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1
作者 赵江桥 付立平 +3 位作者 杨龙 董志强 宋淑莉 杨本鑫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33-2038,共6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ISOC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KT1、ISOC1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评...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ISOC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KT1、ISOC1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评分;比较不同特征胃癌患者癌组织AKT1、ISOC1阳性评分;采用Spearman法分析癌组织中AKT1、ISOC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AKT1联合ISOC1诊断胃癌的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AKT1、ISOC1及两项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结果癌组织中AKT1、ISOC1阳性表达率、阳性评分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癌组织AKT1、ISOC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KT1、ISOC1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AKT1、ISOC1及两项联合诊断胃癌的AUC值分别为0.735、0.726、0.875,(P<0.05);敏感度分别为60.00%、56.70%、75.60%;特异度分别为85.60%、83.30%、87.80%;AKT1联合ISOC1诊断胃癌的AUC值高于AKT1、ISOC1单独诊断(Z=-3.003、-3.196,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AKT1、ISOC1呈高表达趋势,且其表达会随病情进展而上调,联合检测其表达水平对诊断胃癌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 分支酸酶包含域1 临床特征 分化程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异黄酮调控SIRT1/NF-κB依赖的信号通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
2
作者 谭敏 黄丽端 +5 位作者 侯艳红 胡香月 陈靖 王宪庆 黄珊 蔡轶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2-1148,共7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并给予Corylin预处理。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肥大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并给予Corylin预处理。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肥大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采用Western blot、酶活性试剂盒检测SIRT1表达和酶活性。结果Corylin能够明显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基因表达上调和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同时,Corylin可上调AngⅡ诱导的SIRT1蛋白表达及去乙酰化酶活性的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Corylin还可抑制AngⅡ所致NF-κB转录活性增加及其下游靶基因TNF-α、IL-6、L-1β的上调。而沉默SIRT1则取消了Corylin的心肌肥大保护作用及对SIRT1/NF-κB依赖通路的调控。结论Corylin通过调控SIRT1依赖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心肌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黄酮 心肌肥大 SIRT1 NF-ΚB 血管紧张素Ⅱ 蛋白去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邢启峰 周金芳 张士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4-840,共7页
目的:探究大豆异黄酮(SIF)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低、高剂量SIF组(SIF-L、H组,300、450 mg/kg SIF),高剂... 目的:探究大豆异黄酮(SIF)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低、高剂量SIF组(SIF-L、H组,300、450 mg/kg SIF),高剂量SIF+HMGB1抑制剂甘草酸组(SIF-H+甘草酸组,450 mg/kg SIF+30 mg/kg甘草酸)和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12只。采用TNBS/乙醇联合灌肠制备大鼠UC模型。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及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测定血清IL-1β、TNF-α、IL-4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T、CD4^(+)T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血清IgA、IgG水平;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结果:相比Control组,Model组DAI、血清TNF-α、IL-1β水平、IgA、IgG水平、结肠组织MDA水平、结肠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IL-4、CD3^(+)T、CD4^(+)T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T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黏膜出现破坏和损伤。与Model组相比,SIF-H组大鼠相关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P<0.05),结肠组织损伤减轻。结论:SIF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增强UC大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酮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信号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蛋白BRCA1的BRCT2结构域染色质伸展活性的定位
4
作者 叶棋浓 吕秋军 +1 位作者 钟红君 黄翠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9-474,共6页
40 %~ 5 0 %的遗传性乳腺癌和至少 80 %的既有乳腺癌又有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是由BRCA1突变引起的 .BRCA1C末端含有 2个BRCT结构域 (BRCT1和BRCT2 ) ,它们与BRCA1的重要功能密切相关 .许多乳腺癌易感突变发生在BRCA1的BRCT结构域中 .利... 40 %~ 5 0 %的遗传性乳腺癌和至少 80 %的既有乳腺癌又有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是由BRCA1突变引起的 .BRCA1C末端含有 2个BRCT结构域 (BRCT1和BRCT2 ) ,它们与BRCA1的重要功能密切相关 .许多乳腺癌易感突变发生在BRCA1的BRCT结构域中 .利用染色质结构检测技术表明 ,BRCT结构域具有染色质伸展活性 .利用缺失突变技术构建了 6种BRCT2结构域 (175 6~ 185 2位氨基酸残基 )缺失突变体并将BRCT2结构域中与染色质伸展相关的重要区域定位到 175 6~ 180 8之间的氨基酸残基 ;用丙氨酸扫描技术构建了 6种BRCT2结构域丙氨酸扫描突变体并将重要氨基酸残基序列定位到 1784~ 1788之间的VQLCG .BRCT2结构域的定位有助于预测BRCT2结构域突变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 ,也为进一步研究BRCT2结构域的功能机制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易感蛋白 BRCA1 BRCT2 结构域 染色质 伸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肿瘤抑制基因染色质修饰蛋白1A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由振强 辛艳飞 +1 位作者 韩滨 宣尧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069-1073,共5页
染色质修饰蛋白1A(Chromatin modif-ying protein 1A,Chmp1A)属于转运必需内吞体分选复合物-III复合物(ESCRT-III)家族成员,在多泡体(MVB)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Chmp1A表达明显降低,且低表达Chm... 染色质修饰蛋白1A(Chromatin modif-ying protein 1A,Chmp1A)属于转运必需内吞体分选复合物-III复合物(ESCRT-III)家族成员,在多泡体(MVB)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Chmp1A表达明显降低,且低表达Chmp1A的正常细胞易于肿瘤化。Chmp1A主要聚集在胞质和核基质,对染色质结构、细胞周期和囊泡转运均有重要影响,且有研究表明,Chmp1A可能是一种PcG蛋白。Chmp1A的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一种新颖肿瘤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修饰蛋白1A 肿瘤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分析肺腺癌A549细胞中p53蛋白与p21^(CIP1)和Bim基因转录启动子的结合
6
作者 李智涛 沈飞 +2 位作者 燕贞 吴卫东 吴逸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为了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内抑癌蛋白p53与CDK抑制蛋白p21CIP1和Bim基因转录调控区的结合情况,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用p53特异性抗体沉淀DNA,PCR检测p21CIP1和Bim基因5′端特异性序列。结果表明,在抗体免疫沉淀的DNA片段中扩增出p21CIP... 为了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内抑癌蛋白p53与CDK抑制蛋白p21CIP1和Bim基因转录调控区的结合情况,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用p53特异性抗体沉淀DNA,PCR检测p21CIP1和Bim基因5′端特异性序列。结果表明,在抗体免疫沉淀的DNA片段中扩增出p21CIP1和Bim基因5′端的特异性序列。因此证实在A549细胞内,p53蛋白可与p21CIP1和Bim基因转录启动子的特异区域结合,进而参与两基因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免疫沉淀 P53蛋白 p21CIP1基因 Bim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沉默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差异表达蛋白及调控网络分析
7
作者 康彦红 顾爱琴 +1 位作者 张莹 黄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目的分析沉默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 subunit B,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预测CHAF1B基因调控网络,为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染和蛋白质印迹法筛选沉默CHAF1B... 目的分析沉默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 subunit B,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预测CHAF1B基因调控网络,为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染和蛋白质印迹法筛选沉默CHAF1B基因的有效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应用有效siRNA沉默人源心肌AC16细胞CHAF1B基因后,采用细胞活力检测方法检测细胞活力;提取总蛋白质进行定量、还原、烷基化和胰蛋白酶裂解成肽段,利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鉴定肽段;搜索UniProt蛋白库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和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分析。结果siRNA有效沉默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存活明显受到抑制;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结果显示,共有69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50个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倍数≥2,P<0.05),19个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倍数≤0.5,P<0.05)。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大分子复合亚基体、细胞组分生物合成和组装等生物学过程,分布在细胞质和囊泡等区域,发挥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质参与的信号通路包括蛋白酶体、氨酰tRNA生物合成、胞吞、嘧啶代谢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10条信号途径;表达显著上调的蛋白质如蛋白酶体亚单位A2和B7、26 S蛋白酶体调节亚单位6B和10B参与蛋白酶体途径,丝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和赖氨酸tRNA合成酶介导氨酰tRNA生物合成;表达显著下调的蛋白质包括骨架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3和热休克70蛋白1样参与胞吞作用,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大亚基介导嘧啶代谢等通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证实,转染CHAF1B siRNA后心肌细胞中合成骨架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3的基因ARPC3和氨酰tRNA生物合成关键基因QARS1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CHAF1B为心肌细胞存活的关键蛋白质,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胞吞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参考其调控网络可帮助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干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el-free定量蛋白质谱 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 基因敲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重塑因子1在肺癌中过表达并促进肺癌增殖能力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秀伟 郝凤霞 +4 位作者 贺佳妮 谢玲玲 付琳 董千泽 李庆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1-825,共5页
目的检测染色质重塑因子1(Rsf-1)对肺癌增殖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Rsf-1促进肺癌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筛选Rsf-1高表达人肺癌H1299、H460细胞系,通过小干扰RNA(si RNA)方法干扰内源性Rsf-1表达,并检测干扰效率。应用... 目的检测染色质重塑因子1(Rsf-1)对肺癌增殖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Rsf-1促进肺癌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筛选Rsf-1高表达人肺癌H1299、H460细胞系,通过小干扰RNA(si RNA)方法干扰内源性Rsf-1表达,并检测干扰效率。应用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Rsf-1干扰前后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内源性Rsf-1表达前后肺癌细胞中增殖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肺癌细胞中Rsf-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HBE细胞系,其中H1299、H460细胞中存在非常明显的Rsf-1高表达。转染Rsf-1特异的si RNA于高表达Rsf-1的H1299和H460细胞后,其克隆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H1299细胞中对照组和干扰组分别为123±15和83±9;H460细胞中对照组和干扰组分别为218±18和112±17)(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干扰内源性Rsf-1表达后,H1299和H460细胞中G1期细胞比例增多(H1299细胞中对照组和干扰组分别为56%±5%和71%±7%;H460细胞中对照组和干扰组分别为53%±4%和70%±6%),S期细胞比例减少(H1299细胞中对照组和干扰组分别为17%±2%和11%±5%;H460细胞中对照组和干扰组分别为19%±2%和1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检测结果:干扰内源性Rsf-1表达后,H1299和H460细胞中cyclin D1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 ERK)水平明显下调。干扰Rsf-1在下调H1299和H460细胞p ERK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与应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U0126相似。结论 Rsf-1可通过cyclin D1/ERK相关通路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重塑因子1 肺癌 小干扰RNA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CYCLIN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食管癌中HP1-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 董虹 +3 位作者 刘佳 李双 王薇 马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4-767,共4页
目的了解异染色质相关蛋白1-γ(heterochro-Matin-associated protein 1,HP1-γ)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利用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免疫组化结果较传统光镜下评分方法的优势。方法选用含各级别食管癌病变组织的组织芯... 目的了解异染色质相关蛋白1-γ(heterochro-Matin-associated protein 1,HP1-γ)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利用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免疫组化结果较传统光镜下评分方法的优势。方法选用含各级别食管癌病变组织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HP1-γ的表达,并通过激光扫描细胞仪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将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结果和传统光镜下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P1-γ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核。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食管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8),100%(21/21)、100%(7/7)和23.7%(9/38),且在正常食管、中-重度异型增生加原位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结果与传统光镜下评分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HP1-γ蛋白可能在食管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与传统人工评分方法相比,激光扫描细胞仪在分析免疫组化结果时具有高通量、高度客观、准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相关蛋白1 食管癌 激光扫描细胞仪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B1 hnRNP A2/B1基因克隆及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玲 于孟学 +2 位作者 林嘉友 高扬 陈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9-522,I001,共5页
目的获得hnRNPA2/B1cDNA序列,研究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它在类风湿滑膜炎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于PUC-T1质粒上,并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分析。... 目的获得hnRNPA2/B1cDNA序列,研究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它在类风湿滑膜炎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于PUC-T1质粒上,并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分析。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利用单克隆抗体和特异的cDNA探针,检测滑膜组织中hnRNPA2/B1的含量及表达水平。结果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经测序证实该片段为hnRNPA2/B1的编码序列。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hnRNPA2/B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中的表达水平整体上较骨关节炎(OA)和正常对照滑膜组高(P<0.05)。结论成功克隆hnRNPA2/B1cDNA;初步证明hnRNPA2/B1水平在RA关节局部增高,推测它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滑膜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胞核核糖核蛋白A2/B1 基因克隆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曾钧 宋烈昌 +2 位作者 金行中 郭丹 林敬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 1 (5 异喹啉磺酰基 ) 2 甲基哌嗪 (H 7)对肺纤维化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 .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腹腔注射H 7后 ,定量RT PCR方法检... 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 1 (5 异喹啉磺酰基 ) 2 甲基哌嗪 (H 7)对肺纤维化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 .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腹腔注射H 7后 ,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其对肺组织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组织匀浆内羟脯氨酸的含量 ,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数单核细胞 .结果发现 ,H 7能显著抑制大鼠肺纤维化组织MCP 1mRNA表达和单核细胞的聚集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 .结果表明 ,H 7通过抑制肺组织MCP 1mRNA的表达 ,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1-(5-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 基因表达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1Ah蛋白对多异瓢虫和日本通草蛉的安全性评价
12
作者 潘洪生 王冬梅 +2 位作者 姜岩 阿克旦·吾外士 李号宾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3-1108,共6页
非靶标生物在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系统评估了新型Bt杀虫蛋白Cry1Ah对多异瓢虫幼虫、成虫和日本通草蛉成虫各项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体表布满Cry1Ah蛋白的桃蚜后,多异瓢虫幼虫存活率... 非靶标生物在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系统评估了新型Bt杀虫蛋白Cry1Ah对多异瓢虫幼虫、成虫和日本通草蛉成虫各项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体表布满Cry1Ah蛋白的桃蚜后,多异瓢虫幼虫存活率、幼虫历期、蛹历期、体质量、雌雄成虫寿命、雌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均差异不显著。日本通草蛉成虫取食含有Cry1Ah蛋白的蜂蜜水后,雌雄成虫寿命、雌虫产卵量与对照间均差异不显著。因此,Cry1Ah蛋白对多异瓢虫和日本通草蛉的各项生命指标无显著的不利影响,这为转Cry1Ah基因抗虫棉花商业化释放前的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h蛋白 瓢虫 日本通草蛉 环境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H1D1对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NF5亚基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妞 张业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PIH1D1对其结合蛋白SNF5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蛋白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CHX)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抑制作用找到SNF5的降解路径,而后转染PIH1D1真核表达质粒,探讨其对SNF5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得到CHX和MG132的最佳作用浓度;... 目的探讨PIH1D1对其结合蛋白SNF5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蛋白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CHX)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抑制作用找到SNF5的降解路径,而后转染PIH1D1真核表达质粒,探讨其对SNF5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得到CHX和MG132的最佳作用浓度;SNF5通过蛋白酶体依赖的途径降解;PIH1D1抑制SNF5的降解,从而稳定SNF5。结论PIH1D1可能通过阻断蛋白酶体依赖途径,抑制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NF5亚基的降解,从而起到稳定SNF5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SNF5 PIH1D1 蛋白酶体依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8异前列腺素F2α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倩 张方华 +2 位作者 姚民秀 李盈 许爱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29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DN模型组(n=19)。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持...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29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DN模型组(n=19)。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持续喂养8周,作为DN模型。检测空腹血糖和24h尿白蛋白排泄率,ELISA法检测血尿MCP-1和血8-iso-PGF2α。结果DN模型组的血糖、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MCP-1和血8-iso-PGF2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MCP-1、8-iso-PGF2α均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92,P<0.01;r=0.83,P<0.01)。结论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8前列腺素F2α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TRF1蛋白的影响
15
作者 陈天云 刘羽佳 +2 位作者 陈雯奕 刘倩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TRF1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HSY-5Y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异氟醚组(I组)、异氟醚+褪黑素组(IM组)、异氟醚+褪黑素+抑制剂组(IMB组),每组细胞... 目的观察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TRF1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HSY-5Y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异氟醚组(I组)、异氟醚+褪黑素组(IM组)、异氟醚+褪黑素+抑制剂组(IMB组),每组细胞浓度为4.8×10^(6)~8.0×10^(6)个/ml。C组未进行药物处理,正常培养。I组予1.5%异氟醚处理6 h。IM组予1 mmol/L褪黑素1μl处理细胞11 h后,1.5%异氟醚处理6 h。IMB组予100 m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110α)选择性抑制剂BYL7191μl处理30 min后,1 mmol/L褪黑素1μl处理11 h,1.5%异氟醚处理6 h。采用RT-qPCR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端粒体复制结合因子1(TRF1)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Ser473)和TRF1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I组和IM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IM组p-Akt和TR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IMB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IM组TR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IMB组Akt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TRF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IM组比较,IMB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Akt(Ser473)和TRF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褪黑素明显上调异氟醚处理后SHSY-5Y细胞TRF1蛋白表达,其机制与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氟醚 端粒体复制结合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1α在Zmpste24-缺陷早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升高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佳 周光前 +5 位作者 尹献辉 刘宝华 郑慧玲 李雪芹 王优雅 王子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4-629,共6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异染色质蛋白1(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HP1)在Zmpste24基因敲除早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中的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探索异染色质功能异常与早老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首先取雄雌Zmpste2... 本实验旨在研究异染色质蛋白1(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HP1)在Zmpste24基因敲除早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中的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探索异染色质功能异常与早老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首先取雄雌Zmpste24杂合子小鼠胚胎,原代培养MEFs;分别用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EFs基因型和A型核纤层蛋白(laminA)表达以区分野生型与Zmpste24-缺陷型早老细胞;用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senescence 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 assay,SA-β-gal)确定早老细胞出现衰老表型的传代数.用Western印迹和phos-tag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HP1在Zmpste24+/+和Zmpste24-/-MEFs中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Zmpste24-/-MEFs中存在异常的LaminA,且在传代培养第5代出现明显的细胞衰老现象.选用培养至第3代或第4代的MEFs细胞进行下述实验发现,Zmpste24-/-MEFs中HP1α表达量明显高于Zmpste24+/+MEFs,而HP1β未发现明显升高;Zmpste24+/+MEFs中HP1α以非磷酸化状态为主,但在Zmpste24-/-MEFs中磷酸化HP1α比例明显升高;2种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磷酸化HP1β.本研究结果证明,HP1α在Zmpste24-缺陷型早老小鼠传代早期MEFs中的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均有升高,提示HP1α参与A型核纤层蛋白相关的早老小鼠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蛋白1(hp1) A型核纤层蛋白 早老症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蛋白质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鼠Muc1-MBP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活性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芳 马吉春 +5 位作者 高航 赵小霞 周静 宋献美 柳忠辉 台桂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1-254,270,共5页
目的:制备鼠Muc1-MBP融合蛋白,探讨其免疫活性。方法:将pMAL-Muc1转化大肠杆菌,通过IPTG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Muc1的表达,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纯化Muc1-MBP。将Muc1-MBP融合蛋白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Muc... 目的:制备鼠Muc1-MBP融合蛋白,探讨其免疫活性。方法:将pMAL-Muc1转化大肠杆菌,通过IPTG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Muc1的表达,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纯化Muc1-MBP。将Muc1-MBP融合蛋白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Muc1特异性抗体的水平;MTT法测定小鼠抗Muc1特异的CTL活性;ELISPOT法测定脾脏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结果:获得稳定表达Muc1的菌株,制备了分子量67 kD较纯的Muc1-MBP融合蛋白。Muc1-MBP融合蛋白免疫小鼠产生高效价Muc1特异抗体,效价在8 000~16 000之间,Muc1-MBP融合蛋白可诱导CTL杀伤活性,对人乳腺癌MCF-7和小鼠Lewis肺癌LLC1靶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74.5±5.9)%和(60.5±10.4)%,与对照组比P〈0.05,差异显著;Muc1-MBP融合蛋白免疫可诱导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特异性活化Th1细胞。结论:成功制备重组鼠Muc1-MBP融合蛋白,其不仅能诱导特异体液免疫应答,而且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尤其能诱导对人类MCF-7细胞较小鼠Lewis肺癌LLC1细胞更加强烈的CTL杀伤活性,提示异种同源蛋白疫苗具有比同源蛋白疫苗更好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Muc1 Muc1-MBP融合蛋白 CTL活性 种同源蛋白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AD大鼠海马PS-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正清 刘长安 +2 位作者 汪远金 朱洁 白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AD大鼠海马PS-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单侧海马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后,利用跳台实验观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AD大鼠海马早老素(PS-1)表达。...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AD大鼠海马PS-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单侧海马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后,利用跳台实验观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AD大鼠海马早老素(PS-1)表达。结果:大豆异黄酮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1),显著性降低AD大鼠PS-1表达(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组织PS-1表达,从而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酮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P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中毒病人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化学修饰改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益芬 甘一峰 +1 位作者 沈志坚 俞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2-1666,共5页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化学修饰在苯中毒病人中的改变。方法:25例临床慢性苯中毒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为病例组,2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对照组,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探讨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化学修饰在苯中毒病人中的改变。方法:25例临床慢性苯中毒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为病例组,2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对照组,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探讨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水平的变化,RT-PCR法测定S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苯中毒病例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H4和H3乙酰化水平下降(P<0.01),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升高(P<0.01),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无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临床苯中毒病例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慢性苯中毒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H4、H3乙酰化及H3K9甲基化修饰水平的改变伴随着mRNA水平的变化。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可能通过组蛋白H4、H3乙酰化及H3K9甲基化修饰改变在苯中毒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 蛋白乙酰化 蛋白甲基化 染色质免疫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和大豆异黄酮对滋养细胞LOX-1表达的调控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海英 孟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大豆异黄酮(SI)对绒癌细胞株JEG-3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调控,来探讨SI对滋养细胞的抗氧化作用,为其应用于子痫前期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以具有妊娠... 目的通过检测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大豆异黄酮(SI)对绒癌细胞株JEG-3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调控,来探讨SI对滋养细胞的抗氧化作用,为其应用于子痫前期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以具有妊娠早期细胞滋养细胞特性的绒癌细胞株JEG-3细胞为研究对象,用细胞免疫化学、Westernblot、RT-PCR方法检测oxLDL和不同浓度的SI对JEG-3中LOX-1表达的调控。结果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到LOX-1在JEG-3细胞浆及细胞膜中均有表达。oxLDL可诱导JEG-3细胞LOX-1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oxLDL作用基础上,加入不同终浓度的SI共培养24h后,又可剂量依赖的逆转上述作用。结论推测SI在JEG-3细胞可能通过受体途径LOX-1对抗oxLDL的氧化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 大豆黄酮 氧化修饰低密度脑蛋白 血凝素样氧化修饰低密度脑蛋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