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淀粉酶改性玉米淀粉胶囊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慧 吴琳 +3 位作者 王楠楠 姜义军 牟新东 李春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4-277,286,共5页
以玉米淀粉为主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甘油及卡拉胶等为辅料制备异淀粉酶改性玉米淀粉胶囊,并对其吸湿性、崩解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0.2m L 10mg/m L的异淀粉酶处理5min后得到的玉米淀粉在溶胀、糊化等一系列过程中操作可控性增... 以玉米淀粉为主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甘油及卡拉胶等为辅料制备异淀粉酶改性玉米淀粉胶囊,并对其吸湿性、崩解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0.2m L 10mg/m L的异淀粉酶处理5min后得到的玉米淀粉在溶胀、糊化等一系列过程中操作可控性增强,改性后溶胶的粘度降低了约42%。通过添加辅料3.0%卡拉胶、0.2g KCl、1.0%甘油、0.5%海藻酸钠及0.2%聚乙烯醇,所得淀粉植物胶成膜性、阻水性及强度均明显增强,相比于明胶胶囊崩解时限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改性玉米淀粉 胶囊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与NTG复合诱变育种Klebsiella高产异淀粉酶突变株 被引量:9
2
作者 米运宏 邓梁华 +2 位作者 黄静 韦振雷 梁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8年第2期96-99,64,共5页
从原始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出发,经过微波与NTG复合诱变后,筛选、初筛分离得高产异淀粉酶的菌株NCP-03,酶活力由原来的28U/mL提高到210U/mL,比原始菌种产酶活力提高了近7倍。并对NCP-03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关键词 异淀粉酶 诱变 KLEBSIELLA 微波 NTG(亚硝基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异淀粉酶酶源菌株的筛选分离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晓燕 李俊俊 +4 位作者 杨云娟 唐湘华 孟艳芬 许波 黄遵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5,共5页
从云南温泉中分离鉴定了3株产异淀粉酶的芽孢杆菌,经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及主要生理生化研究,初步鉴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 LCEP-1、Bacillus subtilis DL-34—2、Bacillus subtilis DMJS-2—1。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gb.G... 从云南温泉中分离鉴定了3株产异淀粉酶的芽孢杆菌,经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及主要生理生化研究,初步鉴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 LCEP-1、Bacillus subtilis DL-34—2、Bacillus subtilis DMJS-2—1。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gb.GQ199589、gb.GQ199593、gb.GQ199594。3株菌所产的异淀粉酶都能降解玉米支链淀粉。酶解反应的最适pH分别为pH6.8、5.4和pH7.8;最适温度分别为60、55、60℃。优化条件下,最高酶活分别为:36.5、18.89、11.08μ/mL。3株菌的酶对不同金属离子有不同的反应,金属螯合剂EDTA对酶活又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推测可能都属于金属酶。3株菌能在偏酸性至中性的pH范围内(pH4.4~8.0)保持稳定,可以在pH变化较大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酶活,在偏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都能有效地水解淀粉质底物。3株菌所产异淀粉酶,底物专一性强,最适pH可低至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菌株筛选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异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宏文 江洁 +1 位作者 邹东恢 江成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18,共4页
从淀粉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出产脱枝酶的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株产偏酸性异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YDF30。其发酵56h时酶活力最大,达到16.4U/mL。所产生的异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5.2,在低于50℃和pH5.2~9.6条件... 从淀粉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出产脱枝酶的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株产偏酸性异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YDF30。其发酵56h时酶活力最大,达到16.4U/mL。所产生的异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5.2,在低于50℃和pH5.2~9.6条件下较稳定。依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分离 鉴定 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异淀粉酶改进淀粉膜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高群玉 杨宜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62-68,共7页
用异淀粉酶可使淀粉中的支淀粉脱支而形成链淀粉,从而提高淀粉膜的成膜性能及强度。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异淀粉酶对马铃薯淀粉脱支的作用条件,并描绘了异淀粉酶的作用时间与膜的抗张强度、伸长百分率、耐折度、透湿性、链淀粉含量的关... 用异淀粉酶可使淀粉中的支淀粉脱支而形成链淀粉,从而提高淀粉膜的成膜性能及强度。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异淀粉酶对马铃薯淀粉脱支的作用条件,并描绘了异淀粉酶的作用时间与膜的抗张强度、伸长百分率、耐折度、透湿性、链淀粉含量的关系曲线,为制取性能好的食用淀粉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淀粉酶 淀粉 异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异淀粉酶产生菌的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宏文 江洁 邹东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5-187,191,共4页
从淀粉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出产偏酸性异淀粉酶的细菌YDF30,诱变处理后得到一株高产酶突变株HY19。利用单因素法及正交实验对HY19进行了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玉米淀粉2.0%、蛋白胨1.0%、酵母粉0.5%、MgSO_4... 从淀粉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出产偏酸性异淀粉酶的细菌YDF30,诱变处理后得到一株高产酶突变株HY19。利用单因素法及正交实验对HY19进行了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玉米淀粉2.0%、蛋白胨1.0%、酵母粉0.5%、MgSO_4·7H_2O 0.07%、K_2HPO_4 0.1%。培养基的初始pH为6.5,接种量为10%,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20mL,34℃,200r/min,培养64h。经发酵条件优化后,酶活力达到298.5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义 张焕新 殷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9,共7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用量、淀粉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4个因素对水解产物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了异淀粉酶法制备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工艺。结果表明:在异淀粉酶用量130 U/L、pH值4.8...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用量、淀粉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4个因素对水解产物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了异淀粉酶法制备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工艺。结果表明:在异淀粉酶用量130 U/L、pH值4.8、反应温度47℃、反应时间210 min条件下,水解产物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为76.32%,与理论预测值之间误差仅为0.78%,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高直链银杏淀粉制备工艺参数准确可靠。淀粉和碘复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水解产物中生成了大量的直链淀粉,证实异淀粉酶对银杏淀粉具有较强的脱支作用,是制备高直链银杏淀粉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淀粉 异淀粉酶 高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气杆菌异淀粉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
8
作者 管斌 高艳艳 +4 位作者 孔青 毛相朝 杨莹莹 游泳 张睿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8,共4页
该文以产气气杆菌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从大量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产酶稳定且酶活较高的菌株UV2-10-6,酶活由最初的2.9592U/mL提高为14.82U/mL,提高了4倍。并探讨了一种高效的异淀粉酶产生菌的选育方法,为下... 该文以产气气杆菌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从大量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产酶稳定且酶活较高的菌株UV2-10-6,酶活由最初的2.9592U/mL提高为14.82U/mL,提高了4倍。并探讨了一种高效的异淀粉酶产生菌的选育方法,为下一步培养基优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产气气杆菌 筛选方法 诱变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异淀粉酶改进淀粉膜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群玉 杨宜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8-12,共5页
异淀粉酸可使淀粉中的支淀粉脱支而形成链淀粉,从而提高淀粉膜的成膜性能及强度。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并淀粉酶对马铃薯淀粉脱支的作用条件,并描绘了异淀粉酶的作用时间与膜的抗张强度,伸长百分率、耐折度、透湿性、链淀粉含量的关系曲... 异淀粉酸可使淀粉中的支淀粉脱支而形成链淀粉,从而提高淀粉膜的成膜性能及强度。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并淀粉酶对马铃薯淀粉脱支的作用条件,并描绘了异淀粉酶的作用时间与膜的抗张强度,伸长百分率、耐折度、透湿性、链淀粉含量的关系曲线,为制取性能好的食用淀粉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淀粉 淀粉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软件在黑曲霉产异淀粉酶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敏 杨红 +1 位作者 母荣飞 吴茜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13-217,共5页
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淀粉酶系的影响,探索糖化酶、酸性α-淀粉酶及异淀粉酶的分泌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产酶培养基,其方差分析和S-N-K法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产异淀粉酶的优化培养基分... 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淀粉酶系的影响,探索糖化酶、酸性α-淀粉酶及异淀粉酶的分泌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产酶培养基,其方差分析和S-N-K法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产异淀粉酶的优化培养基分别为麸皮7.5g,葡萄糖0.06g,支链淀粉0.24g,酵母粉0.5g,营养盐8m L;在此基础上,缩短了异淀粉酶最高酶活形成时间,同时糖化酶、酸性α-淀粉酶最高酶活分别降低了36.7%和166%,这为异淀粉酶分离纯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NIGER 异淀粉酶 酸性Α-淀粉酶 糖化酶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杆菌异淀粉酶产生菌选育及酶作用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武 周晓宏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97-204,共8页
研究和讨论了一株短杆菌异淀粉酶的筛选,诱变,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特性。结果是摇瓶发酵液中酶活单位最高可达520u/ml.酶作用最适pH可低至5.0,最适温度可高至55℃。该酶对多种不同的含α-1,6-葡萄糖苷键的底物皆具有良好的水解作用。水... 研究和讨论了一株短杆菌异淀粉酶的筛选,诱变,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特性。结果是摇瓶发酵液中酶活单位最高可达520u/ml.酶作用最适pH可低至5.0,最适温度可高至55℃。该酶对多种不同的含α-1,6-葡萄糖苷键的底物皆具有良好的水解作用。水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情况类似于假单胞菌异淀粉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短杆菌 产生菌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异淀粉酶的高效表达及其在麦芽糖浆制备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安然 牛丹丹 +3 位作者 乔舰 吴海洋 董自星 路福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9,共7页
淀粉酶法制备高麦芽糖浆工艺中,淀粉液化酶、脱支酶以及β-淀粉酶不可或缺,其中脱支酶是决定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的转化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在工业上常用的两种脱支酶中,异淀粉酶比普鲁兰酶能更好地协助β-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麦芽糖。首... 淀粉酶法制备高麦芽糖浆工艺中,淀粉液化酶、脱支酶以及β-淀粉酶不可或缺,其中脱支酶是决定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的转化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在工业上常用的两种脱支酶中,异淀粉酶比普鲁兰酶能更好地协助β-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麦芽糖。首先通过PCR扩增获得异淀粉酶的编码基因iso并克隆入表达载体pHY—WZX,在枯草芽胞杆菌1A717中获得重组质粒pHY—ISO,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电转化入地衣芽孢杆菌D402中,其摇瓶发酵酶活力达330U/mL,实现了异淀粉酶的异源高效表达。基本酶学特征分析表明:该重组酶适宜反应条件为50~55℃,pH6.5~9.0;K+、Ca2+、Mg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其他离子或化合物强烈抑制酶活。HPLC分析表明,该重组异淀粉酶与普鲁兰酶相比,更有助于极高麦芽糖浆的制备。最后通过在线软件对该酶进行同源结构模拟和分析,进一步确定其为异淀粉酶,为后续对其进行分子改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地衣芽胞杆菌 高效表达 麦芽糖浆生产 同源结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bifida fusca异淀粉酶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晶晶 李由然 +1 位作者 张梁 石贵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0-695,共6页
异淀粉酶可水解支链淀粉的α-1,6糖苷键,为淀粉彻底水解所必须.使用仪器分析方法推断此类酶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Thermobifida fusca异淀粉酶经镍离子亲和色谱纯化,以玉米支链淀粉(maize amylopeetin,AP)为底物,结合体积排阻... 异淀粉酶可水解支链淀粉的α-1,6糖苷键,为淀粉彻底水解所必须.使用仪器分析方法推断此类酶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Thermobifida fusca异淀粉酶经镍离子亲和色谱纯化,以玉米支链淀粉(maize amylopeetin,AP)为底物,结合体积排阻色谱、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及氢谱核磁共振等仪器分析方法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P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812 000,水解反应2h后生成两类葡聚糖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60 000和7.2 000,比例为1∶4.4;IAM随机水解支链淀粉分子的α-1,6糖苷键,并可切断带有2-3个葡萄糖残基的侧链分支点生成麦芽糖和麦芽三糖,而对α-1,4糖苷键无作用.完全水解支链淀粉生成具有α或β型还原末端的直链淀粉链或麦芽寡糖,产物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主要在15~35之间.IAM作用机理的研究可为其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淀粉 异淀粉酶 体积排阻色谱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 氢谱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异淀粉酶的提制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锡清 尤红棣 +1 位作者 程池 宋继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1-54,59,共5页
一、概述 工业上应用的淀粉,一般含有75~85%的支链淀粉。异淀粉酶(E.C.3.2.1.9淀粉-1,6-葡萄糖苷酶)能专一性地分解支链淀粉分枝点的α-1,6葡萄糖苷键,形成直链淀粉,与其它淀粉酶协同作用,能使淀粉分解完全,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可广泛应... 一、概述 工业上应用的淀粉,一般含有75~85%的支链淀粉。异淀粉酶(E.C.3.2.1.9淀粉-1,6-葡萄糖苷酶)能专一性地分解支链淀粉分枝点的α-1,6葡萄糖苷键,形成直链淀粉,与其它淀粉酶协同作用,能使淀粉分解完全,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可广泛应用,以提高淀粉利用率、降低粮耗,提高产品质量及开发新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异淀粉酶 提制技术 食品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淀粉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力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28,共3页
异淀粉酶是一种淀粉酶,在食品工业中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酶制剂和加工助剂。它能专一性分解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和糖原分子及其衍生的低聚精中支叉地位的a-1.6糖苷键。
关键词 食品 助剂 异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异淀粉酶嗜热菌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先望 陈朋 +2 位作者 梁宁 王雄 严晓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初始菌种,经过诱变筛选,得到产异淀粉酶的突变菌株UM761,酶活在原始菌种产酶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了2~3倍。对UM761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产酶菌株培养条件为以1%葡萄糖作为碳源,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粉... 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初始菌种,经过诱变筛选,得到产异淀粉酶的突变菌株UM761,酶活在原始菌种产酶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了2~3倍。对UM761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产酶菌株培养条件为以1%葡萄糖作为碳源,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粉的混合物作为氮源,温度44~46℃,培养时间48~64 h,培养基初始pH值6.2~6.5。金属离子Co2+、Mg2+、Ca2+对异淀粉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而Fe3+、Fe2+对酶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筛选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淀粉酶增强红薯粉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彬 李咏富 +3 位作者 龙明秀 何扬波 田竹希 梁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6期5706-5712,共7页
目的利用异淀粉酶对红薯淀粉改性,研究不同剂量的酶添加量对红薯粉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酶添加量相应的直链淀粉的含量,并以红薯粉的糊化特性、凝胶性质、质构性质、烹煮性质以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异淀粉酶对红薯粉品质... 目的利用异淀粉酶对红薯淀粉改性,研究不同剂量的酶添加量对红薯粉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酶添加量相应的直链淀粉的含量,并以红薯粉的糊化特性、凝胶性质、质构性质、烹煮性质以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异淀粉酶对红薯粉品质的影响。结果当酶添加量为160U/g(干基质量)时,直链淀粉含量为32.69%,酶添加量继续增加时,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大;酶添加量120U/g时,淀粉的糊化性质较好;酶添加量达到160 U/g时,样品的凝胶性质、质构性质以及烹煮性质显著增强(P<0.05)。酶添加量200 U/g时,样品的口感最好。结论就整体而言, 160 U/g左右的酶添加浓度,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显著提升红薯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直链淀粉 红薯粉 品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异淀粉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18
作者 赵淑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22-127,共6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淀粉的利用率,从微生物中获得高产量异淀粉酶的菌株。方法:本实验从富含淀粉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产异淀粉酶的菌株,命名为LZ-5,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16S r DNA序列及gyr B基因分析,构建系统发育进...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淀粉的利用率,从微生物中获得高产量异淀粉酶的菌株。方法:本实验从富含淀粉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产异淀粉酶的菌株,命名为LZ-5,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16S r DNA序列及gyr B基因分析,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对其进行鉴定;根据NCBI上的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异淀粉酶基因设计引物,扩增出异淀粉酶基因后,以p MD-18T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到E.coli DH5a感受态细胞,挑选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表达产物的检测。结果:LZ-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所产异淀粉酶酶活力为10.9 U/m L;测序结果与NCBI上报道的异淀粉酶基因相似度达到96%,表明将枯草芽孢杆菌的异淀粉酶基因成功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构建的大肠杆菌工程菌,通过细胞破碎仪破碎后,测得异淀粉酶酶活力为28.4 U/m L,是菌株LZ-5的2.6倍。结论:细菌异淀粉酶基因重组表达是解决异淀粉酶活力低的主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淀粉酶 分离鉴定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双酶协同作用酶解淀粉制取麦芽低聚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红京 唐根源 +1 位作者 李昊 李志达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8-210,共3页
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在双酶协同作用酶解制取麦芽低聚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以C18柱为分离柱,水作流动相,利用折光检测器来检测麦芽低聚糖产品中的7种糖,同时评估了补加酶量与麦芽低聚糖中麦芽三糖至六糖含量的关系,并测定了二次确认... 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在双酶协同作用酶解制取麦芽低聚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以C18柱为分离柱,水作流动相,利用折光检测器来检测麦芽低聚糖产品中的7种糖,同时评估了补加酶量与麦芽低聚糖中麦芽三糖至六糖含量的关系,并测定了二次确认实验中麦芽低聚糖产品中各糖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酶解 异淀粉酶 麦芽低聚糖 HPLC 低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晶种诱导-双酶复合法制备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工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欧阳梦云 王燕 +1 位作者 吴卫国 廖卢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44-250,共7页
以微波预糊化籼米淀粉为原料,自制RS_3型马铃薯抗性淀粉为晶种,研究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法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淀粉颗粒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淀粉的抗酶解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其他酶解条件,以RS_... 以微波预糊化籼米淀粉为原料,自制RS_3型马铃薯抗性淀粉为晶种,研究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晶种诱导-双酶复合法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淀粉颗粒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淀粉的抗酶解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其他酶解条件,以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产率为响应值,确定晶种添加量、异淀粉酶添加量、普鲁兰酶添加量和普鲁兰酶酶解时间作为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晶种添加量5%、异淀粉酶添加量8 U/g、普鲁兰酶添加量8 U/g、普鲁兰酶酶解时间3.50 h。在此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产率为27.42%,RS3失去原有的淀粉颗粒形貌,表面变得粗糙,结晶结构致密,具有较强抗酶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种诱导 RS3型抗性淀粉 异淀粉酶 普鲁兰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