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红云 邓仪昊 +1 位作者 朱建华 张本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392-4395,共4页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探寻修复周围神经的新型移植物。方法:分别取家犬、新西兰大白兔臂丛神经及SD大鼠坐骨神经,对其适当切修使直径、长度相近,对获取的神经进行低渗-脱细胞处理,得到脱细胞神经移植物。32...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探寻修复周围神经的新型移植物。方法:分别取家犬、新西兰大白兔臂丛神经及SD大鼠坐骨神经,对其适当切修使直径、长度相近,对获取的神经进行低渗-脱细胞处理,得到脱细胞神经移植物。32只大鼠均制造人为坐骨神经缺损,随机均分为4组,A组,家犬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B组,兔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C组,大鼠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D组,未修复组。修复后进行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检测。结果:修复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未修复组,而各修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异种脱细胞神经可取得与同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后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立新 贾桦 +2 位作者 李薇薇 李振华 佟晓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AN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促神经再生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桥接2,4,8,12周组,每组6只,分别观测患侧L4脊髓及胫前肌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AN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促神经再生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桥接2,4,8,12周组,每组6只,分别观测患侧L4脊髓及胫前肌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ANA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2周患侧脊髓内BDNF表达增高,4周时达高峰,持续到8周,然后逐渐降低,12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而患侧胫前肌最初4周内逐渐降低,然后逐渐升高,12周时达到正常水平,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BDNF mRNA的表达基本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ANA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也许可替代自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此作用可能与上调脊髓BDNF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移植物 周围神经再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晓红 佟晓杰 +2 位作者 张彩顺 王虹 张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研究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 再生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再生神经中S-100蛋白表达,并对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等... 目的: 研究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 再生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再生神经中S-100蛋白表达,并对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的移植段内见有由束膜和外膜包被的大量再生神经纤维, 两组比较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有髓纤维占有的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移植段神经中的S-100阳性施万细胞数、形态和排列等方面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同自体神经一样,对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移植物 神经再生 S-100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鼠之间造血干细胞嵌合体抗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1
4
作者 裴夫瑜 李春富 唐湘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克服异种骨髓移植间强烈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措施。方法(1)将12只SD大鼠经5.0 Gy亚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4 h内每只经尾静脉输入28只正常BALB/c小鼠骨髓细胞8×107个。2 d后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100 mg/kg·b.w.,... 目的探讨克服异种骨髓移植间强烈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措施。方法(1)将12只SD大鼠经5.0 Gy亚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4 h内每只经尾静脉输入28只正常BALB/c小鼠骨髓细胞8×107个。2 d后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100 mg/kg·b.w.,诱导形成对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嵌合体大鼠10只。(2)24只BALB/c小鼠接受9.0 Gy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随机均分为3组,照射后4 h内经尾静脉注射骨髓细胞进行移植。A组输注正常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B组输注正常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和脾细胞2×107个;C组输注嵌合体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和脾细胞2×107个;观察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2只小鼠死于感染和放射损伤,所有对象均未观察到明显GVHD表现。B组平均累积存活时间为10 d[95%可信区间为(8,12)],死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典型GVHD表现。而C组除2只小鼠分别于移植后18、31 d死亡外,其余的均存活超过150 d。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02)。结论对有受者嵌合体的供者进行异种骨髓移植,有助于克服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嵌合体 移植物抗宿主病 嵌合体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对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的影响
5
作者 肖红喜 胡敏 +1 位作者 李妍 牛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9-21,26,79,共5页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种面神经移植中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的作用效果。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一侧作为实验侧,解剖面神经后于颊支制造1cm的神经缺损。按神经移植的种类分为4组,A组:异种面神经移植组;B组:异种面神经移植应用CS...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种面神经移植中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的作用效果。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一侧作为实验侧,解剖面神经后于颊支制造1cm的神经缺损。按神经移植的种类分为4组,A组:异种面神经移植组;B组:异种面神经移植应用CSA免疫抑制组;C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组;D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应用CSA免疫抑制组。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5周,12周进行电生理学测试(潜伏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5周和12周时,C,D组动物在电生理指标及光镜、电镜指标上均优于A,B组,术后5周和12周,D组面神经颊支传导速度均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1.0 cm缺损的异种脱细胞面神经移植动物实验中,应用CSA5mg/(kg.d)5周可以降低排斥反应,提高神经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移植 免疫抑制 环孢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移植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帅华洲 程辉 +3 位作者 陈锐憬 杨琼梅 曾云 史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AMSC)对异种移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作用。方法:应用NPG(NOD-Prkdc^scid Il2rg^null,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AMSC)对异种移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作用。方法:应用NPG(NOD-Prkdc^scid Il2rg^null,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建立异种移植的aGVHD模型。实验组小鼠分为PBMNC输注组和PBMNC+AMSC共输注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aGVHD表现、体重及血象变化,应用HE染色观察aGVHD靶器官(肺、肝脏、脾脏、小肠)的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T细胞在小鼠外周血、组织及器官中的植入水平。结果:PBMNC+AMSC共输注组小鼠的aGVHD表现(倦怠、弓背、耸毛、体重减轻等)及靶器官(肺、肝脏、脾脏、肠)的病理损伤均轻于PBMNC输注组小鼠,且PBMNC+AMSC共输注明显降低了小鼠体内人源T淋巴细胞(CD3^+、CD45^+)植入比例,提高了CD4^+/CD8^+比值。结论:输注人源AMSC能够明显减轻小鼠异种移植的aGVHD表现,改善受体靶器官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3
7
作者 石玉铸 郝新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12月北京陆道培医院确诊为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12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12月北京陆道培医院确诊为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12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51岁,中位年龄15岁。发病与移植术的时间间隔为5~37个月,中位时间为10个月。结果:本组12例患者以白质受累为主,其中小脑及深部核团受累3例,脑干受累1例。病灶在T 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 2WI上呈等或高信号;T 2-FLAIR序列上呈等或高信号,2例病灶可见“核心+晕环”征象;DWI上3例累及深部及皮层下的白质病灶呈高信号,其它病灶呈等信号。增强后1例病灶表现为带有小缺口的环状强化,呈“开环”征。结论:MRI是发现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水平,为临床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枢神经系统 移植物抗宿主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和GM_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和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焦旭文 何仲义 +3 位作者 李军平 韩怀钦 王效军 马江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500,共6页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形成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桥接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前分别用等渗盐水(NS)、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浸泡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术后各组大鼠术侧小腿肌内分别注射NS液、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术后4、8周行大体观察并用神经电生理、肌湿重、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神经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点,NGF+GM1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单独用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F+GM1联合治疗组有大量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顺畅地通过远端吻合口。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应用NGF和GM1可明显促进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的神经纤维再生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细胞神经支架 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许红波 李春富 +2 位作者 吴建春 杨明 冯晓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为了观察大鼠和小鼠间异种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现象 ,建立动物模型。受体BALB/c小鼠接受 8.5Gy全身照射后 ,一组 (n =10 )输入SD大鼠骨髓细胞 4× 10 7,另一组 (n =10 )输入SD大鼠骨髓细胞 4× 10 7及脾细胞 2... 为了观察大鼠和小鼠间异种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现象 ,建立动物模型。受体BALB/c小鼠接受 8.5Gy全身照射后 ,一组 (n =10 )输入SD大鼠骨髓细胞 4× 10 7,另一组 (n =10 )输入SD大鼠骨髓细胞 4× 10 7及脾细胞 2× 10 7,观察 6 0天 ,记录受鼠发生GVHD情况。结果表明 :单纯骨髓细胞输入组 8只鼠存活超过 6 0天 ,另 2只鼠分别于 18天和 31天死亡 ,肝、小肠病理切片未见明显GVHD。而骨髓细胞及脾细胞输入组均于14天内死亡 ,肝、小肠病理切片证实有GVHD。结论 :大、小鼠间异种全骨髓细胞移植未见明显GVH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移植物 抗宿主反应 实验动物模型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β基因修饰的大鼠嗅鞘细胞与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共培养体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雪云 段昉 +3 位作者 王贺颖 贾桦 牛建国 何仲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S100β基因修饰的SD乳鼠嗅鞘细胞(OECs)在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的黏附情况及分泌功能,研究S100β修饰的OECs与ANX共培养体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表达S100β的重组慢病毒感染SD乳鼠的OECs (S100β-OECs),利用流式细... 目的:通过观察S100β基因修饰的SD乳鼠嗅鞘细胞(OECs)在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的黏附情况及分泌功能,研究S100β修饰的OECs与ANX共培养体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表达S100β的重组慢病毒感染SD乳鼠的OECs (S100β-OECs),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感染效率;将感染成功的细胞注入通过化学萃取法制作的ANX内,通过扫描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OECs的黏附情况及分泌功能。结果:GFPOECs及S100β-OECs的感染效率分别为(73. 10±2. 69)%和(73. 50±4. 59)%;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ANX内原有细胞主要结构基本完全去除,仅保留了细胞的的基膜结构,GFP-OECs及S100β-OECs在ANX内沿基膜纵轴方向聚集生长;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发现,生长在ANX上的OECs、GFP-OECs、S100β-OECs均表达NGF、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且S100β-OECs组S100β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组(P <0. 05)。结论:S100β-OECs可稳定的过表达S100β蛋白,在S100β-OECs与ANX共培养体系中,S100β-OECs与ANX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 嗅鞘细胞 细胞神经桥接体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脱细胞小口径异种移植血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学宁 陈长志 +2 位作者 杨岷 郭亚雄 吴学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制备小口径异种移植血管的新方法,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提供新的移植血管来源。方法利用酶-去污剂法去除犬颈动脉血管壁结构细胞,脱细胞后其中一部分再进行肝素结合,组织学及机械性能研究观察脱细胞效果。24只兔的左、右两... 目的探讨一种制备小口径异种移植血管的新方法,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提供新的移植血管来源。方法利用酶-去污剂法去除犬颈动脉血管壁结构细胞,脱细胞后其中一部分再进行肝素结合,组织学及机械性能研究观察脱细胞效果。24只兔的左、右两侧颈动脉同时分别植入结合与未结合肝素的脱细胞异种血管,作为自身对照,分别于3周、3月和6月,用B超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术后3月随机处死12只兔,取材后行Ⅷ因子和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脱细胞后管壁无细胞成分残留,而细胞外基质保存完好。植入兔颈动脉后两组均无血管阻塞,而肝素结合组血栓形成少于未结合组。3月后管壁出现平滑肌细胞,而内腔由内皮细胞覆盖。结论酶-去污剂联合肝素结合处理是制备小口径异种移植血管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血管 细胞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师玲 周菲 文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0期69-70,共2页
脱细胞异种真皮作为一种真皮替代物近年受到重视,脱细胞真皮与自身表皮复合移植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修复深度皮肤缺损的新型方法,移植成活后,局部光滑平整,弹性好,瘢痕增生轻,无瘢痕挛缩[1].2001年6月至今,我们临床应用6例,现就围术期的护... 脱细胞异种真皮作为一种真皮替代物近年受到重视,脱细胞真皮与自身表皮复合移植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修复深度皮肤缺损的新型方法,移植成活后,局部光滑平整,弹性好,瘢痕增生轻,无瘢痕挛缩[1].2001年6月至今,我们临床应用6例,现就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真皮 自体表皮 复合移植 围术期 护理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用于异种脱细胞骨修复材料的制备
13
作者 郝峰 泮凯锋 +4 位作者 黄柳云 陈叙宏 尉海坤 陈献花 张建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2-778,共7页
目的:评价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脱细胞后动物源性骨修复材料的免疫原性和成骨能力。方法:将猪股骨前处理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方法(常规对照组)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组)进行脱细胞处理,并以同种脱钙骨基质作为阳性对照。通过酶联... 目的:评价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脱细胞后动物源性骨修复材料的免疫原性和成骨能力。方法:将猪股骨前处理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方法(常规对照组)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组)进行脱细胞处理,并以同种脱钙骨基质作为阳性对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染色法检测半乳糖-α-1,3-半乳糖(α-Gal)抗原清除率和DNA残留量。9只6周龄SPF级雄性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常规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在裸鼠股二头肌肌间隙中植入不同骨组织,术后4周取材,分别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植入部位诱导成骨能力及成骨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和常规对照组α-Gal抗原清除率分别为(99.09±0.26)%和(30.18±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7,P<0.01)。实验组、常规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DNA残留量分别为(13.49±0.07)、(15.20±0.21)和(14.70±0.17)ng/mg,其中实验组DNA残留量低于常规对照组(t=-13.41,P<0.01)和阳性对照组(t=-11.30,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4周植骨部位有多个骨生发中心伴成骨活跃、骨髓丰富;常规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仅有少量骨生发中心,无明显的成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实验组成骨相关蛋白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转录因子2、Ⅰ型胶原蛋白和骨钙蛋白的表达量较常规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脱细胞处理的骨组织比临床上常用的同种脱钙骨基质和常规方法处理的骨修复材料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好的诱导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修复 移植 细胞支架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性异种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受体IgM型诱生抗体水平的关系
14
作者 朱彤 田超睿 +4 位作者 郭晖 朱学海 沈世乾 夏穗生 陈忠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 采用仓鼠到大鼠移植模型 ,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受体血清IgM型诱生抗体水平的关系。 方法 仓鼠心脏移植于SD大鼠颈部 ,按不同剂量及配对方案给予免疫抑制剂 ,单磷酸肌苷 (次黄嘌呤苷 )脱氢酶抑制剂(ERL) 10~ 30mg/(kg·d)... 目的 采用仓鼠到大鼠移植模型 ,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受体血清IgM型诱生抗体水平的关系。 方法 仓鼠心脏移植于SD大鼠颈部 ,按不同剂量及配对方案给予免疫抑制剂 ,单磷酸肌苷 (次黄嘌呤苷 )脱氢酶抑制剂(ERL) 10~ 30mg/(kg·d)、雷帕霉素 (RAD) 1 0~ 1 5mg/(kg·d)、环孢素A (CyA) 5~ 10mg/(kg·d)。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 ,ELISA法测定移植心被排斥时血清IgM型诱生抗体水平 ,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 结果 对照组移植心平均存活时间为 (3 7± 1 1)d。单用ERL和Cy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无延长 ,RAD组有一定的延长 (6 0± 0 9)d ,P <0 0 1;联合用药组可见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1) :ERL +CyA、ERL +RAD、RAD +CyA及RAD +ERL +CyA组的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8 0± 3 5 )d、 (10 3± 4 7)d、 (12 8± 2 9)d及 (10 0± 2 2 )d。排斥时大鼠抗仓鼠IgM反应显著受抑制 ,且平均抗体水平与平均移植物存活时间呈负相关 (r =- 0 86 2 ;P <0 0 5 )。结论 仓鼠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受体血清IgM型诱生抗体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 ,ERL、RAD与CyA配合使用能有效抑制大鼠抗仓鼠IgM并明显延长异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存活时间 仓鼠 抗体水平 受体 移植 大鼠 延长 负相关 次黄嘌呤 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病人的护理
15
作者 黄守春 黎艳 +1 位作者 肖榕婵 冯祥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4期40-41,共2页
对83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病人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提出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复合移植后植皮区体位护理和创面护理、预防感染、加强营养以及复合移植成活后皮肤护理是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 (猪)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 烧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异种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青 周翠冰 +2 位作者 戴一凡 蔡志明 牟丽莎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神经细胞移植为神经退行性紊乱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目前用于帕金森病和亨廷顿舞蹈症的人体胚胎源神经细胞治疗策略因疗效、胚胎组织来源及伦理问题等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猪源细胞移植应运而生,然而受异种移植细胞来源、免疫... 神经细胞移植为神经退行性紊乱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目前用于帕金森病和亨廷顿舞蹈症的人体胚胎源神经细胞治疗策略因疗效、胚胎组织来源及伦理问题等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猪源细胞移植应运而生,然而受异种移植细胞来源、免疫排斥反应和临床治疗策略等的限制,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就猪源神经细胞和灵长类神经细胞的异种移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移植 灵长类动物 神经前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临床应用43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巨祥 毛国强 +5 位作者 周锐华 张秀丽 潘银根 任凤彩 陈怀书 付双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移植 细胞真皮 自体刃厚皮 复合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联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
18
作者 王红燕 王贺颖 +5 位作者 梁雪云 贾桦 段昉 张博闻 仇莽莽 何仲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联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自体移植组、单纯ANX组和ANX+MenSCs共培养组,制备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将不同组的桥接体移植到SD大鼠右...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联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自体移植组、单纯ANX组和ANX+MenSCs共培养组,制备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将不同组的桥接体移植到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处,移植术后8周,用热板实验检测大鼠感觉功能的恢复,斜坡实验来检测运动功能的恢复,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通过胫骨前肌湿重比率检测神经肌肉的功能,用透射电镜来观察髓鞘的恢复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显示ANX组内原有的细胞及结构基本去除,完整保留了神经的基膜及外膜,ANX+MenSCs组可见圆形的细胞在基膜间稳定黏附生长;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神经生长因子(NGF)在ANX+MenSCs共培养组中有阳性表达;移植术后8周,ANX+MenSCs组的患肢回缩时间显著短于单纯ANX组(P<0.05),爬坡坡度、SFI值以及胫骨前肌湿重比率均显著高于单纯ANX组(P<0.05),ANX+MenSCs组与自体组相比,两组的患肢回缩时间、爬坡坡度以及胫骨前肌湿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自体组的SFI值显著增高(P<0.05);透射电镜显示与单纯ANX组相比,ANX+MenSCs组和自体组的髓鞘结构更完整,虽有水肿,但形状小而均匀致密。结论:ANX联合MenSCs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良好,MenSCs可能成为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的潜在候选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神经桥接体 共培养体系 坐骨神经缺损修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即刻种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再生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文勇 马跃 +3 位作者 徐欣 黄海云 陈琳 朱洪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运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评价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在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第2、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3mm×3mm&... 目的:运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评价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在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第2、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3mm×3mm×5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海奥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海奥膜。术后1、4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生成量多,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 骨缺损 细胞真皮基质 引导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邻位皮瓣修复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章余兰 石璐 +1 位作者 宋映 周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1-673,共3页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邻位皮瓣I期修复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35眼)眼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基底细胞癌21例,睑板腺癌13例,鳞状细胞癌1例;累及上睑者12例,累及下睑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术中冰...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邻位皮瓣I期修复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35眼)眼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基底细胞癌21例,睑板腺癌13例,鳞状细胞癌1例;累及上睑者12例,累及下睑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术中冰冻并根据冰冻结果确定切缘,肿物切除后眼睑有不同程度全层缺损。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替代结膜睑板组织,根据皮肤缺损大小做邻近滑行或转位皮瓣修补眼睑缺损。术后观察皮瓣及口腔修复膜愈合情况、有无眼睑闭合不全及睑球粘连。结果随诊半年,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完全溶解,被爬行结膜上皮覆盖,皮瓣愈合良好、无一例皮瓣坏死。其中2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眼睑闭合不全及睑内、外翻。4例患者出现轻度眼睑闭合不全,均无暴露性角膜炎。3例患者出现轻度睑球粘连。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替代睑板结膜组织,联合邻位皮瓣治疗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眼睑全层缺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患者因取口唇黏膜或行二次眼睑重建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缺损 眼睑恶性肿瘤 细胞真皮基质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