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TC标记脂肪酶的稳定性和荧光光谱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驰 宋锡瑾 +1 位作者 王杰 闻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81-1384,共4页
以FITC(异硫氰基荧光素)为荧光探针,研究了标记后的脂肪酶的活性、构象、荧光光谱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变性条件下,比较了标记与未标记的脂肪酶活性变化及相对应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的脂肪酶耐热性能比未标记的酶... 以FITC(异硫氰基荧光素)为荧光探针,研究了标记后的脂肪酶的活性、构象、荧光光谱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变性条件下,比较了标记与未标记的脂肪酶活性变化及相对应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的脂肪酶耐热性能比未标记的酶有所提高,70℃时完全失活。荧光标记的脂肪酶耐酸碱性能增强。在盐酸胍变性剂的条件下,荧光标记的脂肪酶活性下降趋势渐缓,荧光光谱能较好的反映脂肪酶的活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氰基荧光(fitc) 荧光光谱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载体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金鑫 张阳德 +5 位作者 王吉伟 张丽华 杨璞 张旭 胡玉 于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165,共5页
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为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提供载体材料。通过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使叶酸与壳聚糖偶联。将异硫氰基荧光素与叶酸偶联壳聚糖进行化学嫁接,以离子交联法制成具有荧光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 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为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提供载体材料。通过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使叶酸与壳聚糖偶联。将异硫氰基荧光素与叶酸偶联壳聚糖进行化学嫁接,以离子交联法制成具有荧光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并与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叶酸活性酯用量和反应温度及试剂滴加速度是影响偶联比的主要因素;在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用量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30℃,滴加速度为2mL/min,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可得到偶联稳定的叶酸偶联壳聚糖;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290nm,形态规则,细胞荧光效果明显;此方法能用于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壳聚糖 纳米粒 氰基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毒素IgY体外拮抗内毒素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强 张雅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08-610,共3页
目的 观察抗内毒素鸡卵黄抗体 (IgY)在体外拮抗内毒素 (LPS)的作用。方法 ①用不同浓度IgY与LPS直接体外中和作用 ,检测剩余LPS的量 ,观察二者的量效关系 ;②以培养的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为模型 ,加入一定浓度的FITC LPS及Ig... 目的 观察抗内毒素鸡卵黄抗体 (IgY)在体外拮抗内毒素 (LPS)的作用。方法 ①用不同浓度IgY与LPS直接体外中和作用 ,检测剩余LPS的量 ,观察二者的量效关系 ;②以培养的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为模型 ,加入一定浓度的FITC LPS及IgY ,观察各时相点细胞的荧光强弱变化 ;③加入一定浓度的LPS及IgY ,观察各时相点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的活性变化。结果 ①当二者浓度比为 16∶1时 ,有较好的量效关系 ;②在 4、8、12h 3个时相点 ,单纯FITC LPS结合组细胞均显示较亮的荧光 ,且强弱没有明显的区别 ,在IgY拮抗组的 3个时相点 ,荧光均有减弱 ,以 8、12h较明显 ;③LDH的活性在LPS攻击 8h后明显升高 (P <0 0 1) ,IgY拮抗组LDH的活性在 8h后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在体外 ,特异性IgY有较强的拮抗LP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卵黄抗体 内毒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乳酸脱氢酶 荧光-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牛种布鲁氏菌抗体的荧光极化法
4
作者 陈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9期6-6,共1页
1961年Dandliker等提出了一种荧光极化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此法是均质法的一种。1988年Rhys Willams重新对其研究,将其用于均质免疫法,效果很好。1996年K.Vielsen等人用该法进行牛种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试验证... 1961年Dandliker等提出了一种荧光极化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此法是均质法的一种。1988年Rhys Willams重新对其研究,将其用于均质免疫法,效果很好。1996年K.Vielsen等人用该法进行牛种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试验证明,用其法检测牛种布鲁氏菌为最理想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某种荧光染料可以被某种波长的平面极化光所激化。假如分子是静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抗体 荧光极化 牛种布鲁氏菌 检测方法 示踪物 荧光染料 平面极化 分子旋转 氢酸荧光 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激诱导DNA摄取的快速评估
5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4-24,共1页
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家N.W.Blackhall、M.R.Davey及其同事利用流式细胞分类术评估了在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接合葡聚糖(FITC-葡聚糖)存在下电激水稻原生质体后的瞬时基因表达,并与在携带cat基因的质粒存在下电激水稻原生质体后的瞬时基因表... 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家N.W.Blackhall、M.R.Davey及其同事利用流式细胞分类术评估了在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接合葡聚糖(FITC-葡聚糖)存在下电激水稻原生质体后的瞬时基因表达,并与在携带cat基因的质粒存在下电激水稻原生质体后的瞬时基因表达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分类术 基因表达 葡聚糖 水稻原生质体 植物原生质体 诺丁汉大学 瞬时表达 荧光 外源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