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7号新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永琴 程治军 +6 位作者 英敏 王竹 陈华璋 杨天英 何应国 赵卫敏 毛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5期7-9,共3页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7号,200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营养品质优异、对白粉病免疫、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等优点.其区试平均产量182.8~280.0 kg/667m2,最高产量达306.3 kg/667m2,比(CK)增...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7号,200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营养品质优异、对白粉病免疫、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等优点.其区试平均产量182.8~280.0 kg/667m2,最高产量达306.3 kg/667m2,比(CK)增产7.76%~32.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75 kg/667m2,比(CK)增产14.2%.适宜在贵州海拔1 000~2 300 m的高寒山区、半山区、中部麦区的中、下等肥力旱地以及省外生态环境近似的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黔中7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81在贵州的产量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竹 吕知敏 +5 位作者 程治军 董永琴 李晓梅 刘淑芬 英敏 毛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5期30-31,共2页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81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矮秆、高产、稳产、易脱粒、结实率高、饱满度好,营养品质优异,对白粉病免疫,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可在早春割苗作饲料,粮饲兼用等优点。在中等、...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81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矮秆、高产、稳产、易脱粒、结实率高、饱满度好,营养品质优异,对白粉病免疫,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可在早春割苗作饲料,粮饲兼用等优点。在中等、中下等肥力旱地中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6.14~251.6kg/667m^2,比劲松49(CK)增产12.84%~16.63%,居参试品种之首。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8.5kg/667m^2,最高产量达348kg/667m^2,比CK增产17.66%,适宜在贵州海拔为1000~2300m的高寒山区、半山区,中部麦区的中、下等肥力旱地以及省外生态环境近似的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产量表现 贵州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再生能力 粮饲兼用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研究
3
作者 王竹 董永琴 +3 位作者 杨天英 赵卫敏 毛春 何立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70,共4页
应用高稳系数法和常规分析方法对1998~2000年贵州省八倍体小黑麦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新品种(系)在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农科院提供的122、劲松75... 应用高稳系数法和常规分析方法对1998~2000年贵州省八倍体小黑麦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新品种(系)在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农科院提供的122、劲松75、劲松77、劲松76和贵州省农科院提供的黔中7号平均产量在182.8~206.24kg/667m2之间,比劲松49(ck)增产7.76%~21.58%;其中,黔中7号已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该品种已在贵州省15个县、区以及生态相似的西南、西北等省、区试种和大面积推广应用;122、劲松75、劲松77等品种(系)已在我国西北、西南、新疆、内蒙等省、区作为饲料和粮食兼用型品种(系)应用于生产.研究表明,高稳系数法和常规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应用能更准确反映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新品种 丰产稳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作物——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永琴 《农技服务》 2002年第9期4-5,共2页
(一)什么是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原先在自然界是没有的,它是一种人们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新物种。通过六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的人工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的人工加倍,使两个物种合并成为一个八倍体的新物种... (一)什么是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原先在自然界是没有的,它是一种人们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新物种。通过六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的人工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的人工加倍,使两个物种合并成为一个八倍体的新物种——小黑麦。现已被公认为全世界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新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经济价值 发展前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山区引种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试验初报
5
作者 商胜东 陈光友 +1 位作者 戴后坤 代前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4期18-19,共2页
为探索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 3号、黔中 5号在道真县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 ,特引种试验、示范。从试验结果看出 :黔中 3号、黔中 5号的分蘖力、再生能力、抗逆性、抗病性、丰产稳产性、... 为探索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 3号、黔中 5号在道真县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 ,特引种试验、示范。从试验结果看出 :黔中 3号、黔中 5号的分蘖力、再生能力、抗逆性、抗病性、丰产稳产性、适应性和营养品质均优于小麦绵阳 2 6 ,尤以在海拔 80 0 m以上地区产量比小麦绵阳 2 6增产 19.88%~ 2 3.0 7% ,增产极显著。并随海拔的增高 ,产量增幅呈递增趋势 ,其中以海拔110 0 m的试点产量最突出 ,比小麦绵阳 2 6增产 2 4 3.9%~ 2 94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山区 引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新品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