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准噶尔荒漠异苞滨藜(Atriplex micrantha)的种子二型性及其萌发行为
被引量:
20
1
作者
刘鹏伟
魏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233-4239,共7页
异苞滨藜的果实(种子)存在二型性,这两种类型的果实在形状、大小、颜色及包被其苞片的大小上均有差异。黑色果实果皮光滑,有光泽,直径1.481mm±0.186mm,包被果实的苞片较小;褐色果实扁平,直径2.642mm±0.254mm,包被果实的苞片...
异苞滨藜的果实(种子)存在二型性,这两种类型的果实在形状、大小、颜色及包被其苞片的大小上均有差异。黑色果实果皮光滑,有光泽,直径1.481mm±0.186mm,包被果实的苞片较小;褐色果实扁平,直径2.642mm±0.254mm,包被果实的苞片较大。以异苞滨藜的两种果实(种子)为材料,在3个变温条件(5/25℃、5/15℃、15/25℃,暗12h/光12h)下进行萌发实验,褐色种子成熟后即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最终萌发率都在80%以上。黑色种子仅在低的夜间温度(5℃)和高的昼间温度(25℃)条件下有较高的萌发率(>70%),而在5/15℃、15/25℃条件下,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低(<20%),2星期的低温层积处理能够有效地加速和提高黑色种子在3个变温条件下的萌发,划破果皮和种皮也能不同程度的加速和促进黑色种子的萌发,表明黑色种子处于非深度生理休眠状态。苞片中盐含量低,苞片对褐色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异苞滨藜的果实(种子)二型性及其萌发行为是对荒漠异质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苞滨藜
种子二型性
萌发行为
非深度生理休眠
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苞滨藜两种异型种子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赫
王喜勇
+1 位作者
马尔孜亚.叶尔斯别克
魏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87-1493,共7页
【目的】研究异型种子对后代生态适应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仿自然条件培育方法,观察异苞滨藜异型种子萌发物候,以及幼苗早期形态生长特征。【结果】异型种子的萌发物候不同步,异型种子萌生植株子叶存留时间长,且黑色种子萌生幼...
【目的】研究异型种子对后代生态适应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仿自然条件培育方法,观察异苞滨藜异型种子萌发物候,以及幼苗早期形态生长特征。【结果】异型种子的萌发物候不同步,异型种子萌生植株子叶存留时间长,且黑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子叶和褐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子叶留存时间有差异,褐色种子3月27日萌发,萌生幼苗的子叶持续时间长达39 d;黑色种子4月3日萌发,萌生幼苗的子叶持续30 d;褐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子叶大小、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大于黑色种子萌生幼苗(P<0.05);异型种子萌生幼苗在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方面有差异(P<0.05),褐色种子萌生幼苗在子叶期的四次测量中其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大于黑色种子萌生幼苗,至5月1日最后一次测量,褐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地上生物量为(2.312±0.183)g,地下生物量为(0.098±0.008)g,黑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地上生物量为(0.402±0.05)g,地下生物量为(0.043±0.006)g;褐色种子萌生幼苗的根冠比逐渐降低,黑色种子萌生幼苗的根冠比逐渐升高。【结论】源于不同类型种子的幼苗在萌发物候、子叶存留时间、生长特性和根冠比指标参数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是异苞滨藜长期适应荒漠异质环境而进化产生的生态适应机制,这种生态适应机制是异苞滨藜能够在荒漠异质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苞滨藜
异型种子
萌发物候
幼苗
两头下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型种子植物异苞滨藜的繁殖输出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赫
魏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6-232,共7页
异苞滨藜是重要的荒漠野生牧草资源,具有褐色和黑色两种异型种子;黑色种子小,种皮光滑,有光泽,包被种子的苞片较小;褐色种子大,包被种子的苞片较大。对异型种子繁殖输出的研究将为探讨其生态适应机制及生活史进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选...
异苞滨藜是重要的荒漠野生牧草资源,具有褐色和黑色两种异型种子;黑色种子小,种皮光滑,有光泽,包被种子的苞片较小;褐色种子大,包被种子的苞片较大。对异型种子繁殖输出的研究将为探讨其生态适应机制及生活史进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准噶尔低山砾质荒漠自然种群中3个不同微生境(陡坡、缓坡和坡底),分别随机选取20株植株,测定植株高度、生物量以及种子的数量,研究种子的输出比例和繁殖分配。结果表明,1)不同微生境中植株的大小有显著差异,山坡沟底植株的个体最大,缓坡次之,陡坡最小。2)植株的总繁殖分配以及褐色种子和黑色种子的繁殖分配随个体的增大而显著增高;异苞滨藜大型植株的繁殖分配高达57.57%,褐色种子和黑色种子的繁殖分配无显著差异;中型和小型植株的繁殖分配小于30%,主要投资黑色种子。3)随植株个体的增大,异苞滨藜3个级别的植株输出的黑色种子的数量和比例均显著大于褐色种子的数量和比例;黑色种子与褐色种子比例为2.16~7.41∶1。异型种子萌发物候的不同步、繁殖输出的"灵活性"是异苞滨藜与荒漠异质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苞滨藜
异型种子
种子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先灿
胡鸢雷
+2 位作者
王晓丽
祝建波
林忠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8-91,共4页
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分别从异苞滨藜和鞑靼滨藜两种盐生植物中分离到了BAD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BADH全长均为1 507bp,编码501个氨基酸,两种B...
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分别从异苞滨藜和鞑靼滨藜两种盐生植物中分离到了BAD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BADH全长均为1 507bp,编码501个氨基酸,两种BADH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甜菜碱醛脱氢酶的克隆为植物的基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苞滨藜
鞑靼
滨藜
BADH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荒漠异苞滨藜(Atriplex micrantha)的种子二型性及其萌发行为
被引量:
20
1
作者
刘鹏伟
魏岩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233-42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6003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05)~~
文摘
异苞滨藜的果实(种子)存在二型性,这两种类型的果实在形状、大小、颜色及包被其苞片的大小上均有差异。黑色果实果皮光滑,有光泽,直径1.481mm±0.186mm,包被果实的苞片较小;褐色果实扁平,直径2.642mm±0.254mm,包被果实的苞片较大。以异苞滨藜的两种果实(种子)为材料,在3个变温条件(5/25℃、5/15℃、15/25℃,暗12h/光12h)下进行萌发实验,褐色种子成熟后即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最终萌发率都在80%以上。黑色种子仅在低的夜间温度(5℃)和高的昼间温度(25℃)条件下有较高的萌发率(>70%),而在5/15℃、15/25℃条件下,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低(<20%),2星期的低温层积处理能够有效地加速和提高黑色种子在3个变温条件下的萌发,划破果皮和种皮也能不同程度的加速和促进黑色种子的萌发,表明黑色种子处于非深度生理休眠状态。苞片中盐含量低,苞片对褐色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异苞滨藜的果实(种子)二型性及其萌发行为是对荒漠异质环境的适应。
关键词
异苞滨藜
种子二型性
萌发行为
非深度生理休眠
苞片
Keywords
Atriplex micrantha C. A. Mey.
seed dimorphism
germination behavior
non-deep physiological dormancy
bracteoles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苞滨藜两种异型种子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赫
王喜勇
马尔孜亚.叶尔斯别克
魏岩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87-149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准噶尔荒漠藜科植物种子异型性的适应进化"(31560113)~~
文摘
【目的】研究异型种子对后代生态适应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仿自然条件培育方法,观察异苞滨藜异型种子萌发物候,以及幼苗早期形态生长特征。【结果】异型种子的萌发物候不同步,异型种子萌生植株子叶存留时间长,且黑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子叶和褐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子叶留存时间有差异,褐色种子3月27日萌发,萌生幼苗的子叶持续时间长达39 d;黑色种子4月3日萌发,萌生幼苗的子叶持续30 d;褐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子叶大小、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大于黑色种子萌生幼苗(P<0.05);异型种子萌生幼苗在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方面有差异(P<0.05),褐色种子萌生幼苗在子叶期的四次测量中其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大于黑色种子萌生幼苗,至5月1日最后一次测量,褐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地上生物量为(2.312±0.183)g,地下生物量为(0.098±0.008)g,黑色种子萌生幼苗的地上生物量为(0.402±0.05)g,地下生物量为(0.043±0.006)g;褐色种子萌生幼苗的根冠比逐渐降低,黑色种子萌生幼苗的根冠比逐渐升高。【结论】源于不同类型种子的幼苗在萌发物候、子叶存留时间、生长特性和根冠比指标参数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是异苞滨藜长期适应荒漠异质环境而进化产生的生态适应机制,这种生态适应机制是异苞滨藜能够在荒漠异质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异苞滨藜
异型种子
萌发物候
幼苗
两头下注
Keywords
Atriplex micrantha
heterocarpic seeds
germination phenology
seedlings
bet- hedging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型种子植物异苞滨藜的繁殖输出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赫
魏岩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6-23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13
31360091)资助
文摘
异苞滨藜是重要的荒漠野生牧草资源,具有褐色和黑色两种异型种子;黑色种子小,种皮光滑,有光泽,包被种子的苞片较小;褐色种子大,包被种子的苞片较大。对异型种子繁殖输出的研究将为探讨其生态适应机制及生活史进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准噶尔低山砾质荒漠自然种群中3个不同微生境(陡坡、缓坡和坡底),分别随机选取20株植株,测定植株高度、生物量以及种子的数量,研究种子的输出比例和繁殖分配。结果表明,1)不同微生境中植株的大小有显著差异,山坡沟底植株的个体最大,缓坡次之,陡坡最小。2)植株的总繁殖分配以及褐色种子和黑色种子的繁殖分配随个体的增大而显著增高;异苞滨藜大型植株的繁殖分配高达57.57%,褐色种子和黑色种子的繁殖分配无显著差异;中型和小型植株的繁殖分配小于30%,主要投资黑色种子。3)随植株个体的增大,异苞滨藜3个级别的植株输出的黑色种子的数量和比例均显著大于褐色种子的数量和比例;黑色种子与褐色种子比例为2.16~7.41∶1。异型种子萌发物候的不同步、繁殖输出的"灵活性"是异苞滨藜与荒漠异质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关键词
异苞滨藜
异型种子
种子输出
Keywords
Atriplex micrantha
heteromorphic seeds
seed output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先灿
胡鸢雷
王晓丽
祝建波
林忠平
机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石河子大学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8-91,共4页
文摘
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分别从异苞滨藜和鞑靼滨藜两种盐生植物中分离到了BAD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BADH全长均为1 507bp,编码501个氨基酸,两种BADH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甜菜碱醛脱氢酶的克隆为植物的基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异苞滨藜
鞑靼
滨藜
BADH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Keywords
Atriplex micrantha C.A.Mey Atriplex tatarica L. BADH Gene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准噶尔荒漠异苞滨藜(Atriplex micrantha)的种子二型性及其萌发行为
刘鹏伟
魏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异苞滨藜两种异型种子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马赫
王喜勇
马尔孜亚.叶尔斯别克
魏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异型种子植物异苞滨藜的繁殖输出
马赫
魏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种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朱先灿
胡鸢雷
王晓丽
祝建波
林忠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