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疣吻沙蚕增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要点(上)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兴汉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0-41,共2页
疣吻沙蚕在广东和广西一带俗称禾虫,在我国主要产于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几个省份,长久以来,疣吻沙蚕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等地大受食客追捧。我国每年还要从越南进口大量天然疣吻沙蚕,近几年市场价格高达160~... 疣吻沙蚕在广东和广西一带俗称禾虫,在我国主要产于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几个省份,长久以来,疣吻沙蚕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等地大受食客追捧。我国每年还要从越南进口大量天然疣吻沙蚕,近几年市场价格高达160~240元/千克,且还有攀升的趋势。笔者于2013年9月开始进行了疣吻沙蚕增养殖试验,结合笔者2011年5月以来针对我国沿海地区沙蚕(疣吻沙蚕、双齿围沙蚕、多齿围沙蚕、日本刺沙蚕等)增养殖状况的实地考察调研资料,现就疣吻沙蚕的增养殖开发模式及其关键技术要点进行总结,旨在为该品种的应用开发与养殖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吻沙蚕 增养殖 东南沿海 异沙蚕体 刚节 苗种投放 群浮 性成熟 附着基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的生活史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润端 曹伏君 朱国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7-354,共8页
为系统了解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活史,通过人工培育方法观察了其胚胎和幼虫发育全过程,并通过解剖观察了卵的发生及正常个体变态为生殖态异沙蚕体的过程。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受精卵采取螺旋型卵裂,形成实心囊胚,经... 为系统了解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活史,通过人工培育方法观察了其胚胎和幼虫发育全过程,并通过解剖观察了卵的发生及正常个体变态为生殖态异沙蚕体的过程。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受精卵采取螺旋型卵裂,形成实心囊胚,经原肠胚后发育为担轮幼虫、疣足幼虫、稚沙蚕和成体沙蚕;卵的发育在体腔内经历卵原细胞期、小生长初级卵母细胞期、大生长初级卵母细胞期和成熟初级卵母细胞期后排出体外,并在受精后进一步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当正常个体变态为异沙蚕体时,会发生体长明显缩短、腹部变白、眼睛变大和疣足变薄等变化,异沙蚕体繁殖后死亡;研究过程中还观察到幼虫循环系统的发生和红斑等现象。本研究结果可为全面掌握双齿围沙蚕的生活史及开展人工养殖业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生活史 变态 异沙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