体权益的制度,却无法应对"解除原执行依据执行力"的问题,也不能解决被执行人的相关实体争议。以执行异议制度处理实体争议,会偏离该制度救济程序性权利的功能,违反"审执分离"... 我国民事诉讼法上虽有多种救济被执行人实体权益的制度,却无法应对"解除原执行依据执行力"的问题,也不能解决被执行人的相关实体争议。以执行异议制度处理实体争议,会偏离该制度救济程序性权利的功能,违反"审执分离"原理;再审之诉作为纠正错误裁判的补救程序,无法解决非因裁判引发的实体问题;另行起诉的根本缺陷在于无法排除执行依据的执行力。我国有必要引入大陆法系国家专门为救济被执行人实体权益而设立的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以更加有效、周全地保障被执行人的实体权益。作为一种因执行阶段出现实体争议而设置的审判程序,债务人异议之诉要适度、合理地发挥作用,需要特别而精致的程序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救济 债务人异议之诉 执行异议 再审之诉 另行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债权请求权人可否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100,共10页
在具体执行标的归属于被执行人的情形,案外人不得以其对该具体执行标的享有债权请求权为由,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请求排除强制执行;在具体执行标的不归属于被执行人的情形,案外人可以以其对该具体执行标的享有以取回为内容的债权请求权为... 在具体执行标的归属于被执行人的情形,案外人不得以其对该具体执行标的享有债权请求权为由,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请求排除强制执行;在具体执行标的不归属于被执行人的情形,案外人可以以其对该具体执行标的享有以取回为内容的债权请求权为由,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请求排除强制执行。案外人可以以其对具体执行标的享有租赁权为由,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请求排除强制迁出或阻止向受让人移交该具体执行标的,但不得请求排除拍卖或变卖等对该具体执行标的的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之诉 原告适格 普通债权人 承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规则之建模与视界融合——执行异议之诉的构建与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华君 钟三宇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从分析我国执行异议的法律依据、存在问题入手,提出构建执行异议之诉的设想,并对执行异议之诉的当事人、法律后果、反诉、诉讼时效、调解和解等问题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关键词 理性规则 建模 异议之诉 当事人 民事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商品房消费者之执行异议之诉的若干要件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毓莹 史智军 《法治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119-127,共9页
自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产生的实践目的分析,其在于保护弱者的生存性权益,学理上的物权期待权理论也为商品房消费者权利的优先性提供了支撑。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优先性的体现,需要依附在金钱债权的执行语境中,在因非金钱债权人申请的给付之诉... 自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产生的实践目的分析,其在于保护弱者的生存性权益,学理上的物权期待权理论也为商品房消费者权利的优先性提供了支撑。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优先性的体现,需要依附在金钱债权的执行语境中,在因非金钱债权人申请的给付之诉、所有权确认之诉引发的执行异议之诉中,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不必然具有优先性。房屋买受人是否具备消费者的身份,需要结合房屋的规划用途和买受人家庭名下的房屋数量进行判断,除此之外,商品房消费者权利是否能够对抗担保物权和其他债权,还需要结合书面合同的签订时间节点和房屋价款的支付比例及后续支付效果来确定对抗性要件是否具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房 消费者 执行异议之诉 物权期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外人异议之诉权益冲突规则研究——以多重买卖与案外人异议规则的比较为切入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宝道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3,共7页
案外人异议之诉是案外人及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兼具形成之诉和确认之诉两种性质,不同于传统诉讼类型。目前,民事实体法的权益冲突规则与案外人异议程序的权益冲突处理规则所体现的思路并不一致,突出体现在多重买卖与案外人异议程序中的... 案外人异议之诉是案外人及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兼具形成之诉和确认之诉两种性质,不同于传统诉讼类型。目前,民事实体法的权益冲突规则与案外人异议程序的权益冲突处理规则所体现的思路并不一致,突出体现在多重买卖与案外人异议程序中的权益冲突规则的差异。比较多重买卖规则与案外人异议程序规则,在构建异议之诉权益冲突规则时,以吸收《异议复议规定》既有规则为妥,同时补充《异议复议规定》所未明确的规则,在实践中谨慎使用物权期待权的概念,防止出现审判执行中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之诉 权益冲突规则 案外人异议程序 多重买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裁法》的修改与完善——从一起仲裁执行异议之诉案件所进行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韦伟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仲裁是由第三者以解决纠纷为直接目的而介入纠纷解决过程的一种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解决争议方式,这种审判外纠纷解决机制经法律认可并借助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裁判效力实现。仲裁因其灵活性、自治性、一裁终局性等特点而广受商事领域当事人... 仲裁是由第三者以解决纠纷为直接目的而介入纠纷解决过程的一种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解决争议方式,这种审判外纠纷解决机制经法律认可并借助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裁判效力实现。仲裁因其灵活性、自治性、一裁终局性等特点而广受商事领域当事人的认可,但是与诉讼相比,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颇多的质疑,由于仲裁裁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法院的执行,这就必然牵涉到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问题。文章正是通过一起典型案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概述目前对仲裁法修改补充的不同观点意见,在对仲裁的起源、程序价值和作为争端解决方法的价值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仲裁法修改和补充中必要增加对仲裁执行之仲裁司法审查的相关规范和内容的理由和构思,进而提出仲裁法修改和补充的若干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异议之诉 司法审查 争端解决方法 正当救济 效率与公正的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执行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5-121,共7页
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一种以诉讼方式解决实体权利争议,维护案外人合法权益的执行救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民事诉讼法及配套的执行程序司法解释出台后,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执行救济措施被固定下来... 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一种以诉讼方式解决实体权利争议,维护案外人合法权益的执行救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民事诉讼法及配套的执行程序司法解释出台后,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执行救济措施被固定下来,其异议前置、诉讼当事人、诉讼管辖、审理、裁判等诉讼要素雏形初现,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然而其异议事由、审理程序、判决模式及效力等问题尚不明晰,使得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设计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可能影响到案外人异议之诉效用的发挥和功能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进行深入的讨论,以进一步增强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操作性和完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案外人异议 案外人异议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外人异议之诉在实践中的操作问题——兼评新《民事诉讼法》第204条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发兴 《法治研究》 2010年第12期93-99,共7页
《民事诉讼法》引入了案外人异议之诉,但是过于简单的规定导致实践中遇到与案外人异议之诉有关问题时,找不到可适用的条文。在前置审查程序设计上存在缺陷,需要完善。案外人异议之诉与确认之诉之间既判力的相互影响,是异议之诉实践操作... 《民事诉讼法》引入了案外人异议之诉,但是过于简单的规定导致实践中遇到与案外人异议之诉有关问题时,找不到可适用的条文。在前置审查程序设计上存在缺陷,需要完善。案外人异议之诉与确认之诉之间既判力的相互影响,是异议之诉实践操作中的难点,本文根据执行措施与确权之诉的先后之别逐一加以厘清。此外,本文对案外人异议之诉要件中的起诉时间、当事人、诉讼请求以及审查顺序等进行论述,为实践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之诉 新民事讼法 确权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