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步光分组交换网的流量建模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勇 叶培大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4,29,共4页
研究了异步光分组交换网的流量特性,提出了网络流量的解析模型和近似模型。研究表明,在采用计时门限光分组组装算法的情况下,如输入IP流具有短程相关特性(ShortRangeDependent),则光分组的到达间隔时间呈负指数分布,光分组的长度趋于高... 研究了异步光分组交换网的流量特性,提出了网络流量的解析模型和近似模型。研究表明,在采用计时门限光分组组装算法的情况下,如输入IP流具有短程相关特性(ShortRangeDependent),则光分组的到达间隔时间呈负指数分布,光分组的长度趋于高斯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特性分析 流量建模 异步光分组交换 分组组装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2
作者 赵俊 许立国 +1 位作者 须雷 孙小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1期30-35,共6页
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及光组播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HPCS)。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进行系统的分级管理,有利于处理大批量突发业务及系统的全光多级扩展。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提出一种紧凑、大容量的异步全光分组冲突... 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及光组播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HPCS)。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进行系统的分级管理,有利于处理大批量突发业务及系统的全光多级扩展。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提出一种紧凑、大容量的异步全光分组冲突解决机制,并与传统的分组重传冲突解决算法(PRA)进行了性能比较;建立了系统的稳定性、丢包率及时延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一个能够实现40320个CPU互连的两级系统,Rec-FDL机制的平均分组等待时延TRec-FDL约为0.004ns,而PRA算法的平均分组等待时延Trerans随分组传输距离D增加而增加,在D为10m和20m时,Trerans分别等于0.006ns和0.01ns。因此,对于分布式HPCS而言,Rec-FDL机制具有更优秀的时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异步光分组交换 组播 循环纤延时线 分组重传算法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PS节点中基于业务分级的均衡调度算法
3
作者 张福鼎 周谞 孙小菡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6,共3页
异步光分组交换(AOPS)节点配置流量均衡功能后,可极大降低丢包率与平均时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分级的动态均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根据业务等级实现异步变长数据的动态均衡输出,端口丢包率最大降低2.05%,系统整体丢包率降... 异步光分组交换(AOPS)节点配置流量均衡功能后,可极大降低丢包率与平均时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分级的动态均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根据业务等级实现异步变长数据的动态均衡输出,端口丢包率最大降低2.05%,系统整体丢包率降低1.67%,小于0.017%;端口时延最大降低0.128ns,系统整体时延降低0.11ns,小于0.56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光分组交换 业务等级 均衡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